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亞迪在巴西的工廠被西方媒體黑得很慘,消息傳回國內,很多打工人也心有戚戚。
比亞迪的對錯,政事堂不參與評論,也無意搞論戰,但是有一點要說的是,未來四年甚至更久,類似的海外輿情,還會不斷的發生,甚至會越來越多。
道理其實很簡單。
我們高中課本都學過,上一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掌握著蒸汽機技術的英屬東印度公司,就是跟這一輪的比亞迪一樣,用超越時代的生產力向落后國家輸出過剩產能,也引發了大量的沖突。
普通的國際貿易,是各國根據自身的優劣勢,進行互補式的貿易,是可以短期內共贏的。
可一旦進入百年未有大變局的生產力變革年代,率先升級的發達國家企業,無論是對本國還是對他國,無論是出口還是本地建廠,都會全面摧毀當地原有的產業鏈,造成大量的失業與產業蕭條。
而更為重要的是,對經濟基礎的顛覆式洗牌,也會刺痛上層建筑,引發統治階級的反擊。
我們高中課本中學習的兩次鴉片戰爭,教的其實很隱晦,實際上,鴉片不過是八旗勛貴們政治正確下的托詞,是用來團結廣大群眾的輿論武器,真正引發戰爭的原因,是大英廉價的紡織品將大清的手工業沖擊破產,動了八旗勛貴持有的江寧制造、蘇州織造等的印鈔機。
于是,在利益的驅動下,這些勛貴&商人&地主的綜合體,大肆宣揚東印度公司的罪惡,推動清廷不計后果對大英開戰,甚至還有他們支持的各路民團跟英軍死磕的英勇事跡。
同樣,如今新能源龍頭的比亞迪在海外出口和建廠,也在洗牌式的重塑當地的原材料、產業鏈與物流網,這些動作也同樣碰觸了當地舊貴族的利益,所以他們也需要挑逗民眾搞一場巴西版的鴉片戰爭,來驅逐中國“東印度公司”對巴西的經濟入侵。
抵抗比亞迪的入侵,需要底層民眾的支持,巴西勛貴們就要說他們能夠聽懂和共情的話,就需要搞出類似血汗工廠的事件,因此,從輿論的角度,比亞迪如兩百年前的東印度公司,形象上都成為了“每一個毛孔都流著骯臟東西的資本家”。
甚至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當年蘋果剛入華時,媒體宣揚的富士康X連跳,特斯拉入華時,媒體宣揚的新能源汽車自燃,跟巴西宣揚比亞迪血汗工廠一樣,大家都需要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只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們一直處于追趕的位置,保護自家產業久了,還沒太習慣自家有新時代“東印度公司”的存在。
其實看看海外對中國企業的態度就能發現,隨著近年來中國不斷的押注科技賽道,無論是通訊行業的華為,數據媒體領域的tiktok,還是新能源領域的比亞迪,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向海外搞產業鏈洗牌式的“入侵”。
對照歷史,這些走過之路不長草”的超級企業,本質就是本次生產力大變革的新時代“中國東印度公司”,自然就會遭遇丑化和污名化。
但是與當年的大英帝國不同,中國政府跟這些新時代公司,并沒有像當年大英跟東印度公司那樣,建立非常緊密的政商關系,通過軍事、外交、經貿等手段,輔助這些企業進行海外擴張,甚至武力協助打開國門。
導致了這些中國企業在海外擴張時挨揍了,只能更多依靠商業力量應對政治力量的打擊。
所以呢,政事堂覺得對于這類事件,沒必要跟著外媒輿論將其一棒子打死,也沒必要搞對立和激化矛盾。
隨著今年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已經率先加速“升本”了,未來無論是硬件層面的無人機、自駕車、機器人、機器狗,還是依附于此之上的各類人工智能軟件,各行各業的“新質比亞迪”只會越來越多,即將面對的外部沖突也會越來越復雜。
我們要做的,是面對批評,改正錯誤,并有禮有節的把問題和誤會解釋清楚,樹立一個個正面的典型,把朋友做的多多,并不斷推動更多的中國新質企業擴大規模、提升就業率與勞工薪酬。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了,每一輪全球產業升級,都要有大批人淪為代價,慘遭出清,我們要做的,是把改革的陣痛,盡力減到最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