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問題
※有哪些科幻類詩歌推薦?
趙磊: 科幻作品離不開想象力,而詩歌也同樣離不開。所以很多杰出的科幻作品都充盈著詩意。比如劉慈欣的小說《詩云》,科幻電影《銀翼殺手》中復制人的雨中獨白,更別說《星際穿越》里引用迪倫·托馬斯的詩句: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老年應當在日暮時分燃燒咆哮。”
其實科幻與詩歌,在隱秘的角落里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名稱直譯是《2001:太空奧德賽》,這肯定是源自荷馬史詩《奧德賽》。丹·西蒙斯的科幻小說《海伯利安》也是向英國詩人濟慈的同名長詩致敬。
197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哈瑞·馬丁松的史詩作品《阿尼阿拉號》(包括103首詩歌),描寫了地球受到放射性物質毒害無法居住,人類被迫乘坐飛船離開,遷移其它星球的故事,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員升空時還特地將這本《阿尼阿拉號》詩集帶在了身邊。(不過這本書的結尾是飛船最終失去控制,脫離原定航線,在茫茫太空中墜落……)
還有塞繆爾·德拉尼,這位拿了好幾個雨果和星云獎,入了科幻名人堂的作家,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而他的妻子就是一位杰出的詩人,曾經擔任過美國詩歌協會會長。德拉尼那本拿了第二屆星云獎最佳長篇小說的《通天塔-17》,展現了不可思議的語言魔力,主角就是一位有中國血統的詩人瑞佳·王。
而那些真正的詩人們,其中也有幾位將目光投向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投向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筆下也時不時流露出一絲“科幻”感。中國詩人肖開愚曾經在《科學文藝》雜志社做過幾年科幻小說編輯。具有“科學文藝”感的公眾號“利維坦”,它的創辦者是逃離石家莊的詩人吳淼(筆名:二十月)。美國詩人布勞提根的《由愛的恩典機器照管一切》就是一首“科幻詩”:
《由愛的恩典機器照管一切》(肖水譯)
我喜歡構思
(越早越好)
一片智能的草地,
那里哺乳動物和計算機
互惠地生活在一起
和諧的編程
像純凈的水
觸摸晴朗的天空
我喜歡構思
(請立刻)
一片智能的森林
那里到處都是松樹和電子產品
鹿在安然地漫步
走過計算機
仿佛它們都是
帶著紡紗花朵的鮮花
我喜歡構思
(一定得這樣)
一種智能的生態
我們從勞動中解放了出來
重返自然
回到我們的哺乳動物
兄弟姐妹中間,
由愛的恩典機器
照管一切
最后讓我們用上個世紀杰出的北歐詩人,31歲就去世的索德格朗《我必須徒步穿越太陽系》做結。
《我必須徒步穿越太陽系》(李笠譯)
在找到我紅衣裙上第一根線頭之前
我得徒步穿越
太陽系,
我預感到了這一點。
宇宙某個角落懸掛著我的心,
光從那里涌出,撼動空氣,
涌向其他不羈的心。
來源 不存在科幻
轉載 高校科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