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權屬于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齋”所有。備注引用于新華社,略有刪減。媒體類平臺轉載需經(jīng)本人同意方可!
1997年 楊華攝
新年伊始,四川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百日戰(zhàn)役”再起高潮。全省水利投資總額已過11億元,日高峰上工人數(shù)達1343萬,為力爭來年再奪糧食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1997年 劉前剛攝
四川省組織三萬多名干部和科技人員下鄉(xiāng)支農,協(xié)調解決種子、化肥和灌溉問題,并傳播科學種田實用技術。
陳燮攝
成都市各大新華書店開始發(fā)行小平同志的畫像
1997年2月20日,在小平同志的故鄉(xiāng)四川,三位婦女在成都街頭閱讀報紙刊登的《告全國人民書》。
唐召明攝
1997年3月15日,《阿壩州志》藏文版在京發(fā)行,填補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史的空白。
熊汝清攝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二期工程于1997年3月中旬全面建成,結束了中國西部沒有熱軋和冷軋板鋼材生產(chǎn)基地的歷史。總投資近100億元的攀鋼二期工程于1986年開始建設,是中國“七五”、“八五”計劃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由企業(yè)自籌資金建設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1997年 劉前剛攝
崇州市已有19個鄉(xiāng)鎮(zhèn)、336個行政村,14.9萬戶農民達到小康水平。全市小康村、小康戶的比重已超過90%以上。
孫恕攝
每年舉辦一期村級干部研修班
溫江縣大力發(fā)展“三高”農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使全縣經(jīng)濟得到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該縣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達到5034元,年人均純收入達2757元。81%農戶住進了新房,人均居住面積21.8平方米,每百戶擁有電話達13.4部。
1997年 陳燮攝
彭州寶山村黨委帶領全村群眾修梯田、建電站、開工廠、辦旅游。1996年寶山村工農業(yè)總產(chǎn)值達2.58億元,糧食總產(chǎn)量119.27萬公斤。
1997年 陳燮攝
第九屆中國西部商品交易會在綿陽市舉行,全國各地及海外數(shù)萬客商參加了本屆交易會。
1997年 劉前剛攝
我國當時最大的彩電生產(chǎn)基地——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全年產(chǎn)量達480萬臺,完成銷售收入125.5億元。
官天一攝
中國首次舉辦的、亞洲地區(qū)最大規(guī)模的越野挑戰(zhàn)賽——七星國際越野挑戰(zhàn)賽1997年9月11日至14日在西昌市舉行。
熊汝清攝
1997年9月21日,斷航了半個多世紀的成都府南河經(jīng)整治后恢復通航,市民夾岸觀看首航的游船。政府投資了27億元對府南河進行綜合整治。
劉前剛攝
1997年10月1日,內江至自貢高速公路全面竣工通車運營。
陳燮攝
楊飛攝
10月25日,第五屆中國藝術節(jié)在成都隆重開幕。
1997年 宋振平攝
被稱為“中國的典子”的無臂姑娘成潔考入江西省教育學院外文系本科班學習,還推選為共青團江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正式代表。
1997年 熊汝清攝
世界上第4臺全液壓四輥卷板機在德陽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產(chǎn),標志著中國在100萬千瓦級核電站大型關鍵設備國產(chǎn)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劉前剛攝
1997年12月28日,我國第一條常導低速磁浮列車工程試驗示范線奠基儀式在都江堰市隆重舉行。工程線路全長2060米,采用單線高架結構,磁浮列車設計構造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最大運行速度為每小時60公里。
1997年 劉前剛攝
由四川西北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超高速研究所研制的“中國牌”200米自由飛彈道靶通過專家鑒定。該彈道靶規(guī)模為亞洲之最,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同類靶先進水平。
楊華攝
同上
1993年初,孟長壽、徐斌夫妻倆拿出自己全部的家產(chǎn),租房辦起了圣愛幼稚園。1997年圣愛幼稚園已撫育了中度和重度殘障孩子50多人,其中有3人康復進入正常學校,近10人明顯康復回歸社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