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wǎng)易首頁 > 網(wǎng)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清朝為何要簽甲午《馬關(guān)條約》?旅順大屠殺和電報密碼被破是關(guān)鍵

0
分享至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shù):8225,閱讀時間:約21分鐘

編者按:整個甲午戰(zhàn)爭期間清軍的表現(xiàn)可以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因此作為清廷“代筆人”的李鴻章不得不簽訂《馬關(guān)條約》。那么清廷有沒有可能將戰(zhàn)爭拖下去以此來消耗日本?《馬關(guān)條約》簽訂期間清廷有沒可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清日戰(zhàn)略對抗的最后一局為何輸?shù)娜绱藦氐祝?br/>



清廷能否將戰(zhàn)爭拖下去?

事實上對于清廷來說,高層的人也知道甲午戰(zhàn)爭拖下去對他們有利,可問題是誰來拖?北洋艦隊已經(jīng)全軍覆沒,聶士成、阿克唐阿等雖然有過幾個小勝仗,但并不能阻止日軍的進攻。這就引申出了一個問題:清廷還有沒有再繼續(xù)調(diào)兵的可能?

其實是有,但也聊勝于無。

比如說曾經(jīng)命令清法戰(zhàn)爭時的英雄:76歲的老將馮子材從廣西帶兵去遼東。但實際清法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的萃軍就被裁撤了,如今重新募集既沒餉銀、也無軍備。而且就算能募集到當年的老部下也早已卸甲歸農(nóng),更何況從廣西到遼東用走的要走到猴年馬月?

但馮子材還真靠著在當?shù)氐耐阕阏心嫉?1營兵,只不過等到馮子材好不容易從廣西走到江蘇時又被張之洞“扣下”:希望他就地駐防。然而當馮子材要部署防務時才發(fā)現(xiàn)他手上的軍事地圖居然是康熙年間的。


▲筆者在馮子材紀念館考證史料

而當靠譜的被清廷自己弄成不靠譜之后,接下去的調(diào)兵只能越來越不靠譜:比如說尋找明代時曾痛擊日軍的遼東明軍的后人去御敵,到最后居然連尋找三國里的“藤甲兵”去御敵的都有。

看到這個也許很搞笑,卻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清廷已經(jīng)沒兵了,不然哪來的如此“奇思構(gòu)想”。

既然陸軍是這樣,海軍又如何呢?

實際上海軍的情況比陸軍只能是更糟。比如說廣東水師的廣甲、廣乙、廣丙早就被調(diào)入了北洋,福建水師則在清法戰(zhàn)爭后連條像樣的軍艦都沒有,而南洋水師雖然有5艘巡洋艦,但整個南洋居然沒幾個會開軍艦的海軍出身的軍人。

那么清廷的兵哪去了?這個其實也眾所周知:八旗和綠營的“百萬大軍”早就是支只吃空餉卻不打仗的兵,而這豢養(yǎng)的“百萬大軍”則每年要消耗清廷的兩千多萬兩白銀。

因此能拉出來打仗的只有還算“精銳”的以淮軍為代表的地方軍,可惜就算是淮軍也只有區(qū)區(qū)5萬余人,而且大部分還是海防兵,真正的野戰(zhàn)兵只有1萬左右。所以戰(zhàn)爭中才會出現(xiàn)海防兵在野戰(zhàn)中一敗再敗,而原來的海防炮臺則用不會操作炮臺的新兵“填”,這也導致了炮臺也沒有守住。

所以對于清廷來說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員來繼續(xù)維持戰(zhàn)爭,這樣一來的局面便是日軍如果突破山海關(guān)進攻京師,北京城根本守不住,而對于日本來說也不會給清廷機會讓其將戰(zhàn)爭維持下去。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旅順大屠殺,因為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日軍精心策劃的有目的性、更是是針對性的屠殺。


▲央視紀錄片《甲午推想》劇照:被日軍占領(lǐng)的旅順海軍公所

1895年3月16日大本營任命總參謀長、日本皇室成員:明治天皇的叔叔小松宮彰仁親王擔任“征清大總督”,4月13日小松宮從宇品出發(fā),經(jīng)威海衛(wèi)于16日到達旅順后正式設立“征清大總督府”。


