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快速發展的一年;
2024年,開啟“血海”競爭的一年;
2025年,車企淘汰賽正式打響!
回看去年,有多少新能源車企或車企品牌未能挺過激烈的市場競爭,黯然離場?又有多少家車企會在2025年倒下?
曾被譽為電動保時捷的高合汽車,在24年年初宣布停工停產六個月。
創始人丁磊向員工道歉,稱自己用老一套的經營策略打不過互聯網,但他也表示不愿意就這么輸了。
3月,高合宣步進軍直播帶貨,賣牛排賣披薩……
7月,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因以其資產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向法院申請公司重整,創始人丁磊被限高消費。
一直到今天,高合已經4個月沒開直播,它沒找到接盤俠,它也沒完全跑路……
車主2年前60萬買的高合HiPhi X,現在只能賣20萬,售后更是沒指望。
圖片來源:檢車家
兩年虧超8000億,刷新了中國企業最高虧損紀錄的恒大,恒馳汽車出了一份力。
五年前的恒大,面向全球發布六款恒馳,恒馳1、恒馳2、恒馳3、恒馳4、恒馳5、恒馳6。
許家印當時對恒馳5狂夸:“漂亮!真漂亮!”
然而花了三年時間,2022年才有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恒馳5”,首批交付100臺。車剛交付完,轉頭就有新聞報道恒馳汽車累計被執行超1億元。
別看恒馳欠這么多錢,車照樣生產,已累積交付超過1429輛新能源汽車。
然而隨著恒大倒下,去年9月,總虧損1100億元的恒大恒馳汽車被申請破產清算。
失去恒大鈔能力的恒馳汽車,也拉不到任何投資,存在一天便是巨額虧損一天。
一夜倒下的極越汽車,給中國智能汽車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極越汽車的前身是集度汽車,成立于2021年3月,由百度和吉利聯手打造。2023年10月,首款量產車極越01正式上市,本該是新勢力中的一匹黑馬。
12月11日,極越CEO夏一平召開全員視頻會,宣布公司進入創業2.0階段。
看似是再創業,其實是原地解散……
車主、員工、供應商、網友,誰也沒想到極越會突然倒下。
上面這幾位是2024年徹底歇菜的車企,還有些車企已經陷入困境,離歇菜不遠了,可能就在2025年。
曾經的一年賣15萬輛的新勢力銷冠哪吒汽車,如今已鬧不動海……
哪吒GT和哪吒S的接連失敗,讓哪吒開始掉隊。
24年10月,多位哪吒員工向媒體透露哪吒汽車拖欠員工工資并且降薪裁員,還欠了供應商很多錢。
哪吒汽車自10月開始未公布交付數據,工廠疑似停產,交付難。
11月,哪吒汽車母公司創始人方運舟首次正面回應問題:“哪吒汽車一直在艱難地活著,在懸崖邊,創業十年,經歷過諸多黎明前的黑暗。”
12月,哪吒前腳辟謠CEO張勇沒離職,后腳張勇不再擔任CEO。方運舟發布公司全員信,哪吒也將二次創業,出海賣車。
但沒有多少現金流的哪吒,能走出去幾步?不出意外,今年我們會看到答案……
由石頭科技創始人昌敬和原威馬汽車CTO閆楓聯合創辦的極石汽車。
不光車小眾,車載功能更小眾。
此前極石開發了一個針對七座版本的中島儲物盒,里面收納了一個很小的馬桶圈,在馬桶圈上套上一次性的塑料袋,就可以上廁所……
而極石汽車的首款車型極石01定價在35萬元左右,懂車帝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極石汽車銷量為650輛,而截至11月份,極石汽車累計銷量為5039輛,月均銷量僅400余輛。
把廚房、馬桶搬上車的極石,誰在買啊?
創始人黃宏生的一句:“創維汽車能緩解高血壓、提高免疫力、消除習慣性腹瀉。”
讓創維難得小小破圈一次,雖然是負面……
2019年,黃宏生以開沃集團為母公司,成立了江蘇天美汽車有限公司,后來創維集團以2800萬元將創維第十二類商標轉讓給開沃,這才有了“創維汽車”這個名字。
雖然主打一個養生車,但據三方數據統計,創維汽車今年前三季度銷量總計9681輛,銷量不算差……
期待黃宏生今年還會說出什么營銷口號?
飛凡汽車單飛三年后又回到了上汽的懷抱,有種在外面混了白混的既視感……
飛凡汽車23年累積銷量2萬輛,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僅達到5775輛,11月銷量甚至只有376輛。
相比于銷量,飛凡的降價幅度更讓車主心涼涼。
一位車主花37萬元買了輛飛凡R7,現在7.5萬元骨折價出售。車輛2年僅跑了4.4萬公里,整車只有前臉輕微剮蹭,車輛內部無修無換。
不過上汽看起來并未放棄飛凡,網傳計劃用華為智駕方案,重啟內部代號為ES37的新車項目。
背靠吉利和沃爾沃的極星汽車,妥妥中歐車圈富二代。
然而,極星汽車24年一季度收入下降至3.453億美元,同比下滑36%。凈虧損2.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億元)。
極星汽車一季度交付量下降40%至7200輛,每賣一輛車虧超27萬元。
24年前9個月,極星全球銷量為3.23萬輛,同比下滑22.8%。
不過嘛,“富二代”之所以是“富二代”,就是因為人家至少還能指望上“富一代”。
2025重整旗鼓,應該還有有機會滴~
專做女性車的歐拉,去年也遇到了難題……
長城歐拉是一款定位女性市場的汽車,歐拉靠黑貓白貓狂賣幾十萬輛。
但由于成本結構,黑貓、白貓每售出一臺車會虧損一萬多元,所以長城選擇停產。
開始主推價格區間在15萬-25萬的好貓、芭蕾貓、閃電貓,但同樣價格可以買蔚來特斯拉等,或者買更便宜的五菱、比亞迪。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2024年,歐拉前九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近四成,10月,歐拉宣布將歐拉App的全部服務將遷移至長城汽車App。
期望今年能有一波逆勢反彈吧!
當然,遭遇困境的新能源車企或車企品牌遠不止前面提到的九家。
據瑞銀和匯豐等報告顯示,預估到2025年,中國國內電動汽車銷量(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同比增長約20%,達1200萬輛以上。
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將于明年首次超過內燃機汽車,提前10年完成在2020年,我國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
圖片來源:金融時報
但據瑞銀中國此前預測,到2030年中國100多家造車企業只會留下十幾家最適合生存的公司。
何小鵬預測十年之后,中國汽車主流品牌只會可能剩下7家,而年銷量100萬輛則入場門票。2025年價格戰將從1月就開始點燃……
圖片來源:何小鵬2024內部信
另一家車企高管則預測未來中國的汽車品牌或許將和手機行業一樣,僅留存少數幾個,頂多5個品牌。
畢竟汽車產業賽道就這么點寬,市場也就那么大,跟不上腳步的、走錯路的基本都會被無情淘汰……
2025年,讓我們一起看看新能源車圈“生死簿”,又會多幾個名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