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熱,只有更熱!2025年更加不平凡?美媒發布“2025年的太陽:太陽周期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一年”的變化說明,讓不少人又擔憂了。
因為不少人都在擔心,太陽的活動變化可能影響到地球接下來的氣候變化,可能讓地球會更熱,真的嗎?
不得不說,太陽可以肯定在不斷瘋狂,并且太陽的活躍程度還在走向一個新階段,那會不會影響2025年的氣候變化,下面就先看看關于太陽活動的問題。
太陽確定處于極大值時期,增強!
的確,在2024年的時候,太陽的活動程度都非常強烈,并且多次爆發X級別的耀斑,不僅是爆發,爆發之后,還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比如:在2024年5月,發生了極端的G5地磁風暴,給嚴重依賴自動化的美國農業造成了 5 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盡管沒有發生重大停電,但該事件給全球電網造成了緊張,隨后10月發生了強烈的G4風暴,過后,太陽地25個周期活動之中的最強太陽耀斑 ,X9.0活動也出現了。
所以,這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太陽的活動非常激烈,而在這一次展望的過程之中,研究認為,在2025年可能會出現另一場強地磁風暴(G4 或以上)。
所以,這足以說明了太陽的活動還在極大值時期活動狀態,還未轉向——走向極小值時期的活動。
當然,在2024年10月的時候,NASA 和 NOAA 在一份聯合新聞稿中宣布,太陽就是處于第25個周期活動的極大值時期時段,而通過對太陽的觀察情況來看,截至 2024 年底,也再次確定了太陽活動是在極大值時期。
所以,這也足以說明了,跨越到2025年的太陽活動變化不大,依然是在“巔峰”時間段處于活動之中。
這一次的說明,也算是提醒了大家,在2025年依然要注意太陽活動的變化,因為它出現強烈的耀斑活動時候,會帶來巨大的變化,只不過,大部分人聽到它的影響,主要就是地球出現極光的問題。
但事實并非如此,除了極光之外,它對太空的影響十分激烈,也包含了太空的航天器。
這是由于太陽的外層大氣從太陽表面噴出,形成充盈整個太陽系的太陽風,地球就浸泡其間,只不過有地球磁場作為天然屏障我們才得以生存。
然而,太陽活動會導致太陽風和地球空間環境產生各種變化,太陽的劇烈活動。
比如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還經常會制造空間天氣事件來襲擾地球,并可能引發“空間天氣災害”,如在軌衛星姿態改變,影響GPS信號,導致導航失靈,空間站等軌道變化等等。
所以,太陽活動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作為最為重要的太空平臺,無論是國際空間站,還是中國空間站,上面還有航天員在執行任務,一旦出現大問題,那的確是讓人很擔憂。
那么,大家也只能期待太陽平靜一點最好,但相對來說,從太陽的變化情況來看,是很難平靜了。
2025年太陽仍處于極大值時期,并且活動推動增強,至于什么時候往極小值時期發展,這也是無法確定的,只有在未來太陽活動變化了,才可以確定,這也是世界科學的難題。
因為人類無法做到預測太陽未來變化情況,發生了才知道,這樣說很直白,但的確也是世界難題。
那太陽繼續瘋狂,2025年更加不平凡嗎?
的確,太陽活動越強烈,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那地球可能就會更加熱了。然而呢?這幾年的熱是一年比一年瘋狂,2023年人類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2024年的情況,又是非常糟糕的。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年平均氣溫相較前工業化時代已上升了1.3℃。
據世界氣象組織(WMO)分析,2024年有望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這說明什么?那就是2024年真的已經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而且在更熱的情況之下,極端性氣候的發展,也是引發了世界性的變化。
比如:2月,美國和加拿大各城市出現創紀錄高溫,得克薩斯州遭遇史上最大野火;6月,印度遭遇史上最長時間的極端高溫,局地氣溫突破50℃;10月,西班牙“世紀洪災”導致200余人遇難等等。
這些都說明了極端性氣候背后,帶來的都是災難性的影響,那這下好了,2025年更加不平凡?太陽還在極大值時期,它是不是會讓2025年更熱的熱?
其實,針對太陽的活動變化來說,它的變化其實整體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為從它的研究來看,相對于全球變暖來說,其影響基本可以忽略。
太陽平均11年的周期性變化,全球溫度波動值在太陽活動最低期與最高期之間為0.1℃左右,雖然這樣的變化可以在部分時間段,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影響。
但相對于放大這一周期內的升溫情況來說,跟全球變暖的穩定推動來說,這基本上是沒有多大的變化影響的。
所以,2025年更加不平凡?其實與太陽的瘋狂程度來講,并沒有絕對性的關鍵。
全球變暖才是根本
地球的升溫效應,更多的是來自于全球變暖的發展影響,人類不斷增強對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地球氣候不斷瘋狂變化的根本,這也是科學界現階段的普遍認識。
所以,只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可能看到氣候的轉變,不然未來還會更加的熱。
而且雖然這些年,世界不少國家也加入了《巴黎協定》,但事實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根本沒有減少,而是還在不斷增多,你說這樣下去,全球變暖會緩解嗎?這個概率可以說基本為零。
只不過,建立在全球變暖之下,很多人可能又會說,不是一直在說地球要進入小冰河時期嗎?北大西洋環流崩塌就來了嗎?
然而,大家要知道,真正大西洋環流出現崩塌,是建立在整體升溫達到一個臨界點值的,那就是研究結果表明,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崩潰臨界點可能激活的最小溫升值為1.4℃,估算變化范圍在溫升1.4℃-8.0℃,如果溫升超過最大值8.0℃,那么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將徹底崩潰,且不可逆轉。
也就是說當升溫最大值超過8度的時候,地球才可能會出現小冰河發展的轉變,你說如果出現這樣的升溫?
地球生命還可能接受得了這樣的烘烤嗎?夏季怕真的就是“水煮青蛙”的模式,所以,不要想小冰河時期的問題,全球變暖緩解才可能是根本。
而且就算是地球生命挺過了這個極端值,那新的問題也就來了,全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是不是又走到一個新極端性了?所以,其實更熱,更冷都不是好事情,只有穩定全球變暖才是根本,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