▲央視紀錄片《甲午推想》劇照:征清大總督府(北洋艦隊的海軍公

而此后更大規(guī)模的對清開戰(zhàn)計劃便開始在旅順醞釀而出:因為國內(nèi)的近衛(wèi)師團和第4師團已經(jīng)于18日全部進入了旅順。那么為何日軍會選擇在旅順設立前沿基地呢?關(guān)于這點從下圖就可以看出旅順和威海是拱衛(wèi)京師的海上門戶。

而對于日本來說旅順不僅方便海上運兵,也可從海上進攻山海關(guān),往北還可繼續(xù)進攻盛京,往西便是清廷的京師。就算退也可從海上直接退回日本本土。


▲央視紀錄片《甲午推想》劇照:福岡、旅順、威海、天津、北京海

而且定下攻打旅順這個作戰(zhàn)計劃的時間是在1887年。此后在日軍的戰(zhàn)略構(gòu)想中旅順就是“征清大總督府”的所在。也就是說是日軍已經(jīng)把旅順當成了攻打北京城的前沿基地。因此日軍對旅順整整4天3夜的大屠殺其實早就是計劃好的。


▲央視紀錄片《甲午推想》劇照:日軍在旅順屠城

而不同于清廷是被動的、甚至是被迫才迎戰(zhàn)的。反觀日本不僅是主動,而且是有預謀、有計劃的發(fā)動并進行戰(zhàn)爭。所以當4月16日日軍在旅順設立“征清大總督府”的第二日《馬關(guān)條約》也就簽訂了。

而這種妄圖靠大屠殺來摧毀被侵略者抵抗意志的暴行,43年后,日本侵略者又在南京實施了,只不過他們面對的不再是保大清不保中國的滿清朝廷,而是已經(jīng)覺醒了的中國人民。

《馬關(guān)條約》前的日本談判策略

其實清廷的朝野上下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怎么退敵,更多的是一味的彈劾李鴻章和他的北洋艦隊、淮軍。

而光緒皇帝從一開始大言主戰(zhàn)到后來只得灰心喪氣的“議和”。而一直在幕后“操控”朝政的慈禧只得出面派出特使前去議和。但派出去的兩個人:邵友濂和張蔭桓被日方趕了回來。(邵友濂最早任職于上海海關(guān),參與過對法談判。1891年出任臺灣巡撫因和時任臺灣布政使的唐景崧不合被調(diào)往湖南。張蔭桓則時任總理衙門大臣也曾出使美、日)

1895年1月26日邵友濂和張蔭桓前往日本,在此之前清廷提出2點要求:1.會談地點是長崎。2.會談開始前雙方停戰(zhàn)。


▲《檔案—甲午謎案》劇照:邵友濂和張蔭桓

但這2點被日本大本營拒絕,因為日本大本營設在廣島,如果在長崎談判人員來往要花時間從而影響戰(zhàn)爭決策,而且在日本大本營看來日本此時已經(jīng)是戰(zhàn)勝國,談判地點就應該由日本決定。至于雙方停戰(zhàn)更是被“理所當然”的拒絕,而找的借口則是清方軍隊還沒有放下武器。

但這一切都是日本大本營制定的策略,因為對日方來說真正的戰(zhàn)略意圖是覺得清廷還有談判籌碼:北洋艦隊還在,遼東戰(zhàn)場上的清軍也還在圍攻海城。所以一切都要等到前線日軍在軍事形勢上出于絕對有利地位才談,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1895年2月1日清日雙方代表在廣島舉行了會面,依據(jù)外交慣例雙方要先交換外交全權(quán)委任書。光緒在委任書里是這樣寫的:

“大清國大皇帝問候日本大皇帝。我兩國誼屬同洲素無嫌怨。近以朝鮮事彼此用兵勞民傷財誠非得已。現(xiàn)經(jīng)美國居間調(diào)處中國派全權(quán)大臣同貴國所派全權(quán)大臣會商妥處。茲特派尚書銜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戶部侍郎張蔭桓、頭品頂戴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quán)大臣前往貴國商辦。惟愿大皇帝予以接待俾該使臣盡職是所望焉。”

