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5113位真人故事
我叫FINN,今年19歲,是來自荷蘭的一名學生,也是一個自媒體人。
9月19日,北京街頭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距離75周年國慶日期也越來越近。我偶然被一家餐館的招牌吸引——上面赫然寫著“老北京豆汁”。
我對這種大名鼎鼎的特色小吃如雷貫耳,于是鼓足勇氣,學著本地居民的樣子點了一份。當那碗灰綠色的液體端來時,一股酸澀、微咸的餿味瞬間直沖腦海。
我一下不知所措,臉色緋紅,喉結突出,極力壓制著身體深處發酵的酸味不要噴涌而出。
我尷尬地笑著,偷瞄周圍的顧客,只見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實在無法忍受,只好狼狽地落荒而逃。
(天安門前的我)
我的家鄉德里貝亨位于荷蘭中部,人口不過16,000,具有北歐小鎮特有的寧靜與溫馨。
我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茁壯成長,家里除了父母還有3個哥哥。
我和哥哥們經常去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足跡遍布周邊鄰國那些迷人的小鎮。這些經歷,塑造了我開放的思想、友好的性格,以及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心。
2023年,我認識了一位來自中國的交換生。他告訴我很多有關中國的事情,再次打開了我對中國的好奇之門。
(我的家鄉一瞥)
原來,我父親年輕時曾學習中文,盡管現在他早已經忘光了,但家中書架上有關于中國文化、中國園林、中國美食、佛教與道教,以及中國哲學家深邃思想的書籍。它們似乎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
家中的晚餐時光,我們也會根據各種渠道的國際新聞,談論一些有關中國的話題,讓這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家在我心目中更加鮮活而富有魅力。
我想,我現在還年輕,還沒有開始自己的事業,未來尚有無限可能,何不趁著有充足的時間,走出舒適區,先去探索遠方的世界?
(我從小對旅行充滿向往)
當時有人通知我,我有可能成為荷蘭國際機場零售店副經理。升職的機遇擺在面前,我卻考慮再三,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放棄這次機遇,獨自遠游中國。
2023年10月,我從阿姆斯特丹機場出發了。飛機緩緩升起,我的心早已飛奔向了中國。
一路上,我既緊張又興奮,因為即將面對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
(上海外灘)
當飛機降落在上海機場,踏出艙門的那一刻,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鮮感撲面而來。雖然中文說得還不太流利,但那份來自心底的熱情卻讓我迅速融入了這座城市的節奏。
上海的夜景璀璨奪目,人潮涌動中,我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親切與安心,仿佛這里就是我久違而熟悉另一個故鄉,但又和清涼冷峻的北歐小鎮截然不同。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迅速安頓下來,成為一名互惠生。這不僅讓我有機會深入體驗中國的家庭生活,更是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
我有幸認識了一位在線漢語老師,他的耐心指導讓我逐漸能夠用簡單的漢語表達自己,這讓我感到無比新奇和興奮。
(幫上海的朋友遛狗)
作為互惠生,我進入幾個高知家庭,輔導孩子們的英語,和孩子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
從日常對話到家庭作業,從生活習慣到思維方式,我盡力讓他們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與此同時,我也從他們父母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家庭接人待物的日常習慣。
這些家庭,有的希望孩子未來移居歐美,特別重視孩子的英語教育;有的則因為孩子擁有中歐混血背景,希望他能同時掌握兩種語言,保持語言文化優勢。
(東華大學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建院十周年)
此外,我還曾為東華大學時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做模特。看著他們將西式簡約風格與中國傳統美學在時裝設計方面完美融合,讓我對“美”有了更深的全新理解。
就這樣,初到中國的我,每一天都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從嘗試地道的本幫美食到體驗豐富的海派文化活動,每一樣都讓我大呼過癮,眼界大開。
對我來說,上海是一個融合了各種美好元素的城市,摩天大樓與石庫門并存,傳統與現代在這里交織成一幅絢麗的畫卷。
我很喜歡在這座擁有無數美景的城市四處走走,愜意地City Walk。
(上海街頭的路邊花園)
上海也是各種前沿科技和文化藝術碰撞交融的中心,不斷激發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而中國科技創新的能力,再次讓我這個歐洲人瞠目結舌。
2023年12月8日,為期3天的HUA Auto Show電動汽車展(CAS華車展)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CAS華車展是一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盛會。一踏入會展中心,我就被那熱烈的氣氛深深吸引。
會展中心展廳內人聲鼎沸,各種未來設計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車,讓我仿佛置身于一個科技與藝術的殿堂。
每一款車型都讓我眼前一亮,無論是流線型的車身設計,還是智能化的駕駛系統,都彰顯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卓越品質和創新精神。
最讓我震撼的是那些高新智能技術的展示。有的車型配備自動駕駛系統,能夠智能識別路況和障礙物;有的采用最新電池技術,續航里程達到驚人的1032公里。
(各種智能化新能源汽車)
這些創新技術讓我耳目一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驚訝和羨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車展現場,我零距離感受到了普通中國人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愛和期待。我羨慕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也期待著自己的國家能夠迎頭趕上。
轉眼間,2024年暑期來臨,我短暫地回到荷蘭。我熟悉的阿姆斯特丹依舊那么美麗而寧靜。然而,就在這個夏天,我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阿姆斯特丹的極氪展廳)
那天,我正悠閑地逛街,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家中國新能源汽車專賣店赫然出現在視線中。
那一刻,我環顧四周,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荷蘭,竟然也能看到這么多中國汽車經銷商,這真是太讓人驚喜了!
