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天使支教并“設為星標 ★ ”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01
一個河南的民間雜技演員,在夜間進行高空表演時不慎墜落,被緊急送進ICU。
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先是揪心,隨即怔住,然后是久久的沉默…
他叫張凱。
這個名字在熱搜上并非第一次出現。
一年前,同樣的夜幕之下。
張凱和妻子孫艷艷在安徽宿州,進行高空雜技表演。
一時失誤,孫艷艷從高空意外墜落。
妻子掉下去的那一刻,張凱還忙不迭地想用腳扣住她。
可已然來不及。
張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重重砸向舞臺。
當張凱驚慌失措從繩索上下來,沖向妻子將她抱在懷里時,妻子只剩微弱的呼吸。
村里路窄,現場觀眾還圍得水泄不通,救護車遲遲無法抵達。
還是救援隊急吼著讓人群散開,才好不容易將她抬出來。
等到送至醫院,已于事無補,妻子永遠走了。
為了演出效果,他們夫妻二人的表演舍棄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在現場,主持人還用高亢的聲音招攬著觀眾:
“所有的好朋友們要看到啊,他們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我們要演就演真實的。”
02
多么慘痛的教訓啊。
誰能想到一年后,類似的遭遇會在張凱身上二次發生。
為什么?到底是為了什么?
也許只剩下那一句:如果有鞋穿,誰又愿意光著腳跑。
張凱是個窮孩子,為了謀生,打小學了雜技。
成年后,他不是沒試著擺脫這個拿命掙錢的活。
可是無論是做小買賣,還是和人合伙開廠子,都以失敗告終,期間還有被騙入傳銷。
后來結了婚,打算找個穩定的工作,可還是不如人意。
為了養家糊口,他不得不重操舊業。
因為“夫妻檔”掙得更多,妻子孫艷艷也毅然決然地陪著他“上天入地”。
這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們四處尋摸著演出機會混口飯吃。
以前,他們表演高度只有三四米,只能跑些小型演出,一場幾百塊錢。
但這些年,他們演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險。
或許是因為,家里添了兩個孩子,小的才幾歲。
只有動作難度大、更刺激的表演,才會吸引到大活動來請,掙的也才能多點。
哪里可以討生活,夫妻倆就奔到哪去。
從安徽渦陽、利辛、蚌埠、阜陽,到河南商丘、永城,再到江蘇徐州。
在廣袤中原的各個農村里,在并不算光鮮、專業的舞臺上,在有時寥寥的觀眾面前。
哪怕下著雨,照樣在數米高空翻轉。
哪怕冬天旁人穿著棉襖,他們仍光著膀子、穿著單衣賣力。
那場帶走妻子的演出難度很大,耍了十幾年雜技的夫妻倆,怎會不知風險。
可那唯一能攥住的繩索,一頭牢牢牽著自己的生命,另一頭,何嘗不是緊緊連著全家的生計。
妻子離去后,張凱遭受巨大打擊,他曾一度公開表示不再進行高空表演。
期間他做過直播帶貨,不過也只是勉力維持生計。
于是演出還得繼續,只是他竟量避免做一些高空危險動作。
直到出事的那天,朋友的演出臨時出了點狀況,張凱臨危受命。
那一刻,不知是為了還人情,還是生活擊穿了所有……
雖然是演練過無數次的動作,意外還是發生了。
張凱的表演開始沒多久,雙手抓著的繩子忽然毫無征兆地從吊車的錨點處脫落。
緊接著,張凱臉朝下,直直墜落,然后是身體結結實實地砸在堅硬冰冷的水泥地上。
“右邊的半邊臉骨頭都碎了,右胸口腫了個大包,右膝蓋骨也沒了……”
在醫院看到張凱,家人早已泣不成聲。
慶幸的是,這一回,張凱保住了性命。
有網友留言追問:未來張凱還會上臺嗎?
說實話,除了時間,無人能夠回答。
因為我們見過不少這樣“折磨”自己的雜技人。
那個背后扎了幾十個圖釘的男人,向觀眾道謝時,后背還在流著血。
那個用鐵絲“鎖喉”的男人,一旁當助手的妻子,心疼得快要掉下淚來。
從前我不太能夠理解,后來漸漸明白:
如果不是為了那碎銀幾兩,誰愿意被人當把戲看,辛苦又狼狽。
如果不是身上有著千斤擔,誰愿意拿命去拼。
03
還記得黑龍江那個被氫氣球帶走,飛了300多公里,失聯兩天兩夜的男人嗎?
他叫胡永旭,乘氫氣球,是為了在東北林區“打松塔”。
什么是打松塔?