但日方為了拖延時間居然以不承認光緒的親筆文是委任書。認為只是“介紹信”。隨后張蔭桓只得又遞交了光緒的敕諭:

“派尚書銜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戶部侍郎張蔭桓、頭品頂戴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quán)大臣與日本派出之全權(quán)大臣會商事件。爾仍須一面電達總理衙門請朕旨遵行。隨行官員須聽爾節(jié)制。爾其殫竭精誠謹以行事勿負委任。爾其慎之,特諭。”

而日方則抓住了其中的字眼“爾仍須一面電達總理衙門請朕旨遵行”認為派來的兩人并非“全權(quán)”而再次駁回。2月5日更是將邵友濂和張蔭桓驅(qū)逐。

然后指名要恭親王或者李鴻章前來。并另外增加了一個條件:需要有賠款和割讓土地的全權(quán)。而在實際上日方也很了解清廷的決策:絕不可能派一個親王前來,所以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李鴻章前來。但真正的意圖就是要等待軍事形勢更有利的時機。

《馬關(guān)條約》期間李鴻章的艱苦談判

實際上此時的李家一門不僅早就被朝野罵成了“過街老鼠”,而且在名義上連個官都不是。因為清軍在平壤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了北京的當天清廷就下達了對李鴻章的處分:

“李鴻章未能迅赴戎機日久無功命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黃馬褂。”

此后的1895年3月12日清廷為了平息“眾怒”居然還裁撤了海軍衙門。如此給人的感覺便是花錢買軍艦反倒成了錯誤。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清廷朝議李鴻章前往

但眼前的局勢清廷還是只能重新啟用李鴻章:從北京到天津的這么點距離清廷居然用600里加急將文書送了過去:

“李鴻章勛績久著熟習中外交涉為外洋各國所共傾服。今日本來文隱有所指。朝廷深維至計。此時全權(quán)之任亦更無出該大臣之右者。李鴻章著賞還翎頂開復革留處分并賞還黃馬褂作為頭等全權(quán)大臣與日本商定和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著王文韶署理。李鴻章著星速來京請訓切毋刻遲,一切籌辦事宜均于召對時詳細面陳。”

然后在此后的2天內(nèi)連下3道諭旨命其來京,但李鴻章心里其實很清楚弱國無外交的道理。自己如果前去日本今后李家就要背負后世的罵名。




▲電視劇《臺灣一八九五》劇照:光緒、慈禧“委派”李鴻章

因此李鴻章的兄長兩廣總督李翰章被彈劾的想要拉著李鴻章一起回家種地也不愿再呆在朝堂上。其長女李金壽(張愛玲祖母)更是哭的死去活來:怎么都不想自己的家族背負罵名。


▲央視紀錄片《血色黃昏—李鴻章的洋務生涯》李鴻章家族合影

1895年2月22日李鴻章抵京。當日光緒召見,在君臣旁邊的還有另一個重臣:大清“錢袋子”戶部尚書翁同龢。

此時的李鴻章已經(jīng)知道日本肯定要求割地、賠款。而翁同龢則趕緊表示只要不割地,賠款再多戶部也會努力籌集。于是李鴻章便奏請翁同龢一起赴日,但翁同龢根本不想去。而光緒對于割地也不想發(fā)諭。如此一來君臣三人只得默然相視。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翁同龢拒絕前往日本

3月2日慈禧召見了李鴻章指示可割讓土地。3月6日李鴻章離京。

3月10日李鴻章遠赴日本“議和”。此時的他已經(jīng)就被賞還了黃馬褂,重新回到了北洋大臣、直隸總督等職務的任上,隨行的還有他的長子李經(jīng)方(曾為駐日公使)。

