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芯片需要光刻機,芯片制程越先進,對光刻機性能要求越高,其光刻機的制造難度也就越高。
光刻機是芯片制造的重要工具,屬于大國重器之一;它有EUV與DUV之分,其中EUV光刻機制造技術要求很高,是我們的技術短板。這些年國內的科研院所與高校一直在搞科技攻關,在一點點的解決其制造技術上的難題。
EUV光刻機由于技術難點多,目前是國內的技術短板;但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在默默奉獻,在搞科技攻關,一點一滴的解決先進光刻機制造中遇到的難題。
在2024年年底,哈爾濱工業大學發布的新聞中,提到在黑龍江省高校與科研院所職工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大賽中,航天學院趙永蓬教授的“放電等離子體極紫外光刻光源”獲得一等獎。
在“放電等離子體極紫外光刻光源”項目介紹中,提到這項技術可提供中心波長為13.5納米的極紫外光,能夠滿足極紫外光刻市場對光源的迫切需求,為推動我國極紫外光刻領域發展、解決高端制造領域關鍵問題作出了貢獻。
從項目介紹看,這項技術對于我國EUV光刻機制造的技術推進,意義重大,部分解決了EUV光刻機制造中的光源問題,讓整機制造少了一個技術難題!
大家不要高興過早,在2017年長春光機所就有EUV光源的成果,畫出了32nm間距線條。這些技術距離EUV光刻機整機制造還很遠,只是解決了整機制造的一些技術難點。
EUV光刻機制造的難點不僅有極紫外光源的問題,還有能量問題(能量太小搞不動芯片)與引導光線準確打到晶圓上的問題(要精密儀器做極為光滑的多片透鏡反射鏡);可見制造出EUV光刻機的技術難點有很多,好在有很多科研人員在向前推進。
哈工大在2024搞定“13.5納米的極紫外光”的技術,是對大國重器建設的一個有力支持;讓先進制程芯片的技術難點又少一個,讓國內先進光刻機造成迎來曙光!
在2024年,華中科技大學解決了芯片制造中的光刻膠生產技術。這項技術突破,讓國內可以自主生產這項產品,也少了一項芯片制造中的“卡脖子”問題。此前這項技術一直被日本企業所掌控;華科大與某企業的技術突破,打破了該企業的技術封鎖!
文末總結
芯片制造技術,是我國很少沒有完全自主的行業;在被“卡脖子”后,很多人科研人員都在憋著一股勁,在攻克一些相關技術的難點;哈工大與華科在2024年就為國人帶來了好消息,成功的突破了“它們”的技術封鎖,自主擁有。
哈工大與華科的技術突破,僅是解決先進芯片制造中很多技術難題的幾步;后面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希望我們的科研人員繼續努力,早日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