我迫不及待地走進這家極氪的展廳,仿佛又回到去年上海的車展。
展廳里的每一款車型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尤其是那幾款我特別鐘意的車型,無論是車輛內飾設計還是性能配置,都讓我愛不釋手。
(無論是內飾還是性能配置,都讓我愛不釋手)
在荷蘭的街道上,歐美傳統車企的品牌汽車應有盡有。但在我看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無疑是那光彩奪目的一道風景線。
與荷蘭常見的汽車相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在設計上更加前衛、時尚,在性能上則更加注重環保、節能。這種獨特的魅力,讓我更加認同并喜愛中國新能源汽車。
在展廳里,我還特意去尋找我最喜歡的車型——Avatr。雖然這次沒能在阿姆斯特丹親眼見到它,但光是想象著它在荷蘭的道路上馳騁的場景,就讓我激動不已。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更加時尚前衛)
回到家鄉,我索性也讓自己放松幾天。我從7歲開始學習鋼琴,小學還上了給高智商兒童特別開設的課程。因此,回到家里最初幾天,我彈琴、讀書、漫步。
我特別喜歡吃甜點,尤其是巧克力和草莓,我也會去一家叫“小瑞士”的餐廳去品嘗。
7月的一天,有朋友來看我。一時興起,我決定動手給朋友嘗試制作我在上海學到的“中式小蛋糕”。
我拿出雞蛋、面粉、糖,還有一小罐可可粉。按照記憶中的步驟,我先將雞蛋和糖混合,用打蛋器奮力攪拌,直到它們融為一體,變成濃稠而誘人的黃色糊狀。
(制作中式小蛋糕)
接著,小心翼翼地加入面粉,輕手輕腳地翻拌,最后撒入可可粉,倒入模具,送進烤箱。那一刻,廚房里彌漫開來的巧克力香氣,讓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等待烘烤的過程,對我們來說是有點煎熬。烤箱內的溫度逐漸升高,空氣中可可的醇香愈發濃郁。
朋友坐在餐桌旁,津津有味地聽我眉飛色舞地講述游覽蘇州、佛山、玉龍雪山偶遇牦牛以及在吉林第一次滑雪的趣事。
隨著“叮”的一聲,我們的小蛋糕出爐了。雖然外觀略顯笨拙,不如專業糕點那般精致,但當我切開蛋糕,看到里面那均勻細膩的紋路,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雖然還需要多練習,讓外觀更吸引人,但味道還算不錯!”我笑著,用磕磕巴巴的中文說道。
(略顯笨拙的小蛋糕)
的確,幾個月來,我的中文還是不太好,每當我想要與人進行更深入的交談時,就會發現自己陷入表達困境。
因此,我每天仍然自學中文。為了提高口語水平,我還堅持練習“繞口令”。
可是像“但丁是意大利人,但丁真是中國人;但丁真去過地獄,但丁真沒去過地獄。”天啊!我要崩潰了。
(令人崩潰的繞口令)
我已經重新辦好簽證。這次我計劃從阿姆斯特丹到北京,再從北京到上海,然后從上海到廣州。
中國有句俗話“迎客的餃子送客的面”。8月的下旬,我來到廣州。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我被一家飯館外飄散出的餃子香味深深吸引。
透過玻璃窗,我看到人們快樂地享受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其中熱氣騰騰的餃子尤為引人注目。我仿佛被某種神秘的力量牽引,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餐廳。
“哇哦,我真的對任何種類的帶餡食品都沒有抵抗力!”我在心里默默感嘆。看著菜單上琳瑯滿目的選擇,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餃子、西紅柿炒蛋、涼拌菜,還有店家特供的免費茶水,然后充滿期待和興奮地等待美食上桌。
當一盤盤精致的菜肴擺在我面前時,我幾乎要忍不住歡呼起來。尤其那盤餃子,晶瑩剔透,皮薄餡大,輕輕一咬,鮮美的湯汁便溢了出來。
(我對餃子沒有任何抵抗力)
這次在廣州街頭邂逅餃子,不僅讓我再次感受到了中國美食的魅力,更讓我對帶餡的中國食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愛。沒過幾天,我就決定自己動手包餃子!
