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苗懷明老師的紅樓夢研究課程選課時間,于是旁聽了一學期,十分享受。上專業課時,總會過度關注分數,不能真正享受過程。但在跨專業的課上,就沒有這種顧慮,不用計較短期回報,可以專注于自己的所學所思。
苗懷明老師在上課
在上這門課之前,我對《紅樓夢》反封建反禮教的主題深信不疑,以為賈寶玉的所做所為是曹公所向往與提倡的,對無名氏的續書嗤之以鼻,認為其完全是狗尾續貂、不值一看。
聽完課之后,才發現自己已經在眾聲喧嘩中失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加思索與求證就接受了所謂的“共識”。
曹公早在開篇就明確說出了自己寫《紅樓夢》的意圖與契機,而若非苗老師提醒,我并未注意。高中讀《紅樓夢》時,總是不自覺地在心里為寶玉的行為附加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將寶玉看做先鋒一般的人物,現在我才意識到,當時的自己,褻瀆了作者的原意——而且是清楚表達在小說開篇里的原意。
《南京大學的紅學課》
也是在課上我才知道,《紅樓夢》最早成為經典時是以120回的形式出現的,當時的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后40回的作者不是曹公,但仍將《紅樓夢》捧到了很高的位置。我們當然可以說是因為前80回足夠好,所以大家沒有注意前后筆風的不一致,但我們應該承認的是,后40回的作者絕不應該被輕易否定。
黛玉臨終那句沒說完的“寶玉,你好……”就不是一般讀者能構想出來的,后面的情節也大致按照曹公的伏筆來展開。然而最大的例外是香菱。“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的判詞早已預示了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至死的命運,這位續書者不可能看不出來,然而他(她)還是給了香菱一個美好的結局,反而把夏金桂寫死了。
苗懷明老師向倒背《紅樓夢》回目的小妖們贈書
苗老師說到這里,稱他(她)為一位“有個性、有憐憫之心”的作者。當時聽到這里,我對這位無名氏的最后一點偏見也消失了,并為自己之前妄下判斷而感到愧疚。
我看過的古代小說太少,之前并不能很好地理解《紅樓夢》的獨特性,上了這門課才知道,《紅樓夢》對女性友誼的刻畫、對戀人沖突的描述、對不完美但足夠美好的女性人物的塑造都是當時絕無僅有的。
苗老師會花半節課的時間帶大家細讀文本,這是我最愛的環節,好多之前沒注意過的細節、伏筆都慢慢變得清晰,比如曹公常用的圍觀式筆法、空間敘事,比如“伏白首雙星”的伏筆。
苗懷明老師帶小妖們參觀江寧織造博物館
在老師不斷拋出的問題中,我也更能體會《紅樓夢》本身的魅力。紅樓夢里最美的女孩是誰?秦可卿、林黛玉、薛寶琴還是晴雯?
最后一節課,老師又問了這個問題。腦子轉了一通之后,我發現仍然不能得出確定的答案,反而會想出更多的備選項。也許這就是曹公人物塑造的成功之處,每一個女孩子都是美的,美得很多元,于是難以比較美的程度。把“二哥哥”叫成“愛哥哥”的湘云、“肌膚微豐”“觀之可親”的迎春,還有“呆”香菱、“敏”探春,都是美的,但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苗懷明老師帶小妖們參加紅樓續書《紅流三部曲》座談會
后半節課苗老師依次講了曹學、探佚學、版本學和脂學這些更學術的部分。一開始我以為這部分會很枯燥,真正體驗過發現這和文本細讀一樣有趣。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曹雪芹的祖先,根據散布在各種古籍中的“線索”了解曹雪芹的身份、性格和才能,根據前八十回的微小的細節推理故事的發展走向,在不同年代的《紅樓夢》抄本和印本中見證名著流傳至今走過的軌跡……
這些內容,我聽得津津有味,《紅樓夢》在我眼里,也變得更加立體與厚重。
雖然苗老師講授的是文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但學術研究畢竟是相通的,我在這堂課上學到的知識與思路也將對我本專業的學習有所助益。
《紅樓前夢:曹雪芹未寫的人生傳奇》
比如,苗老師帶領我們研究曹雪芹的祖籍時,強調要首先要明確“祖籍”的概念;在分析《紅樓夢》成為經典的時間節點以及具體過程時,先帶我們探討了“經典”的定義以及成為“經典”的標志。如果核心概念的內涵都沒搞清楚,那么學術研究就無從開始,這是我在這門課上學到的。
再比如,苗老師分析每一個問題都會向我們呈現分析所依據的史料,當沒有更多的史料可供參考時,他也會點到為止,不做無憑無據的推測。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我十分敬佩,以后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我也會學習苗老師做學術的這種態度。
苗懷明老師帶小妖們參觀紅樓夢版本展
苗老師的這門課,常常因為要求學生背回目,而讓人“望而生畏”。但親身體驗過課堂氛圍之后,我認為這不足以成為不選這門課的理由。
最后一節課,在背回目環節,一位男生自告奮勇,站起來背老師隨機點出來的回目,而在背之前,他說的一番話引發了哄堂大笑:“老師我背之前有個要求,就是如果我沒背出來,您能別提醒我嗎?”
透過這番話,我們不難看出,背回目環節沒有傳說中那么可怕,苗老師不會指責或批評,反而常常給予提醒和鼓勵。每一位站起來背回目的學生,都會得到苗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
紅樓夢研究課程結課合影
上完這門課,文學的魅力在我眼中變得具體,我更愛讀《紅樓夢》,也更有動力去讀別的書。在略顯枯燥的專業課程之外,在實用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下,從這門課中收獲的思考與感動讓我倍加珍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