3月12日李鴻章一行人共32名官員,92名隨從分乘“公義”、“禮裕”兩輪從天津出發(fā),19日到達日本馬關(guān),迎接他的日方代表是外相陸奧宗光和首相伊藤博文。到達當日日方接待李鴻章的禮節(jié)規(guī)格非常高,不僅將談判地的春帆樓裝修的富麗堂皇,甚至還在談判地的春帆樓為他準備了專用的痰盂罐。




▲《檔案—甲午謎案》:泣血春帆樓劇照:春帆樓外墻、李鴻章道

雙方談判人員各為7人。

清方:李鴻章、李經(jīng)芳、北洋艦隊營務總辦羅豐祿、倫敦學院法學博士伍廷芳、翻譯馬建忠、盧永銘、羅慶齡。

日方: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光、內(nèi)閣書記官伊東巳代治、外務書記官井上勝之助、外務大臣秘書田敬義、翻譯陸奧廣吉、酋原陳政。

雙方坐定以后沒有任何客套的問候立即交換驗看對方的全權(quán)證書。






▲電視劇《臺灣一八九五》劇照:伊藤博文招待李鴻章

那么此次談判結(jié)果會如何呢?

清日雙方分別進行了7次談判,在當天下午的第一次會談里只有清方宣讀了英文備忘錄之后就結(jié)束了。然后李鴻章等人就入駐了春帆樓旁的引接寺。

3月20日下午2時30分雙方開始了第2次談判,日方開出了停戰(zhàn)條件:

“大日本帝國全權(quán)辦理大臣體察目前軍務情形并顧慮因停戰(zhàn)所生局面,茲將停戰(zhàn)要款臚列如下:日本軍隊應占守大沽、天津、山海關(guān)并所有該處城池堡壘,駐上開各處之清國軍隊須將一切軍器、軍需交與日本軍隊暫管。天津、山海關(guān)間之鐵路當由日本國軍務官管理停戰(zhàn)期限內(nèi)日本國軍隊之軍需軍費應由清國支補。”

這還只是停戰(zhàn)條件,并非條約條件,但已經(jīng)讓李鴻章覺得不能接受。但清廷的來電是遼東日軍已經(jīng)開始進兵遼陽、營口,前線清軍如果再敗失地日方的停戰(zhàn)條件只會更苛刻。

但如果為了停戰(zhàn)條件而停戰(zhàn)那么一旦日軍從山海關(guān)進攻北京,北京城肯定是守不住的,因此李鴻章根本不敢答應,只得電報總理衙門,并懇求日方給予考慮時間。日方便要求3日后答復。當天談判于4時20分結(jié)束。

而當光緒看到這樣的停戰(zhàn)條件后只得召集數(shù)位軍機大臣商討對策,而得出的結(jié)果居然是找列強國協(xié)商,但等到軍機處派人前往各國公館時,各國公使都無所謂停戰(zhàn)條件,只想知道合約條款是什么。

于是軍機處便向李鴻章回電不同意停戰(zhàn)條件,先問清楚合約條款,并于23日將電報發(fā)出。而李鴻章卻是在24日才收到。因為他收到的其實是日方破譯后的。

因此在3月24日下午3時至4時15分的雙方第3次談判無果后,日方只得宣布下次會談出示合約條件。

但就在這時一個突發(fā)事件讓談判看似有了轉(zhuǎn)機:在第3次談判結(jié)束后李鴻章居然被一個叫小山豐太郎的刺殺而弄傷了臉。(這個人甚至想去天津行刺,后因沒錢買船票而放棄)

事件發(fā)生后國際輿論一片嘩然,李鴻章也趁此機會發(fā)報會清廷請求終止談判,然后利用國際輿論向日方施壓,而日方雖然不怕與清軍繼續(xù)作戰(zhàn),但在國際輿論下無法保持近代化國家的形象,而且如果李鴻章就此回國,那么在談判桌上就將無法取得簽字條約,這造成的后果就是今后日軍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有可能成為國際公認的侵略戰(zhàn)爭。

