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對健康的重視,各種養生保健的方法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人一提到養生,總覺得很麻煩,其實,養生不是件難事,不需刻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也能實現養生效果。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簡單易行的健康養生小動作,舉手投足就能做,隨時隨地,隨取隨用,效果還相當好,快來一起學習吧。
一、常梳頭,腦神通
頭部被中醫譽為“精明之府、諸陽之會”,集中了很多重要穴位,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于頭部,可以說頭部掌管著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經常梳頭,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頭腦清醒,還能防止脫發和早白。
具體方法: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指尖從前額發際線開始梳捋,一直到后腦勺,梳捋的的方向始終是從前往后,動作宜輕柔,每次梳捋50-100次。
二、齒常叩,牙堅固
叩齒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養生術,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牙齒松動,是腎氣虛衰之象,堅持每天早晚叩齒,可使全身經絡暢通,氣血調和,強腎固精,牙齒堅固。
具體方法:叩齒即在閉唇狀態下快速有力的使上下牙咬合,可以聽到“咯咯”聲,早晚刷牙后各100次,需要注意的是叩齒力度不宜太大,頻率不宜過快。
三、常搓面,氣色佳
面部經絡豐富,足三陽經都起于頭面部,堅持做搓面法,可疏通經絡,使面部紅潤,消除疲勞,還有利于延緩皮膚衰老。
具體方法:每天清晨,搓熱雙手,再輕輕地貼住臉頰,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搓摩,到額頭時兩手分開,再往臉頰而下,可反復做十幾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可先涂一點潤膚乳再搓面,注意手法輕柔,臉上有傷口或有明顯痤瘡時不宜做。)
四、咽津法
古人稱唾液為“瓊漿”、“玉泉”、“金津玉液”等,漱津咽唾,是古代非常倡導的一種強身方法,《紅爐點雪》中指出:“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可見,唾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經常吞咽唾液可以濡養孔竅、健脾胃、滋養五臟、補益腦髓,有助于延年益壽。
具體方法: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顎,或用舌尖舔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
五、目常運,眼不花
歷代養生家都主張“目不久視”、“目不妄視”,因為久視、妄視耗血傷神,《養生四要》指出:“目者,神之舍也,目宜常瞑,瞑則不昏”。堅持運目鍛煉法,可增強眼珠光澤和靈敏性,糾正近視和遠視,緩解眼部疲勞,改善長時間用眼出現眼干、眼澀、眼花等。
具體方法:輕閉雙眼,眼球自左至右轉動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轉動10余次,然后閉目休息片刻再睜眼,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這些養生小動作簡單易行,適合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身體需要一些放松和保健,不妨試試這些小動作;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節奏,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更好地維護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