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的六代機接連試飛后,美國《1945》軍事網站連續刊載了多篇有關中國六代機的報道,其中有一篇文章認為,應該忘記中國的六代機,第七代戰機才能改變未來軍事游戲規則。
該文章還對未來的第七代戰斗機做出了設想,主要具有以下的特點:
1、具有類似B-21隱身轟炸機相似的飛翼式氣動布局,具有全向隱身能力。
2、具備垂直起降能力,可以在不依賴機場和跑道的情況下實現自由起降。
3、可以寬域飛行,進入近太空飛行,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
4、人工智能將實現自主、無人駕駛飛行,采用“智能流程”的 4D 打印和鍛造零件,零部件將更加輕便而堅固。
5、可以攜帶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激光武器,具備打擊近地軌道衛星的能力。
目前,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六代機項目均遇到重大挫折,美國空軍的六代機項目已經暫停并進行重新審查。
2025財年,美國海軍六代戰斗機F/A-XX項目的研發經費從2024財年4.5億美元大幅減少至到5382.8萬美元,與2023財年美海軍要求的15.3億美元相比,減少了近97%,這實際已經陷入半停滯的狀態。
根據目前的情況顯示,美國六代機項目即使重新啟動,也要到2030年前后才能首飛。同時還將面臨成本飆升甚至失控的問題。
美國六代機受挫的主要原因是成本過高,例如,美空軍六代機的預算價格已經達3億美元一架。根據美軍歷來的“傳統”,到規模量產時,其最終價格還將大幅上升。
近年來,美軍多種武器均出現成本失控的問題,有些甚至因此被中止。例如,美國新一代中型中登陸艦(LSM)項目由于成本暴漲了一倍而被擱置。該型登陸艦的成本原預計是1億到1.5億美元,而目前工業界給出的方案是3.4到4.3億美元。
美國“哨兵”新一代洲際導彈的成本也將比原計劃至少增加了105%,服役時間至少比原計劃推遲5年。
因此,美國所構想的七代機試飛時間和服役時間不但遙遙無期,同時還將面臨技術難關和成本高企等一系列問題。
除了垂直起降能力和無人駕駛這兩項性能是中國新一代戰機目前所不具備的以外。其他的關鍵性能,中國新一代戰機已經具備或正在研發過程當中,而且還具備自防御彈末端硬殺傷防御能力等一系列美軍所構想的戰機所不具備的能力。
同時,中國近年在軍用航空發動機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高超音速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甚至領先美國。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期報道,中國在高超音速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技術水平已經超越美國。
如果需要,對于中國而言,未來研發出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新一代戰機并不難。同時,中國在尖端無人武器領域的實力并不比美國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例如,中國近期先后研發成功的一系列無人隱身轟炸機、高超音速無人機和“虎鯨“等新一代無人戰艦,這些武器的關鍵性能均超過美軍同類武器。
因此,對中國而言,未來研發出具備無人駕駛能力的新一代飛機同樣并不難。
根據中國光伏、造船、電動汽車和鋰電池等諸多行業近年的情況顯示,一旦中國在某個領域實現逆襲,其他國家便再難以繼續和中國競爭。中國目前在六代機領域明顯領先美國,美國未來要想在先進戰機領域再度反超中國的難度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