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黑羊 編輯 | 魏曉
今年過年早,掃房(房間大掃除)也早,12月中我爸就開始把床罩、沙發罩扒下來清洗,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就在這拆換之間開始了。
掃房像給一間屋子做年終總結,把這一年邋遢的、沒清理的地方和物件都拿出來刷洗干凈,我媽說掃房不是給鄰居親戚看的,是給灶王爺看的,年底灶王爺回天上去匯報,說你們家特干凈,來年他就揣著喜氣回來了。
原來我不信,現在吧,半信,你說灶王爺天天就在那呆著,他得記多少事,寫多少頁PPT才能說清楚,不過天庭也得與時俱進啊,現在應該都是AI灶王爺了,一說話都是生成+推理,怎么也是個ChatGPT plus的水平,關鍵這得給天庭省下多大成本。
說回我們家,我爸媽歲數可都不小了,眼見這掃房的驅動力有,行動力是連年下降,今年我回家,一開門老兩口在沙發上坐著,見我就說累壞了,身體大不如以前了,還說過一遍地面就得休息半天,我正勸他們找一家政保潔,沒想到我爸把手機遞我跟前說:你給選選掃地機器人吧,要能拖地的那種。我當時震驚了,我爸是個連打車都用現金的傳統派,現在居然也想用機器人了?
我正想著,我爸回頭說:這玩意兒能把擦玻璃的活兒也干了么?
2024年,AI在生活中衍生出的魔幻場景讓人防不勝防——AI真的來了,在你沒有一點點防備的時候。
1
鄰居黃哥下班沒什么應酬,下午6點必到家。有好幾天這個時間我站在陽臺,看黃哥把車開到路中間,下車解開車位鎖,然后站到一邊沖著車喊:倒!倒!打把輪兒接著倒!那車倒得也精準,沒兩下就順利入庫。這時候黃哥就很瀟灑的轉身進了樓。
剛開始我還想,這車里還有人呢,黃哥就鎖車走了?這是跟誰著急呢?黃哥一臉嫌棄,說智能泊車早就有了,車里哪有人啊,都是它自動的。他指給我看,說這車好幾只眼睛隨時觀察環境,稍微有點障礙他都能避讓。我說那你天天站旁邊喊什么?他說其實也不用喊,但是喊出來有一種你在操控智能的感覺。
他說人啊,不能讓機器控制了——這說法挺科幻,黃哥的形象瞬間高大起來。
黃哥今年50了,我感覺中年男人對AI什么的感興趣,是童真使然。黃哥有點小錢,愛鼓搗個新鮮玩意兒,我們小區里,黃哥是很早買新能源車并且研究智駕系統的那批人,他現在的伙伴,已經從一起溜早的王大爺,換成一起買車的年輕人小劉了。
2
小劉30多,跟我差不多大,我們關系不錯,他兒子上小學四年級,得知我是個編輯,小劉就說編輯好,主要是會寫作文,以后我兒子寫作文這個事兒,你得給指點一下。我每次聽這話都很無奈,但也不便說啥,就應付過去:行啊,兒子作文我包了。
聽者有心,沒幾天他就帶著兒子登門拜訪。
小劉把兒子放在我這交代幾句,轉身就去找黃哥了。我問小小劉老師給你們什么題目?小小劉說寫我的爸爸,我又說那你得描述你爸爸的幾個特征,小小劉就愣了,不一會說:對啊!我說AI寫的我爸爸不是我爸爸呢!我也沒告他我爸爸有什么特征啊!
我當時就震驚了,這也能AI寫?結果小小劉脫口而出幾個國產生成式AI的名字,還告訴我哪個寫得好,哪個更簡單,于是這堂“課“,我開始教小小劉怎么為這篇作文列出若干提示詞,以便讓AI更懂他爸爸。
晚點時候,小劉從黃哥家回來,他兒子拿著謄在紙上的作文給他看,小劉喜出望外,連說像!寫的就是我!還夸他兒子寫得好,精準,贊揚我這個編輯教得好,他說:還是干編輯的會寫作文——說的我又尷尬又不好意思。
這件事兒就算是貽笑大方,其實我還真不大建議小朋友寫作文上來就用AI,不過轉念又一想,他至少從應用中總結了他爸爸的特征,AI將這些特征展開說說,以后AI成了家常便飯,技術操作不得從娃娃抓起?
3
不止孩子,還說我父母,今年夏天的時候,有次老兩口因為國際血壓標準值這事兒,在飯桌上對線起來了,互指對方說的不對,最后還是我媽道高一丈,使出高科技手段,說上網查查就知道,結果這一查,我爸就沉默了,我媽也沉默了,倆人都沒說對,我說網上說的也不一定對,信息太混淆。
我媽說:你瞎說,這是AI說的,我這輸入問題,上面就有個小藍字說AI回答……AI錯不了!
4
就這些事,其實還有不少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整個2024年,AI真的像是從許許多多生活的毛細血管中鉆進去,不知不覺的滲透方方面面,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軌跡。
不整什么大的時代變遷,風云際會,就這些生活細節,足以慢慢影響人的判斷乃至群體的生活方式——這讓我感到好奇,我想知道那些制造AI的大佬、大公司在做什么:
賣新能源車的李想同學,在自家舉辦的AI talk大會上說:“AI對于理想意味著未來的全部”。稍晚些,一大堆科技新聞開啟解讀模式:理想為啥成了一家AI公司?
小米也沒閑著,據說在那個萬能的北京小米總部里,算力矩陣已經架設,上萬臺機器日以繼夜的轟鳴運行,為小米的AI夢編織新的模型,掌門人雷軍還親自挖來了95后AI天才少女羅福莉,小姐姐一入職便是年薪千萬。
再早一些,9 月,OpenAI 拿出了代號“草莓”的 o1 模型。o1的核心亮點是引入了“強化學習+思維鏈”的訓練架構,別的不說,o1指明了生成式 AI 的下一個發展方向——智能不僅要“生成”,更要“學習“和”推理“。沒幾天,OpenAI的創始人奧特曼很chill的坐在桌子前,談笑風生地拿出了Sora,然后,整個世界再次因這個能生成視頻的模型而喧鬧起來。
如果說2023年是AI元年,面對各種新奇的技術、不停迭代的智能,我們總在驚詫:哇!生活要被改變了,現實太不真實了。
2024年,面對各種AI技術開始在手機里芯片、視頻制作上、智能硬件中落地,我們驚詫:哇!原來這東西也能被AI,原來世界能這樣——Sora第一次展示生成視頻的時候,你覺得影視行業沒準要變革了;今年Sora再次生成眼花繚亂的視頻時,有人對我說,這就是視頻制作該有的樣子。
僅僅一年,對Sora的接受不是因Sora這種技術模型出現了,而是看過太多AI帶來的神奇改變后臣服且只能順應了。
5
2025,這一切還將繼續。而人造的AI,首先改變的還是人本身。
2024年一整年,很多人躬身入局,資金動輒上億,天文數字的研發砸進去后,AI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它變為一種需求——在掃地的時候、寫作的時候、駕駛的時候和等待答案的時候,按照這樣下去,AI可以什么都是,在你需求的時候。
你有沒有意識到,我們在重新創造一個世界,不是重塑,是用算力重新創造新的東西,大幕已經拉開,在2025抑或更遠的未來,AI首先改變的是生活,拓展的是生命。
Lanmeih/今日話題
過去一年,你感受到AI帶來的變化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