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曾經的黃埔名將,蔣介石最信任的“門生”之一的杜聿明,即將走到自己人生的盡頭,不過在這時候,他依然有一個疑問沒有能夠解答。
望著床前來探望自己的郭汝瑰,杜聿明的嘴唇微微張開,問出了一個他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汝瑰,我如今已經行將就木了,有個問題我一定要問清楚,你到底是不是共產黨?”
看著杜聿明略帶渾濁卻又充滿渴求的眼神,郭汝瑰內心動搖了,于是對著杜聿明說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秘密。
1907年的時候,郭汝瑰出生在四川一個相對殷實的小地主家庭,自幼生活還算富足的他,自然不必為了生存而到處奔波,不過這樣的生活也讓郭汝瑰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一個更宏大的命題,那就是“中國應該往何處去?”
這個命題倒也不是只有郭汝瑰一個人會去思考,實際上在那個時代中,幾乎所有的進步青年和知識分子,都會為了中國的現狀而吶喊和彷徨,原因無他,當時的中國實在是太弱了,已經弱到幾乎人人都能蹂躪的地步。
而救國的道路,大家也都走了一遍:有限改良試過、君主立憲試過、資產階級革命也試過,但幾乎沒有哪條路能走通,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郭汝瑰,自然也知道這點。
而就在他彷徨無助的時候,一個人來到了他的身邊,給了他一個新的選擇。
這個人就是他的老師胡子霖,在胡子霖的教導下,郭汝瑰得知了共產主義思想,他驚訝又驚喜地發現,這才是未來中國能走通的一條道路,于是郭汝瑰也因此決心投筆從戎,跑到廣州去報名加入黃埔軍校,當一名自己心目中的革命者。
不得不說,蔣介石這個人可能在別的事情上未必有多靈光,但是僅就對黃埔畢業生而言,倒也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作為黃埔五期生的郭汝瑰,成績優異且外表還英俊挺拔,這樣一個人自然是非常入老蔣的法眼。
很快郭汝瑰就成為了老蔣手下一個重要的紅人,尤其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后的解放戰爭中,郭汝瑰馬上就被任命為了國民黨國防作戰的部長,這意味著什么呢?那就是所有國民黨的情報,都會經過郭汝瑰之手傳達。
這樣帶來的另一個現實就是,老蔣的所有情報都會在第一時間被放到我黨的情報案板上,他的所有出兵計劃也好,具體的作戰安排也罷,無一例外,都已經被我黨赤裸裸地識破。
比如淮海戰役中,粟裕大將在孟良崮全殲張靈甫所部的戰績,在張靈甫剛剛做出對整編74師的部署動向時,郭汝瑰就把張靈甫下一步的安排匯報給組織上了,可以說老蔣的整個作戰參謀機構,幾乎是透明的。
當然了,要說郭汝瑰的情報生涯真的完全完美無缺,從來沒被人識破,那其實也不客觀,實際上郭汝瑰是有過差點被人看透行蹤的經歷的,而這個差點看透他行蹤的人,其實就是杜聿明。
同樣作為老蔣的嫡系,杜聿明一點也不傻,他很敏銳地注意到,幾乎所有郭汝瑰在場的作戰,最后似乎情報都被泄露了出去,這中間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所以杜聿明其實一度對郭汝瑰產生了很嚴重的懷疑。
但只是懷疑一點用都沒有,再者說了,郭汝瑰和杜聿明一樣,都屬于老蔣的嫡系,老蔣在兩個人之間,也沒有明確表示站在誰這一邊,所以說杜聿明最后也沒有能夠在老蔣面前動搖郭汝瑰的身份,更沒有做到讓老蔣相信郭汝瑰就是共產黨。
一直到了解放戰爭的末期,郭汝瑰起義,選擇帶著72軍的13000人投奔我黨,這個時候老蔣才恍然大悟,但是解放戰爭大局已定,一切都太晚了,老蔣最后也只能落得眾叛親離的結局。
至于杜聿明,在淮海戰役后被俘虜,他一度認為郭汝瑰是跟自己一樣,在解放戰爭末期選擇起義的國民黨將領,但是他內心中對于郭汝瑰真實身份的疑惑從來就沒有消失,甚至于可以說愈加懷疑了。
可是郭汝瑰也一直沒有跟杜聿明說過自己曾經的經歷,一直到了杜聿明人生的終點,他再次向郭汝瑰詢問的時候,郭汝瑰終于向杜聿明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他的確是一名共產黨員,加入我黨也已經很多年了。
而直到這一刻,一切真相才得以大白,郭汝瑰的傳奇人生,也被后人所記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