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芽梨
清秋的學問是底氣,是贏得金家認可的資本。
姐姐們喜歡她知書達理溫柔可人,嫁給弟弟或者能促他上進。
公公接受她是因一本詩集,雖然內容傷春悲秋流于消極,缺乏青年朝氣,但才情有目共睹。
婆婆不看這些,直到結婚日見到真人,果然如傳說中美貌過人,且帶一種小兒女楚楚可憐的姿態,不由心生憐惜,心疼她嫁入高門拘謹不適應,為她擋槍拒絕賓客刁難。
都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可在清秋這兒,很不幸地沒成為祝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她的學問,是資本也是阻礙,總結起來就是懂得道理千千萬,還是過不好自己的日子。
不喜和金家女人一處吃喝玩耍,翠姨勸過:你喜歡看書就看,有人邀請也跟著玩玩,感情都是處出來的,省得下人說書呆子。
清秋臉一紅,表面符和心里卻想:那豈不是同流合污往墮落的路上走?我本不是富貴女子,跟著人家胡鬧,不成了小人得勢癲狂嗎?
吃喝熱鬧看戲打個小牌,咋成了同流合污墮落了?婚前全家坐著燕西汽車上戲園子看戲,清秋都忘了?
婚后夫妻屢屢吵架,清秋醒悟:我因著物質與虛榮的引誘,把持不定嫁了他,屈服在金錢勢力下,這很可恥。
我是個文學有根底,常識又很豐富的女子,憑這點很可以自立,為什么要受別人的藐視?
但清秋恰恰忘記,學問不等于能力,在溫飽無及的情況下,學問一錢不值。
只有把學問做到一定高處,簡單說就是讀書讀出來做研究,或者憑學歷找工作,才能把學問轉化為財富,這個道理,放到今天乃至今后都有用。
敏之為她不平:老七做事要不得,清秋產后沒有一絲得罪他,要論模樣性格,論學問,清秋哪一點配不上他?
金太太對學問卻有一番評價:快別提學問了,這孩子就為著有了點學問,未免過于高傲,以前覺得她性情溫柔,最近有幾件事我觀察,覺得她城府過深,這種人最難應付。
老七這種人,有一點事情就要嚷嚷出來,哪里擱得住她暗里抵抗呢?
婆婆說重話事出有因,一是得知清秋未婚先孕嫁過來不聲不向,瞞得風雨不透,要生了瞞不過去了,才隱約承認。
二是熱孝中私自回家引起婆婆懷疑,據這兩件事,太太斷定清秋表面不哼不哈,做事做在心里,有學問的人城府深。
清秋的學問沒讓日子變好,在落魄到書春糊口,還認為有學問的人寧愿餓死,也不該做沿街鼓板的生活。
她的學問桎梏了人生,那些儒家文章詩詞中的道理,成就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迂腐,成就了她悲情的一生。
以前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是不讓女孩讀書,是說要先習得生活本領,再去講論學問。
若因學問鉆牛角尖,因學問不愿世俗地生活,那還是不要太高學問,人總要先活著,學問才能有所附著。
梨芽梨 寫文寫字講故事 追劇聊劇侃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