1935年,毛澤東重回紅軍的領導班子,令蔣介石大為驚恐,感到頭疼不已。
當時為消滅紅軍,蔣介石制定周密鐵桶計劃,卻讓毛主席逃出生天,如今貴州軍閥豈能擋住他的腳步?
蔣介石思來想去,只能親自去趟貴州,但是陳立夫卻勸阻了,不讓蔣介石去貴州,因為此行兇險萬分。
蔣介石思前想后,提出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找一個替身去。
那么誰來當這個替身,宋美齡能認出他的替身身份嗎,但他又做了何事,為何會放了三萬紅軍逃出貴州呢?
如果您也想知道的,歡迎先點個關注呀。
蔣介石的這個替身,他的名字叫作何云,在1880年出生于浙江省,比蔣介石大7歲。
何云曾經只是菜農,后來因不甘種地,便加入了清軍當小卒,但看不慣軍中欺軟怕硬、肆意欺負老百姓的行為。
有一次上街,何云看到一個伍長買完煙不給錢,還對攤主進行打罵,于是就上前教訓了那個伍長。
蔣介石正好看到這一幕,于是覺得何云很正直,走近仔細看看,發現此人長得竟和自己有幾分相似,于是又增加一份親切感。
在交談之中,蔣介石得知此人和自己是同鄉,于是關系更近一步,就此結為好兄弟。
蔣介石成為黃埔軍校校長后,將何云錄取為第一批學員,畢業后又多次提拔他,直至做到杭州市公安局局長。
此前很多人對何云說,認為他長得像蔣介石,但何云一直沒有在意,直至陳立夫的一個電話,把何云召到了南京。
何云才明白一件事,就是因為自己的長相,他的人生即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什么陳立夫會找到何云?這自然是因為蔣介石的要求。
當時蔣介石地位越來越高,也知道自己周圍暗藏危機,隨時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所以每次出行也總是戰戰兢兢。
所以他思前想后,決定暗中找一個替身,因為為自己保命重要,便安排親信陳立夫做這件事。
陳立夫答應尋找替身,但承諾非常容易,實際操作卻充滿挑戰,因為又要長得像,還要身份忠誠可靠,更要偷偷地去找,這怎么找呢?
隨著時間流逝,陳立夫始終未能找到合適人選,蔣介石知道他沒有進展后,于是向他推薦了一個人。
這個人自然就是何云,當他站在蔣介石面前,就連陳立夫都驚訝,這兩人長相相似,那其他人更別提了。
蔣介石見到何云后直奔主題,告訴他以后要做自己的替身,何云最初非常害怕,因為怕自己做不好而露了馬腳。
但在陳立夫恐嚇下,何云不得不接受此任務,也明白走上這條路,就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
在陳立夫安排下,只要有時間,何云就會待在蔣介石身邊,觀察他的一言一行,并加以模仿學習。
陳立夫還找了兩位老師,一位是蔣介石的侄子蔣孝鎮,教他奉化方言,另一位是南京大學一位姓何的教授,教他古漢語知識。
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陳立夫目睹了何云的改變,提出讓他代替蔣介石來公開亮相,但他能行嗎?
1934年12月,蔣介石計劃在中山陵檢閱衛隊,決定指派何云代為出席。
何云首次以蔣介石的身份亮相,內心無疑感到緊張,但深知不能露出任何馬腳,只好強迫自己保持冷靜。
何云穿上蔣介石的軍裝,蓄著相同的日式小胡子,坐在檢閱的軍政高官之中,旁邊是夫人宋美齡。
由于這是何云首次以替身公開露面,蔣介石并未告知宋美齡這件事,但宋美齡未曾對何云產生過懷疑,更沒有發現真相。
何云在目送衛隊經過主席臺時,向他們揮手致意,并在檢閱結束后,與軍政要員逐一握手,在場的人全都沒有看穿替身。
在何云離開時,宋美齡迅速趕上,緊緊抓住了他的胳膊,這一意外讓何云感到手足無措。
幸好陳立夫在場,他迅速給何云使了眼色,何云借著上廁所的借口,讓宋美齡先行離開,這才得以擺脫困境。
從那以后,何云版蔣介石開始正式扮演,曾幫助過蔣介石出席過很多活動。
但是這事情做得多了,自然會露出馬腳,出現失誤引來后果。