因此日方開始千方百計的想要留住李鴻章:明治天皇立即委派侍從武官趕往引接寺向李鴻章表示慰問、皇后還親手趕制為其包扎傷口的繃帶、山口縣知事原保太郎和縣警察部長被免職、給李鴻章治傷的醫(yī)生是陸軍軍醫(yī)總監(jiān)。

此后李鴻章入駐的引接寺24小時有人保護。并在3月30日日方對停戰(zhàn)條件做出了較大的“讓步”:先停戰(zhàn)21天。(不包括臺灣,因為此時日軍已經(jīng)發(fā)起了侵略臺灣的戰(zhàn)役)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明治天皇親自過問李鴻章遇刺

但在4月1日雙方進行第四次中日方開出了合約條款并要求4日內(nèi)作答:

  1. 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
  2. 割讓遼東全境、臺灣、澎湖列島。
  3. 賠償日本三億兩白銀。
  4. 向日本增開順天府、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7處商口岸。
  5. 自日本來的貨物要減稅并免除厘金、并可開設工廠進行資源開采。

看到日本的這個要價不僅超出了李鴻章、更是超過了在后方清廷的想象。因為沒有人會想到日本人的野心會這么大。而清廷接報后內(nèi)部爭論不休,直到7日經(jīng)過慈禧批準后回電李鴻章的電報里這樣寫道:

“南北兩地朝廷視為并重,非至萬不得已極盡駁論而不能得,何忍輕言割棄先將讓地以一處為斷。賠費應以萬萬為斷。”

于是李鴻章只得只同意朝鮮“獨立”,不割地、賠款。而伊藤則立刻威脅要繼續(xù)增兵擴大戰(zhàn)爭規(guī)模,而且李鴻章所在的談判地馬關(guān)就在海邊上,他也天天看到了日本的大大小小運輸船正在往旅順運兵和軍需物資。本來李鴻章還以為是伊藤的虛張聲勢,但在實際上日本軍方已經(jīng)在為直隸平原決戰(zhàn)做準備了。

4月9日雙方舉行第4次談判時伊藤為應對國際輿論同意將賠款減少一億兩,即兩億兩白銀、割地寸土不能少。而李鴻章的條件是只割讓遼東與朝鮮接壤的4縣:安東、寬甸、鳳凰城、岫巖,澎湖列島(不包括臺灣)、賠款只有一億兩白銀。(實際上李鴻章當時是帶傷談判的)。

對此李鴻章的解釋是日軍至開戰(zhàn)始軍費遠不及兩億兩白銀、清廷如果賠款必借洋債,但洋債的本金加利息已經(jīng)超出了清廷的財政極限,但伊藤已經(jīng)寸步不肯相讓。

4月10日雙方舉行第5次談判雙方還在就土地割讓問題做爭論,而在事實上日方本來準備了3套方案,給李鴻章的是第2套方案,而第1套方案清廷需要割讓地區(qū)遠比第2套大得多。

但即使是第2套方案清廷還是不能接受,因為割讓遼東全境的地區(qū)里包括了遼陽與鞍山兩地。而遼陽正是當年努爾哈赤起家的地方,對此清方是萬萬不能接受的。除此以外的賠款問題清方也是無法接受。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在日方的預料之內(nèi)。

因為日方在當日就拿出了第3套方案:割讓西起營口、東至鴨綠江的遼東半島、賠款從三億兩降至兩億兩并在4月11日要求限期4日答復。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伊藤博文“修改”方案

李鴻章無奈只得將結(jié)果在4月13日報于總理衙門。得到的回電卻是:

“原希望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

也就在此時已經(jīng)破譯了清方電報的日方也得知了清廷談判的底線。因此4天后的談判伊藤是在知道清廷的底線下進行的。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清電原文

此后4月15日下午2時30分的雙方第6次談判主要就圍繞著何時割讓臺灣而進行。李鴻章開出的日期是兩個月,而伊藤則堅持換約后一個月內(nèi)交割。談判進行了5個小時后的晚上7點半李鴻章走出了春帆樓,期間無論李鴻章如何懇求、賣老。伊藤根本不吃這套。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李鴻章懇求的表情

4月17日在雙方最后一次談判中李鴻章簽下了《馬關(guān)條約》。其主要條款內(nèi)容為:

