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毛主席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戰無不勝,但如果有得選擇,毛主席應該是想做一個文人,他自己說過:“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我不是個武人,文人只能運用筆桿子,不能動槍?!笨梢?,他對自己的定位就是文人,他自己的最大愛好也是寫文章。
一、毛主席親力親為寫文章
毛主席在孩童時候就愛寫詩,13歲就寫下 “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16歲寫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這些詩句都是表達自己的志向。其后,他勤耕不輟,寫作幾乎貫穿他整個人生,《商鞅徙木立信論》《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論持久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各類大部頭、小篇章著作,不勝枚舉,在毛主席逝世之前,幾乎所有重要的政治思想文章,都是毛主席親筆寫的。
二、毛主席神來之筆幫別人修改文章
毛主席除了親自寫以外,還要幫很多人改文章,而且每次改都是神來之筆,把文章的意境升華了。
毛主席幫周總理修改過一篇文章,主要是針對臺灣問題的,周總理原文寫道:“我國政府一年來曾經再三指出:存在著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可能性。這樣,我國大陸人民和臺灣人民就有一種共同的愛國的責任,這就是積極努力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p>
毛主席直接修改為:“我國政府一年來曾經再三指出:除了用戰爭方式解放臺灣以外,還存在著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可能性。這樣,我國大陸人民和臺灣人民就有一種共同的愛國的責任,這就是除了積極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用戰爭方式解放臺灣以外,努力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黑色字體為增加部分)”
毛主席的修改,直接把“除了用戰爭方式解放臺灣以外”這一個明確的觀點加上,從邏輯上完善了收復臺灣的兩種方式,要么武力解放臺灣,要么和平解放臺灣,不遮遮掩掩,讓人一目了然。
至今,我黨即使再怎么強調我們希望和平解放臺灣,但從不承諾放棄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就來源于此。
此外,譚政起草的《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譚政報告”,系統地論述了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性質、地位和基本方針、原則,這份報告是我軍政治建軍的行動指南。但這份報告最有質量的,還是毛主席修改后,加了一句話:“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這句話直接拉升了“譚政報告”的含金量。
三、毛主席甚至直接幫他人代筆寫文
蔣介石每年要發表眾多的文章,他的文章,大都由秘書陳布雷代為撰寫。毛主席手中有如椽大筆,不僅他自己的文章一概出于自己筆下,他也幫別人修改文章,他甚至還直接幫人代寫。
因為有時候,毛主席的身份不好直接寫文,但其他人的水平可能趕不上毛主席,于是,毛主席只好親自出動。
1936年10月,毛澤東根據國共兩軍軍事前線斗爭的需要,毛主席以徐向前的名義給胡宗南寫信,表示雙方應棄嫌修好。
1945年8月,蔣介石企圖壟斷接受日本投降的權利,積極準備內戰。毛澤東以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的名義給蔣介石寫了兩封電報,揭穿了蔣介石集團準備內戰的陰謀,并提出了共產黨關于制止內戰的6項主張。
1958年10月,毛澤東幫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寫了《告臺灣同胞書》,表達和平談判的愿望。
還有很多很多文章,都是毛主席幫下屬代寫的。
現在,我們幾乎很少看到領導幫下屬代寫文章了,經常聽到的就是下屬幫領導寫講話、寫文章,有時候甚至還要揣摩領導的意思,在這方面,我們可真要學學毛主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