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的能源合作,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穩得不能再穩的戰略支撐。
但最近,普京大大那邊,發言人來了一句“不認同中方觀點”,這一下子,外界就開始嘀咕了:中俄這是唱哪出?
難道真的“兄弟鬩墻”了?別急,咱們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中俄能源合作,為何俄羅斯不認同之前的觀點,繼續走蒙古國路線?
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道,原計劃橫跨蒙古國,暖暖和和送氣到咱國門。
結果呢,蒙古國一會兒一個主意,還時不時伸手要這要那,簡直就是在菜市場砍價的大媽。
中俄天然氣貿易額去年突破了5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了28%,蒙古國很眼氣,覺得這增長里頭得有它一份功勞。
蒙古國去年跟美國做買賣,貿易額才漲5%,和中俄的生意經一比之下可差老遠了。
因此,蒙古國在管道項目談判桌上,獅子大開口的次數不下十次,每次都想著多撈點好處。
蒙古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些年還搞了個“第三鄰國”政策,想著在中俄之間左右逢源,再跟美西方搭上邊。
可惜他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最新的數據已經挑明了,這政策玩得有多失敗:
首先,蒙古國去年跟歐盟的貿易額才漲了3%,跟中俄的貿易額比起來,那簡直是九牛一毛。
蒙古國跟美國的軍事合作,聽起來挺高大上,但實際上美國給的那點援助,也連買輛坦克都不夠。
其次,蒙古國還想在天然氣管道項目上插一腳,結果呢,中俄一看你這小樣兒,直接把你晾一邊了。
現在好了,普京大大一看蒙古國這不靠譜的樣子,直接拍板:咱們走哈薩克斯坦那條線!
這一決策,對蒙古國來說打擊太大了。
你可能會懷疑,普京大大選擇哈薩克斯坦,究竟算不算明智呢?
當然明智啦。首先,哈薩克斯坦去年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增長了40%,蒙古國看著都得眼紅。
中俄決定繞開蒙古國后,哈薩克斯坦那邊可是樂開了花,直接跟中俄簽下了大單。
而蒙古國這邊呢,原本想著靠天然氣管道項目賺點外快,結果現在啥都沒了,只能在家里“哭鼻子”。
據分析人士指出,蒙古國這回失去的不僅僅是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跟中俄深化合作的機會。
中俄決定跟哈薩克斯坦合作后,蒙古國的地緣政治地位可是大打折扣,以后想在中俄之間左右逢源,那可就難了。
普京大大這一錘定音,蒙古國這回是真“砸鍋”了。原本想著在中俄之間搞點小動作,結果把自己給搞進去了。
這下子,蒙古國可得好好反思反思了,別再想著當“墻頭草”,兩邊都想討好,最后只會兩邊都得罪。
中俄可是蒙古國搬不走的鄰居,跟鄰居處好了關系,才是正道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