  1. 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
  2. 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3. 土地限期一年割讓。
  4. 賠償日本兩億兩白銀。
  5. 割地境內(nèi)百姓遷徒,逾期2年不遷者永為日民。
  6. 向日本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4處商口岸。允許日方在4處通商口岸設立領(lǐng)事館、工廠。單方面給予日本貿(mào)易最惠國待遇。
  7. 換約后清軍3月內(nèi)撤兵。
  8. 日軍暫駐威海,待清方賠款完畢后撤兵。
  9. 清廷不得懲治為日方服務的人員。(其實就是漢奸)
  10. 1895年5月8日在煙臺換約。

消息傳回國后翰林院83人和內(nèi)閣官員上百人聯(lián)名上奏要求拒約再戰(zhàn)。光緒卻于5月3日在《馬關(guān)條約》上蓋上了國璽。然后在5月11日下罪己詔:

“去歲倉促開釁,征兵調(diào)餉,不遺余力。而將非宿選,兵非素練,紛紛召集,不殊烏合。以致水陸交綏,戰(zhàn)無一勝”;“其萬分為難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體諒也。”

而李鴻章回國后雖背負罵名,軍機處卻難得“清醒一次”:為李鴻章上書求情。李鴻章見此情形當場老淚縱橫并發(fā)誓再也不踏上日本國土。


▲電視劇《走向共和》劇照:李鴻章回國后受到的“處罰”

縱觀《馬關(guān)條約》簽訂的整個過程,破譯了清軍電碼的日方至始至終都清楚清廷的每一步應對,這種在知道對手每一張牌的情況下的談判使得李鴻章不得不代替清廷被迫簽下《馬關(guān)條約》。那么日方是如何、又是何時破譯清方電碼的呢?

早被破譯的清方電碼

清廷其實很早就建立了電碼制度。簡單的說就是用幾個數(shù)字來表達漢字。然后對數(shù)字再做加密處理。就以1884年清軍在漢城的軍事表現(xiàn)來看是早于日軍一天到達。由此可見當時的日軍還沒能破譯清軍的電碼。

但在1886年北洋水師來到日本長崎的時候清方水兵與日本暴徒發(fā)生了沖突。當時北洋艦隊由于并未攜帶無線電,便只能在長崎的國際電報局用有線電向清廷報告事情經(jīng)過并請示如何處理。

可問題是長崎的國際電報局里多的是日本員工。于是一個叫吳大五郎的(此人精通漢語)人買通了電報局里的日本員工讓其留下了電報“底稿”并根據(jù)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以漢字做了“推演”。


▲《檔案—甲午謎案》劇照:日方破譯清廷電碼

而在實際上如果同時精通電碼和漢字就不難推算出漢字編碼的規(guī)律。但也必須以相對應的“實際操作”來驗證。因此在1894年清日兩軍即將開打的時候日方處心積慮的發(fā)出了漢字長文“絕交書”交給了當時的駐日公使汪鳳藻。

汪鳳藻則在吃驚之余不敢耽誤的照原文以密電在東京電報局發(fā)送回國。而這一切都是日本外相陸奧宗光精心設計的外交陷阱。因為當日方人員拿著電報副本和電報局的“底稿”稍作比對之后清方的外交電碼就被日方完全破譯。但清廷對此皆無所知。

到了雙方談判期間李鴻章每天白天談判晚上發(fā)報,而伊藤獲得清方“底牌”甚至會早于李鴻章,這樣的談判在實際上意義已經(jīng)不大了。

但就算日方破譯了清方電碼并不代表清方就不能利用談判來盡可能的挽回損失。尤其是在李鴻章被刺殺后,因此這就引申了清日雙方的最后一次戰(zhàn)略對決。


▲電視劇《臺灣一八九五》劇照:雙方簽約

徹徹底底的失敗:《馬關(guān)條約》的戰(zhàn)略之失

談判的目的是要結(jié)束戰(zhàn)爭,這就需要雙方都有利益訴求:戰(zhàn)場上的優(yōu)勢方通過談判來得到更多的實際利益。劣勢方則通過談判盡可能的降低實際利益的損失。

