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闌夕
每逢年末的快手年度盛典,都是一次直播文化的集中輸出,今年也不例外。
內容平臺舉辦慶典晚會,已經很常見了,最近幾年同行們在把預算砸到藝術調性或是藝人陣容上,想方設法的放一場驚艷四座的煙花秀,只有快手還在堅持把直播間搬到舞臺上,圍著站內用戶喜愛的內容去做節目效果。
方向背離的原因,要么是快手走了偏路,要么,是快手的目的地本來就和其他平臺不一樣。
在今晚的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為快手唱響2024年盛典主題曲「榮耀」的歌手,是孫楠,同時孫楠的開場,又是為了迎接快手主播登場,把這群真正的主角帶到聚光燈下。
大牌明星給關注和喜愛的主播鋪路,對于老鐵們而言,這樣拉滿的情緒價值,才是日復一日刷快手的真正爽點,他們在今年為快手刷出了4億日活。
如果不是快手的活躍用戶,大概很難理解快手能夠增長到如此體量的原因,或者說,知道快手有它的那部分市場,但沒想到市場能漲到這么大,以致于大家在多數和少數之間的自我劃分,可能出了問題。
快手策劃年度盛典的方式,就是交付出了特定版本的答案,它對基本盤的看重和服務,不是因為只有基本盤才重要,而是相信基本盤的邊界遠比想象中的大,快手服務的,也是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
香港電影繁榮的時候,導演王晶說過這么一句認真的玩笑話,大意是這么說的:
一對情侶剛認識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去看王家衛,但到最后,到了不需要裝模作樣的關系時,他們都還是會去看王晶的電影。
今年的快手年度盛典,在松弛感和緊張感兩條路線上,都走到了極致。
松弛來自那種「場內場外全是自己人」的活動設定,快手沒有把主播和粉絲們請來看一場別人的表演,而是選擇開放晚會的節目單,讓他們把舞臺當成一個更大的直播間,原生態的展現自己所長就行,不必做出改變。
答謝產生禮貌的距離,共創帶來參與的興奮,快手的當家主播本來就都有著「自來熟」的E人氣質,在為做客的心態松綁之后,他們在表演上明顯放飛自我,回歸了松弛的本性。
而這種人人松弛的精神狀態,又推動了快手為年度盛典這個IP打造的榮譽激勵機制,主播們越是專注于做自己,越是在同臺競賽里追求榮譽。
比如四川雷鬼說唱「頂滿」就被評價為盛典戰歌,戰歌本來就是快手生態里的特色文化,代表著普通人對宏大敘事的激動向往,而「頂滿」的歌詞,也貫徹了戰歌應有的那種爽文劇本:
一夜又一夜的直播,是為了帶著老鐵沖擊冠軍,而在終于站到榮耀之巔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們分享排面感,「官方盛典我把旗幟揚,平地一聲壯志起……披光之人亦是光吶,光有千萬丈,光萬丈有了璀璨芒,耀蒼穹四面八方……」
小人物的逆襲永遠都是精彩的,這倒不是快手獨有的敘事,看著周星馳電影長大的一代80后大概都會深有感觸,只是在新一輪社會變遷中,燈光更多的集中在了各個階層的頭部位置,不再眷顧時代的一粒灰。
但大多數人的內心,還是存有微小的火苗,就像戰歌里最常改編的文案,總是那首佚名的長詩「青云志」:「無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巔。若是命中無此運,亦可孤身登昆侖。」
當火苗在快手的年度盛典上被再次點燃,那種在頃刻間打動千萬人的演出張力,也就直接把晚會氛圍拉到了最高潮,制造出了同屏即同頻的情感共鳴。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憑空生出的煽情,在現實里,從快手成名的主播,確實親歷著命運從此改寫的人生劇情,父母不再認為自己整天對著鏡頭整活是在不務正業,而在帶著身邊更多人改善生活之后,主播也能成為全村的驕傲,實現圈層和社會的認同。
快手的捧場也是不遺余力的,從晚會IP到直播IP,都以「榮耀」為關鍵詞,給予那些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怎么收到過認可的主播們最有力量感的贊譽,連獎杯都是由2008年的奧運金牌設計師親手打造的。
比爽文更精彩的,始終是真實的爽文。
快手和主播互為搭子的文化由來已久,這既源于快手一貫接地氣的產品歷史,也和大家本能厭惡原子化的心態有關。
費孝通在談中國文化時,有過這么一段結論:
「在一個社群所用的共同語言之外,也必然會因個人間的需要而發生許多少數人間的特殊語言,即所謂的行話。特殊語言常是特別有效,因為它可以擺脫字句的固定意義。語言像是個社會定下的篩子,如果我們有一種情意和這篩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過去。」