不久之后,蔣介石帶著何云,前往四川指揮戰爭,在討論軍事策略時,蔣介石讓何云代替自己留在官邸。
有一天晚上,四川主席劉湘因緊急事務來找,沒有事先通報就直接推門而入,卻看到蔣介石在奇怪地親自抄寫文件。
劉湘感到非常驚訝,試探性詢問白天的事項,但何云卻一問三不知,于是他確定眼前的蔣介石是冒牌貨。
劉湘感到非常憤怒,認為是蔣介石不信任他,所以不愿再聽他的命令合作。
這讓蔣介石很慌,急忙親自登門向劉湘道歉,解釋替身保命的作用,這才使劉湘的怒氣逐漸平息。
由于這件事事,蔣介石對何云大發雷霆,但何云感到很委屈沒,辯解說是成都行轅主任賀國光讓他抄寫文件,因此才露出了破綻,這并非他的過錯。
但事情已無法解釋,何云只能默默承受委屈。
可他沒有料到的是,他很快又闖了一個大禍。
1935年,毛主席進行驚天地泣鬼神的操作,四渡赤水絕地逃生,耍得國民黨數十萬大軍團團轉。
蔣介石見狀大驚,急忙攜何云飛往貴州親自指揮戰斗,并調動云南部隊前往貴州增援。
紅軍此時卻將目標轉向云南,這讓蔣介石措手不及,他不得不秘密飛往云南,而將何云留在貴州負責指揮。
蔣介石只好親自到昆明,留何云在貴陽應付一些日常事務。
誰知就在這時,大批紅軍抵達烏江,打掉軍閥王家烈軍一個團,大有渡過烏江的勢頭。
王家烈意識到無法守住烏江,于是連夜前往蔣介石處,請求他下達增援命令。
何云當時正在假冒,來不及向蔣介石請示,只能硬著頭皮見王家烈,擔心紅軍過烏江的責任怪罪到自己頭上。
所以何云擅作主張,給薛岳打了電話,命令他立刻增援烏江前線。
第二天一早,蔣介石趕回貴陽,聽說何云擅自調兵,氣得大罵何云一通,本打算召見薛岳修改命令,卻不知薛岳已連夜將部隊調往黔北。
本來紅軍沒有攻擊貴陽打算,如今薛岳部隊一動,徹底讓金沙江洞口大開,三萬紅軍立刻渡江,擺脫國民黨的追兵,向陜甘寧方向進發。
如此一來,正因為何云的假傳命令,反而給三萬紅軍創造機遇,迅速擺脫了追兵。
蔣介石本打算處死何云,但在陳立夫等人求情下,最終還是饒了他一命。
此后蔣介石逐漸疏遠何云,不再讓他參與重要行動,讓他長期駐守在侍從室,出席一些無關緊要的活動。
而且宋美齡多次將兩人混淆,因此非常厭惡何云,每當回憶起曾經挽著何云胳膊,就更加難以忍受。
到了最后忍無可忍,最終何云被宋美齡驅逐出總統府。
蔣介石授予他少將軍銜,盡管沒有具體職責,讓他仍能領取薪水,并要求何云今后只能留在家中,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替身的事。
盡管何云賦閑在家,實際上相當于軟禁,他在經濟上得到陳立夫的資助,生活上尚可維持,但他的內心經常感到郁悶。
1938年,他所在的淳安縣政府向各村征收軍餉,引起了老百姓的強烈不滿。
何云再次假扮蔣介石,為百姓討回了公道,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扮演替身,也是他最為得意的一次。
后來擔心身份暴露,還要可能的報復,他離開淳安遠走他鄉,直到抗戰勝利后才返回杭州。
隨著內戰爆發,何云再次致信蔣介石,請求恢復其公職,以助國民黨一臂之力,但遺憾的是杳無音信。
這讓何云意識到,蔣介石已徹底將他拋棄,他對蔣介石的期望也隨之破滅。
正當何云心灰意冷時,他的女兒因與老師戀愛遭到反對,一怒之下竟選擇了自殺,這讓他和夫人遭受沉重打擊,雙雙臥病在床。
他的家庭經濟狀況迅速惡化,無奈之下再次向蔣介石求助,但蔣介石忙于政務,并沒有給予關注。
直到1947年6月,蔣介石才突然想起何云,但那時何云已經病重,幾個月后便抱憾去世了。
何云臨終前非常壓抑,總是說道:“我認識委員長,但委員長已經忘記了我。”
何云的一生與蔣介石緊密相連,一生都難以擺脫被他人操控的命運,無法恢復真正的自我。
如果當時未曾遇見蔣介石,他的命運或許會截然不同。
聽到這兒,您有何感想呢,歡迎關注留言評論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