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劉姍姍
33歲男子近幾年頻繁腹脹,體重瘦到不足50公斤,近期腹痛腹脹癥狀加劇,肚子鼓得像皮球,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炎癥性腸病專病中心,最終揪出病因,原來是患上“綠色癌癥”克羅恩病,導致小腸梗阻。
消化內科醫生查看患者的情況
兩個月前,33歲的小張(化姓)在外地工作時突然出現腹痛腹脹、發熱嘔吐等不適癥狀,體溫高達39℃,肚子鼓得像個皮球,完全無法進食排便,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小腸梗阻,保守治療后癥狀仍無法得到緩解。經多方打聽,家人帶著他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炎癥性腸病專病中心就診。
入院后,醫生詳細追問其病史,發現他多年前就有腹脹、嘔吐的癥狀,近兩年體重嚴重下降,身高1.7米,體重卻不足50公斤。經過有效的抗生素治療、灌腸通便、禁食、靜脈輸注營養針后,他的小腸終于通暢,癥狀緩解。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醫生為他安排了腸道CT檢查,在短時間內喝足量液體來充盈腸道后,他再次出現腸道梗阻的情況,這提示他的腸道狹窄非常厲害,連液體都很難通過,結果顯示,除了小腸多處狹窄外,還伴有盆腔膿腫形成和腸瘺。結合他的癥狀和影像學檢查,消化內科徐丹主任醫師判斷他腸道狹窄的原因很可能為克羅恩病,也不排除腸結核、淋巴瘤的可能,需要進一步完善小腸鏡并行活檢病理檢查。
考慮到患者的腸道狹窄和炎癥較重,如果此時進行小腸鏡檢查,容易出現小腸穿孔出血的風險,于是,醫生決定先對患者給予全腸內營養。在經過全腸內營養治療一個月后,小張順利接受了胃腸鏡和小腸鏡檢查。針對他的復雜病情,消化內科、胃腸外科、病理科、臨床營養科和影像診斷科等炎癥性腸病專病中心的多學科團隊進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討論,最終診斷他為克羅恩病,目前處于重度活動期,并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
經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胃腸外科專家為他實施了腹腔鏡手術,術中發現,小腸狹窄處連一根手指都無法通過。手術團隊小心翼翼地將病變嚴重、狹窄集中的小腸及部分結腸行節段切除及腸吻合,對分散的狹窄處行狹窄成形術,并清除腹腔內的膿腫及瘺道。術后,小張恢復良好,已能進食稀飯、面條等食物,術后一個月,他將繼續接受生物制劑的維持治療。
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炎癥性腸病專病中心張姮主任介紹,克羅恩病被稱為“綠色癌癥”,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腸道疾病,好發于15至30歲的青壯年,目前在我國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該疾病的臨床癥狀多樣,可累及消化道各個部位,有的患者以肛周膿腫、肛瘺為首發癥狀,有的患者出現腹痛、腹瀉、膿血便、腸梗阻、發熱、消瘦等癥狀。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不易根治。長此以往,容易引起腸梗阻、腸穿孔、腸瘺、出血甚至癌變等嚴重并發癥,給患者身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雖然克羅恩病目前不能根治,但如果盡早確診,絕大部分患者通過早期規范的治療,疾病可以得到一定范圍內的控制。據了解,武漢市中心醫院成立了炎癥性腸病(IBD)專病中心,由消化內科、胃腸外科、病理科、影像診斷科及臨床營養科等多學科團隊組成,根據患者病程進展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為患者提供疾病診斷評估、個性化治療方案、隨訪管理等規范化、一體化全流程服務,讓更多炎癥性腸病患者獲益。
(武漢市中心醫院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