淘寶的「親」已經夠肉麻了,快手直播間里的「家人」叫法即使有些用力過猛卻仍然大行其道,是因為它也承擔著擺脫字句固定意義的使命,在數字社區的人情關系里,主播和觀眾雙方都希望發展出更加親密的關系。
某種意義上,家人是不可選擇的,任何人都無法主動決定自己能夠擁有怎樣的家人和家庭關系,不是說血緣就不重要,只是在客觀上,原生家庭和理想家庭之間確實存在著大小不一的鴻溝,這是所有人都難以改變的。
而在可以改變的地方,是通過互聯網連接每一個人的能力,跳出血親宗族、地理半徑、學校單位這些命中注定的選項,自由的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同行者。
所以「家人」才成了快手站內主播和用戶之間雙向奔赴的特殊語言,和解構作用相比,它更偏向于構建一種基于強認同的紐帶關系,甚至可以超越推薦算法。
大多數平臺不鼓勵這樣的現象發生,因為會顯著影響流量分配的權力,但是就像快手的首頁依然是雙列布局,它奉行的是尊重和鼓勵用戶選擇創作者/主播的產品觀,在推薦算法之外,容納了用戶選擇把誰家人的自主權。
于是就有了每次的年度盛典上,主播們把光鮮亮麗的舞臺變成直播間的第二現場,帶著浩浩蕩蕩的「家人」們——無論是在屏幕前不停點贊的,還是坐在臺下大力揮旗的——于人聲鼎沸的夜晚榮辱與共,為主播成就這一年來的最高榮耀,成了今晚的頭等大事。
這才是快手年度盛典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人先聚集起來,才有了場。
同為共創節目的搖滾二人轉「快手大實話」就把直播間留人的行業共識給唱了出來,既要有絕活,還能掏心里話,粉絲再多也不能浪,就怕哪天被拍在沙灘上,說到底,就是要把家人真的當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是建立在不背棄的底線上。
最近幾年,快手的直播生態一直在往深處走,原因不難想到,只有夠深,才能發現被大隱隱于市的珍寶。
畢竟,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統計報告,中國已經有超過1500萬人,把直播當成了自己的主業,在如此龐大的規模里,恐怕沒有任何系統或是算法敢言「野無遺賢」。
快手更是親自下場做了不少推進直播供給的事情,大舞臺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行業里對于才藝表演的認知還停留在格子間里跳舞的時候,快手就在文旅結合的趨勢下,降維推出了舞臺化的現場直播模式,為各個城市和景區輸出主播資源。
這也是共創形式的一種,有表演才能的主播欠缺被找到的合適機會,所以在快手搭好臺子之后,他們就能直接登場唱戲,從IP和文旅的潑天流量里得到曝光,西曹大舞臺在領獎時說得很真誠:「快手平臺,讓我們農村人有一個機會,讓鄉親們有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讓農村的好才藝被讓更多的人知道。」
西曹大舞臺原本只是幾個晉州農民的自娛自樂,但在獨特的表演規則下——每個村民都能報名上臺,秀出自己壓箱底的絕招——直播間先是在晉州本地火了,然后線下觀看的觀眾也多了起來,直到在快手舉辦的超級大舞臺總決賽以黑馬之姿奪得季軍,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應證著被發現的意義。
歸根結底,每一個直播間都可以說是圈地自萌,但是,當這塊地的面積足夠大了,大到快手傾盡所能的以全站為舞臺,再小眾的文化,都可以被數億人發現,這是快手過去多年來做的事情,是立身之本,年度盛典則是一次集中的演繹。
對于洪流中的互聯網平臺來說,知易行難的核心在于不改初心,做到了才是知行合一,十幾年前,快手幫用戶制作生動有趣的GIF圖片,為一張動圖創造出火遍全網的機會,這種賦能的模式直到今天都沒有變過,只不過當年的動圖變成了現在的短視頻和直播間,一路走來的網友也變成了家人。
費孝通講過血緣和地緣兩種關系的差別,也總結出「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系搭成的網絡」,他不曾見到互聯網和快手的出現,卻準確的預見到了當代社會關系是如何被數字化重塑的。
這是因為,技術可以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人性不太會改變,產品做到最后,一定是回歸和人打交道的層面,有人味的地方,才有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叮當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