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婚是僅次于結婚的大日子,所以很多新人的父母便會再次請算命先生認真地算一算哪個日子好。不過最后的日期還是由雙方家長協商后決定。還有一些膽大的家長或是“小氣”的家長就不會找什么算命先生,而是自己直接看黃歷挑選一個黃道吉日。
訂婚儀式一般都是在結婚前3個月到6個月之間舉辦,規模較小,時節不定,訂婚無非是男方家長、媒人、女方家族中有威信的長輩或是三大姑二舅媽之類的,這個時候往往女方的父母比較低調,不會出面,家中去的親戚就全權代表了,聚在一起商量的無非是“彩禮錢、嫁妝、房子、新被褥幾套、炕上的油布與毛氈等等雜七雜八的事情,大凡爭到蓋房子、彩禮錢的時候那可是唇槍舌劍面紅耳赤互不讓步,除了村里的支書、隊長、會計有余糧外,當年農村家家都不富裕,大凡娶個媳婦基本上會掏空多年的積蓄甚至于背上三年五載的債,而女方家卻盼望著多要些彩禮錢為自已的“二小子”結婚做準備,所以爭來爭去,你高我低就是人之常情了。
訂婚和結婚一樣一般多在男方家舉行,豐盛的“牛肉、羊肉、魚肉、雞、肘子”的“天鎮式“全肉宴”自是不必多提,而且男方父母一般情況下要給女方父母準備六樣見面禮,包括:六斤豬肉,要一刀切的;六只會下蛋的雞,代表傳宗接代沒問題,天鎮訂婚一般不送魚,在我小的時候魚十分罕見,即使是現在也不怎么送,尤其是鯧魚和刀魚,諧音是男盜女娼;六瓶酒,過去以散打瓶裝酒為主,現在高檔一些的“52度精裝邊城春”酒;六斤糖,現在吃糖的越來越少,所以很多人會特意去買6包喜糖,每盒里面放6塊糖即可;六個粉坨子,也有說六斤的,粉坨需要用紅線扎起來;六斤點心,富裕點的或者選擇不同款式的六盒點心也行,也有人特意去按照舊風俗買6斤散裝點心,用油紙包起來的。
雙方商量完畢,自是大吃大喝一頓,形式上雙方便互認了親戚,只等選定良辰吉日舉辦新婚典禮了,前面提到過,結婚與訂婚的時間往往間隔3到6個月,多在冬季農閑,期間男方家便開始準備: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婆娘們養頭肥豬、攢雞蛋、縫被褥等。
總之一句話:全家大大小小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只有男方父母夜半“唉聲嘆氣”發愁借錢娶媳婦,愁是大人們的事情,反正自從聽說我三舅要結婚開始,我便掰著手指頭開始算日子了,想想筵席上的燒雞和大肥肉就直流口水。
平民老馮
有想法、有鋒芒、講真話的小人物!
原創不易 關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