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又叫“不寐”,古代文獻稱為“不得眠”,是一種以經常不得入睡為特征的疾患。
臨床表現不一,有難以入睡者,有睡而易醒者,有時睡時醒者,有徹夜難眠者。頑固性失眠,往往伴有頭暈、頭痛、健忘、怔忡。若患者因一時情緒緊張,或環境吵鬧,或臥榻不適而失眠者,不屬病理范圍。只要解除失眠的相關因素,患者即可恢復正常。此外,若因咳嗽、發熱、疼痛等疾患而引起的失眠,應重點處理原發病變。只要解除原發病變,失眠自然能痊愈。
現代醫學中,所謂神經衰弱、貧血所引起的失眠,可參考本節治療。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凡是心脾血虛、血不養心,或心腎不交、心火獨亢,或肝火上擾、心神不定,或胃腑不和、濁氣熏心等都可以引起失眠。
(1)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化源不足,心失所養
(2)房勞過度,腎精虧耗——心腎不交,心火獨亢
(3)情志抑郁,肝氣不疏——郁而化熱,肝火上擾
(4)飲食不節,脾胃不和——阻遏中焦——胃不和則寐不安
【辨證要點】
主癥:經常不得入睡。
(1)心脾血虛型:多兼見心悸、健忘,頭昏、目眩,面色少華,精神疲倦,納差便溏。舌質淡,脈細弱。
(2)心腎不交型:多兼見腰膝酸軟,頭昏耳鳴,遺精陽痿,手足心熱。舌質紅,脈細數。
(3)肝火上擾型:多兼見心情急躁,心煩易怒,頭昏耳鳴,脅肋脹痛。苔黃膩,脈弦數。
(4)脾胃不和型:多兼見脘悶噫氣,噯腐吞酸,嘔吐痰涎。舌苔厚膩,脈滑。
【治療原則】
寧心安神。以手少陰、手厥陰和足太陰經穴為主,屬虛者用補法,屬實者用瀉法,一般不灸。
【取穴規律】
(1)基礎處方:神門、內關、公孫、三陰交。
神門為心經原穴,能養心安神;內關為通陰維脈之八脈交會穴、公孫為通沖脈之八脈交會穴,能安神、平沖、定驚;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會穴,能補脾、疏肝、益腎。
(2)加減化裁:心脾兩虛者,加心的背俞穴心俞、脾的背俞穴脾俞、胃的下合穴足三里以補養心脾;心腎不交者,加腎經原穴太溪、肝經原穴太沖、心經絡穴通里以滋補肝腎,交合心腎;肝火上擾者,加肝經滎穴行間、膽經滎穴俠溪、膽經合穴陽陵泉以清瀉肝膽;脾胃不和者,加胃的募穴中脘、胃經合穴足三里、胃經絡穴豐隆以健脾和胃,行氣導滯。
【注意事項】
(1)針灸治療失眠的效果十分肯定,但治療時間以下午為好。
(2)注意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其思想顧慮。
(3)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應同時治療原發病。
(4)耳針療法對治療失眠有一定效果,取穴有心、脾、肝、腎、神門、皮質下、內分泌。每次取3~5個穴位,輕刺激;也可以埋耳針或者王不留行。每天刺激1次,12次為1個療程。
五運六氣精準發力
中醫臨床各種疾病中醫辯證虛實夾雜,錯綜復雜,辨證施治,永遠是中醫的靈魂。如果您自己判斷不準,可以加我微信hsmyxlt給我說說您的情況,我來幫助您判斷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案!可以采用五運六氣+五行脈+八卦九宮針治療讓患者最快緩解失眠疼痛,達到“無痛無癢”出院,實現皮膚科“無癢無痛化”的治療目標。我是祁門縣祁山皮膚健康管理中心的主任醫師許柳田,在黃山市中醫院新安醫學傳承診療中心也有專家門診,從醫35年了,幫助了成千上萬名患者擺脫疾病,重拾健康,相信也可以幫到您!0559-452668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