這被稱為世上最危險的工種之一。
平均高度10米、甚至最高30米的高大紅松上長著松塔,好吃昂貴的松子就生在其中。
要采摘,就要爬到高得駭人的樹上,但極易墜落。
受傷,是打塔人的家常便飯。
后來林區開始用氫氣球載人上去打塔。
可那么高的空中,地上一個沒拉穩,氫氣球就被風刮走。
幾乎每年都有因打松塔被氫氣球帶飛走的人。
有位59歲的吉林大叔,2017年失聯,至今下落不明。
可如此高危,每年白露前后,前來應聘的人還是蜂擁而至。
因為能多掙點錢。
38歲的胡永旭也是,要養年邁的父母,還要抓緊攢錢好讓老大不小的自己早日買婚房。
他從遼寧,如候鳥一般投入這密林,在辛勞和危險中刨一條活路。
他在搜不到任何信號的老林子里扎帳篷住著,半個月才能下山一次。
打完整日的果子,每塊肌肉都在酸痛,渾身被松油覆蓋,用堿才能洗掉。
結果那天,他還是遭了意外,隨著失控的氣球升空。
兩天兩夜,低溫、饑渴、傷痛、信號中斷。
好不容易抓住一線生機,從氣球上跳下,這才被救起。
但后腰、脾、肺都受了嚴重的傷,大面積淤血,身上好幾處骨折。
若不是為了一天幾百塊的收入,誰會這樣提心吊膽賺辛苦錢?
在胡永旭的視頻賬號里,他只發過一條動態。
一張人被巨石壓彎了腰,卻依舊負重前行的照片。
配音是:“我很累,好想倒下,但是為了生活,我只能堅持。因為我知道,我靠不了別人,只能靠自己。”
小時候真傻,竟然期待長大。
長大才發現,成年人的常態就如《月亮與六便士》里的那句話:
“大多數人所成為的,并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strong>
只因為,身后總有沉甸甸的擔子,面前總有無數褶皺等待被熨平。
想罵一聲“去你的”轉身走,一動彈,卻被生活緊緊扼住咽喉。
04
之前追《狂飆》的時候,經常入迷到一會兒把自己代入開掛的高啟強,一會兒代入正義的安欣。
后來冷靜下來想想,啞然失笑。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哪有那么多高光時候啊。
李順才是真實的人生。
誰是李順?那個被老默推下腳手架的男人。
為了一天50塊,他賣命地干苦力,因為有家還要撐,有生病的兒子還要養。
像極了大多數成年人的人生:
都是一地雞毛,不斷緩慢受錘。
買不起房,結不起婚,不敢要孩子,工作沒有起色,發際線在日漸后退......
累,像鈍刀子一點點割著肉。
可當你抬起頭,想要喊叫出心中的酸楚,卻發現人到了一定年紀,只能自己撐傘了。
那就委屈一些,再委屈一些。
除了自己,誰也不敢辜負。
江蘇徐州,那個外賣大姐,是誰的母親,是誰的妻子。
在送餐途中暈倒,躺地抽搐了10分鐘,臉上也跌破了,流了一地的血。
可她清醒過來,想都沒想就要立馬去送餐。
因為倒下的不只是她,還是孩子的吃穿用度。
河南信陽,那個開小貨車的司機,是誰的父親,誰的丈夫。
車子在川流不息的路上爆胎了,車身整個傾斜。
他顧不得自己的安危,用瘦弱的身子死死頂住車廂上的貨物防止掉落。
因為他撐起的不只是貨,還是整個家的明天。
或許一個“合格”的成年人,就是從來不是為自己而活吧。
畢竟人的手就那么大,握不住的東西太多了。
只要能握住父母安康、幼子成長,漏掉了自己的愜意、輕松、體面,又如何呢。
05
前天,張凱在出院前發布了一條讓人動容的視頻。
“這次意外讓我撿回了一條命,更讓我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但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們還有兩個孩子,所以我必須咬牙堅持?!?/p>
就像太宰治寫的那樣:“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振旗鼓。”
人生沒有什么勝利可言,更休論公道,唯挺住而已。
還有4天,2024就要結束了。
如果你要問我,明天會不會變得更好?
我會對你說:
“有時候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 39歲鄉村雜技演員從空中墜落:“危險的表演”為何無法停下? 》
齊魯晚報:《河南高空雜技演員表演時墜落送醫,妻子一年前搭檔演出時墜亡》
九派新聞:《雜技演員高空墜落,家屬:預計一周后手術,為還人情接了這場演出》
海峽都市報:《“男子乘氫氣球打松塔獲救”背后:揭秘東北神秘的“打塔人”》
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兒童的未來在教育
如果你曾夢想:
有一天能站在兒時向往的講臺,
去收獲一群山村熊孩子的愛,
讓生命擁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也曾希望:
參與探索適合兒童的教育,
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意義
我們在這里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