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機油最佳工作溫度在90℃-110℃之間。照這么說,冬天冷啟動后如果不熱車直接走,那發動機的磨損豈不是非常大了?有沒有可能這樣“粗魯”使用幾年后發動機就會提前“壽終正寢”呢?
其實大家根本不用擔心,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里頭的門道。
在咱普通老百姓眼里,機油就是潤滑的,發動機哪里需要運動會產生摩擦了就得上點油,減少摩擦。所以咱們判斷機油好不好說白了就是看潤滑效果好不好。
如果按咱們這個標準來理解,那么冷車啟動后你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低溫時機油它黏度大啊,又稠又黏,產生的油膜又結實又厚,潤滑效果怎么可能不好呢?
既然如此為什么說機油最佳工作溫度是100℃左右呢?那是因為工程師考慮的因素更多。
首先一輛車得夠省油對吧,低溫時機油黏糊糊不愿流動,機油泵就得多消耗動力去推它們,這樣一來不就多浪費動力了么?而溫度提升后機油流動性好了,機油泵不需要那么大力氣去推,動力損耗就少了,對油耗有好處。
其次發動機轉速范圍很寬,從怠速的幾百轉到紅線的六七千轉,跨度太大了。雖然很多人平時用不到那么高轉速,但不代表每個人都用不到啊。轉速飚起來的時候機油供應也得跟上,而熱機油流動性好,任你怎么踩油門,機油都能時刻“管飽”,這樣才能充分保護發動機。
而且機油不光要潤滑,還有要承擔一部分散熱工作。比如活塞,時刻經受著高溫火焰的炙烤,但又無法直接與冷卻液接觸。散熱主要就是靠下面的噴嘴一直給它噴機油降溫的。機油溫度提起來后噴的才夠多、夠遠,才能保證活塞散熱。
最后就是清潔作用了,發動機里燃燒殘留物、機油里某些成分氧化產生的油泥都是垃圾,都得靠機油里的添加劑把它們溶解掉然后融入機油里帶走,最終被機油濾清器過濾掉。咱平時洗衣服都知道水溫越高洗得越干凈,而機油也是一樣的道理,溫度高一些清除雜質的效果必然更好一些,才能保證潤滑系統干干凈凈。
所以說機油最佳工作溫度是考慮了很多因素后綜合得出的結論,這個溫度下不一定每項性能都特別好,但肯定是非常均衡的。
由此可見冷車啟動后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磨損問題,因為理論上來說這時候機油潤滑效果比高溫時還好。但這時候你不能狂踩油門,因為機油溫度低循環慢,你把轉速踩上去了,機油流量不夠,那不就真出問題了。穩著開,機油絕對能滿足基本潤滑。
所以說用車時遇到的各種問題,只要弄清楚原理,一切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