8月底的一天,我和一位好友一起動手,嘗試制作餃子。我們決定包我最喜歡的韭菜雞蛋餡。
初次嘗試包餃子,對于我這個外國人來說,一切都顯得那么新鮮而又挑戰重重。起初,我笨拙地嘗試著將餡料塞進面團,但總是不得要領,餡料似乎總是在不經意間偷偷溜出,讓我手忙腳亂。
然而,我并未因此氣餒,反而覺得這個過程充滿了樂趣和探索。慢慢地,我漸漸找到了竅門,手指也變得靈巧起來。
(包餃子)
隨著一次次努力嘗試,餃子逐漸成型,雖然大小形狀各異,但每一個都承載著我的努力和汗水。當最后一個餃子完美封口,我長舒一口氣,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接下來,我們小心翼翼地將餃子放入沸水中,看著它們在水中翻滾,仿佛是在進行一場歡快的舞蹈。
當餃子浮出水面,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時,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不顧燙嘴,輕輕咬了一口。
那一刻,我仿佛聽到了自己味蕾的歡呼。餃子的外皮柔韌有嚼勁,內里的餡料鮮美多汁,韭菜的清香與雞蛋的醇厚完美融合,讓我自己都忍不住連聲贊嘆。
(我包的餃子)
2024年9月,我應官方邀請,參加在天津舉辦2024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在會場上,我展示了自己學習中國書法的作品。
不料,我歪歪扭扭的書法引起天津著名女企業家張榮華女士的注意,她還送我精致的濃香型白酒禮盒。我們還一起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目。
在這次文旅盛會上,我還遇到了奧運冠軍王長浩、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閻文倩等,他們都是以前只能在電視和網絡上見到的名人。對我來說,這真是神奇而美好的一天。
(央視新聞中的張榮華女士和我)
參加完天津展會,我來到首都北京。北京胡同里的街道真的太美了 !晴朗的天空中陽光特別燦爛,古色古香的建筑讓我贊嘆不已。
到了北京,怎么可能不去故宮?故宮占地面積真的非常大,我整整花了一天時間才算游覽完。
當天的天氣還真是清爽涼快,我一大早就在故宮門口租了一套古代服裝,只排了幾分鐘的隊就進了故宮,
讓我驚訝的是,故宮里有那么多的宮殿、門樓、房間、城墻,以及御花園等景點。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機,不停地拍照。
(我在故宮)
9月下旬的北京,節日的氣氛愈加濃厚。夜幕降臨,天安門廣場華燈初上,整個夜幕都透著喜氣洋洋的色彩。
我靜靜地坐在廣場上,遙望著金碧輝煌的天安門, 聽著廣場噴泉噴水表演的音樂,回顧我即將旅居中國一年的經歷,不禁感慨萬千。
從最初的茫然忐忑到如今的從容自如,中國之旅不僅給了我太多的知識與體驗,更讓我開闊視野,學會了包容與理解。
我是在國慶之前趕回了上海,參加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建院十周年的慶典。
“十一”這天,我給自己做了一桌像模像樣的中國菜,作為我來中國近一年的紀念。
【口述:FINN 】
【撰稿:南柯行者】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