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經濟和文化上融入歐洲,一直是俄羅斯的夢想。也可以說是俄羅斯幾百年以來最大的追求。但俄羅斯最大的痛苦也在于此,總是求而不得。總體上而言,在二戰以后,蘇聯和美國分割了歐洲,美蘇勢力的分界線,就是德國的柏林墻。
冷戰結束以后,這條分界線逐步東移,從原先的歐洲腹地一直移到了俄烏邊境線上。這可以看作是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在美國的介入下,在地緣安全博弈上的一個總體趨勢,就是北約擴張,俄羅斯收縮。
但與地緣安全收縮趨勢相反的,是俄羅斯與歐洲的經貿合作規模卻在持續擴張。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存在著天然的經濟結構互補關系。歐洲作為全球三大工業中心之一,俄羅斯作為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他們之間的合作,保障了歐洲工業生產在全球的的競爭力。
這種經濟結構上的互補關系,就是俄羅斯一直以來追求融入歐洲的基礎。只是歐洲的安全,在蘇聯解體之后,徹底由美國主導,所以這種地緣安全和經貿合作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其實在烏克蘭危機于2013年爆發之后,地緣安全的威脅,就已經大過經貿合作的利益。只是2015年的明斯克協議,延緩的這種合作的終止,隨著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俄歐之間的能源合作關系,不可避免地發生了逆轉。
俄歐之間這種互補的經濟結構,被美國生生給拆斷,標志就是北溪管道的爆炸。在俄羅斯與德國的構想中,德國借助于北溪管道,將成為歐洲的天然氣樞紐,隨著北溪管道被炸,這一構想徹底夢碎。
接著是2025年1月1日,烏克蘭徹底關閉了所有俄羅斯連接歐洲的過境天然氣管道。到這里為止,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管道天然氣貿易合作,基本上大部分已經被打斷。
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天然氣運輸,主要是經過三大通道。
首先最主要的是陸上通道。大部分集中通過烏克蘭,只有一條亞馬爾管道是經過白俄羅斯和波蘭。目前已全部終止輸送天然氣。然后是北邊直達德國的北溪管道,已經被炸毀。現在僅存的,是經過黑海輸氣的土耳其溪天然氣管的。
這條天然氣管道,直接連通俄羅斯和土耳其,經過的海域又是土耳其和俄羅斯共同控制的黑海。所以從安全性上講是沒有問題的,也是俄羅斯的歐洲夢,最后僅存的一點念想。
02
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能源合作,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早在蘇聯時期就已經建立了多條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來自俄羅斯廉價并且穩定的能源供應,一直是德國工業生產競爭力最基礎的保障。
在最高峰的2018年,俄羅斯通過各條管道,向歐洲輸送了創紀錄的2010億立方米天然氣。隨著俄烏沖突爆發,歐盟國家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比例,已經從2021年的40%,下降到了2023年的8%。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表示,2024年前11月,俄羅斯經管道輸送至歐洲的天然氣及出口到歐洲的液化天然氣總量超過500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了18%-20%。
而據路透社計算,這里面的管道天然氣約320億立方米,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通過過境烏克蘭的線路,向歐洲輸送了約155億立方米天然氣。摩爾多瓦以及斯洛伐克、奧地利、意大利和捷克這4個歐盟國家,均依賴這條線路接收俄羅斯天然氣。
另一部分是通過連接土耳其溪的巴爾干溪管道,土耳其溪每年輸氣量約315億立方米,其中的一半輸往“巴爾干溪”,這條管道向羅馬尼亞、希臘、北馬其頓、塞爾維亞、波黑和匈牙利輸送約150億立方米天然氣。
總體上而言,在烏克蘭掐斷了所有的俄烏天然氣管道之后,俄羅斯能輸往歐洲的所有天然氣,就是目前僅存的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315億立方米。除此之外,還有大約200億立方米的LNG液化天然氣。
俄羅斯每年出口歐洲的天然氣,從超過2,000億立方米,下降到了500億立方米左右。那么俄羅斯失去的這塊市場都被誰給替代的呢?答案是美國。
歐洲現在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市場,按照特朗普的構想,歐洲應該繼續加大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所以雖然特朗普有推動俄烏停火的意愿,但是作為一個商人來講,他絕不會允許俄羅斯和歐洲重新構建已經被拆散的能源經濟結構,因為這塊蛋糕,已經被美國吃下了。
按照美國的尿性,除非你先打到他吐血,否則,吃進去的東西,它是絕不會吐出來的。只是德國就慘了,德國人雖然沒有挨凍,但是德國的汽車工業已經感受到了寒意,大眾正計劃關閉部分數十年的工廠,這種影響注定會是深遠而長久的。
在俄羅斯殘存的歐洲夢中,俄羅斯希望建設四條連接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將土耳其打造為歐洲的天然氣的貿易中心和運輸樞紐。理論上來說,俄羅斯,土耳其,甚至部分歐洲國家,對這一構想都有興趣,因為相比于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俄氣更有價格優勢。
但是要說起來,俄羅斯的歐洲夢有多么的頑固,美國對于破壞俄烏能源經濟結構的決心就有多么的堅決。只要俄羅斯不死心,美國就一定還會下黑手。更重要的是,過境土耳其,土耳其又真的靠得住嗎?
而俄羅斯這種通過天然氣管道過境,讓渡利益給過境國家,同時施加戰略影響力的做法,可以說是吃了一次又一次的虧。這次據最新的消息吹風,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俄羅斯正考慮從過境蒙古改為過境哈薩克斯坦。
可以說還是那種一貫的貪多嚼不爛的做法,總想一口吃下去,發現吃不掉,然后就一口吐掉,像敘利亞就是典型的吃了吐,這種戰略支點都能放棄,實在難以理解俄羅斯的戰略決策,是一種什么樣的腦回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