對于清廷來說可以利用冬季來拖,但隨著第二年春天的到來這樣的幻想已經(jīng)不切實際。在本身無兵可調(diào)的情況下只有談判一條路。而對于日方來說發(fā)動直隸平原決戰(zhàn)可以將軍事優(yōu)勢最大化,但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政治風險:國際列強的干涉。后來的三國干涉還遼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這一點雖然日本軍方比較短視,但日本內(nèi)閣中有預見性的人還是有的。

此人便是伊藤博文。因此作為首相的伊藤便在最適當?shù)臅r機開啟了與清方的談判。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zhàn)》劇照:李鴻章來到馬關(guān)的表情

然而此時對于清廷來說雖然無兵可調(diào)只有談判,但當談判條件遠遠超過自身所能承受的極限就應該終止談判。因為棄守京師和堅持抵抗其實完全同時操作。但就當時清廷的政治形勢根本不可能遷都再戰(zhàn)。

這就等于是自己把后路給封死了。由此清廷自己最終還是放棄了可以挽回損失的唯一機會。

而這樣的戰(zhàn)略失誤既在戰(zhàn)場上也在談判桌上。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zhàn)》劇照:伊藤博文在談判期間的表情

參考資料

紀錄片

央視《血色黃昏—李鴻章的洋務生涯》第七集

央視《講武堂—密碼風云》成敗密碼

BTV青年軍情解碼《甲午推想第七集》假如清廷能夠拖下去

湖北衛(wèi)視《大揭秘:陳悅說甲午》:馬關(guān)條約背后的真相

上海廣播即使人文《檔案—甲午謎案》:泣血春帆樓

書籍

王樹強主編《甲午戰(zhàn)爭始末》第14章 中國文史出版社

李英全著《甲午中日戰(zhàn)爭陸戰(zhàn)研究》第16章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陳悅著《野望—圍堵中國的甲午一戰(zhàn)》第16章 江蘇人民出版社

其余參考資料

日本舊參謀本部著 何建軍 王建英譯《甲午戰(zhàn)爭日本官方紀實》第7章 上海遠東出版社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吹雪,任何媒體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聲明:個人原創(chuàng),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冷兵器研究所 incentive-icons
冷兵器研究所
分享冷兵器知識的專業(yè)平臺
4922文章數(shù) 1089687關(guān)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頭條要聞

漁民撈出竊密裝置后 國安部門挖出某國間諜關(guān)系網(wǎng)絡

頭條要聞

漁民撈出竊密裝置后 國安部門挖出某國間諜關(guān)系網(wǎng)絡

體育要聞

諾坎普奇跡的兩位當事人,差點靈魂互換

娛樂要聞

楊冪女兒小糯米長大了,神似媽媽!

財經(jīng)要聞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

科技要聞

Model 2被斃內(nèi)幕:馬斯克嫌無聊 高管勸不住

汽車要聞

又帥又快超實用 極氪007GT獵裝車才是完美的車?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教育
旅游
親子
手機
軍事航空

教育要聞

2025屆成都七中三診模擬試卷來了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親子要聞

我在韓國養(yǎng)倆吞金獸兒子,錢包每天都在哭泣

手機要聞

蘋果iPhone為什么不能回美國生產(chǎn)?庫克已經(jīng)說得非常明白了!

軍事要聞

涉嫌泄密 美防長高級顧問被調(diào)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guān)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化德县| 和硕县| 涪陵区| 吉林市| 林甸县| 山东省| 永丰县| 兴业县| 开原市| 阿拉善左旗| 平塘县| 遵义市| 醴陵市| 六枝特区| 南丹县| 丰顺县| 隆回县| 无棣县| 文登市| 杭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沂市| 石林| 深州市| 东乌| 安宁市| 闽侯县| 故城县| 增城市| 青阳县| 花莲县| 通江县| 肥西县| 曲麻莱县| 太白县| 高青县| 子洲县| 新田县| 郯城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