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窗口彈出的這則消息,心中有一些感慨。
我對小米是有一些看法的,但是小米有一點讓我覺得還是挺好的:不怎么惡意拖欠供應商的貨款,就這一點,就能超過很多企業。
今年三季度,小米應付賬款是687億,手上的現金是397億。300多億的現金,對于小米年營業額2700億來說,中規中矩,如果小米做的狠一點,可以拖欠供應商貨款200億,把手上的現金堆到597億,以小米現在的體量,完全沒問題,可是它并沒有這么做。
相比之下,寧德時代就不好說了,今年三季度,寧德時代的應付賬款是1868億,可是它手上的現金高達2647億,它完全可以把現金降低1000億,多支付給供應商1000億,哪怕如此,它手上仍然有高達1600億的現金。
比亞迪的銷售額比寧德時代高出不少,但是比亞迪的現金只有600多億,600多億只夠比亞迪發七八個月的工資,由此可見比亞迪其實算是盡力在保障供應商權益的。
很多人說比亞迪付款爛,可能是事實,但是比亞迪這幾年瘋狂擴張,在全球追著歐美日韓的汽車企業打,這需要很大的資金量,步子邁得很大,手上只留600多億現金已經是對供應商最大的支持了。
還有最大的家電巨頭手上拿著1600億的現金,而不愿意把供應商的1096億貨款稍微壓縮一下。
很多企業都想把錢留在手上,把供應商的貨款能壓多久算多久,錢在自己公司的賬上,哪怕是去買年化收益率兩三個點的理財產品,也不愿意付給供應商,這么搞,財務上是沒有問題,也沒有違法,但是,真的好嗎?
八九十年代的三角債問題很嚴重,逼得中央專門出臺措施解決,現在這種問題又開始死灰復燃,應該出臺針對性措施,比如說應付賬款不得超過營業額的20%,如果企業經營沒錢,就去銀行貸款,去融資,不要總是拿供應商墊資。
供應商不能及時收到款,發不出工資,他們的員工也會陷入困境,本來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并非迫不得已,真的是被壟斷企業逼得如此。
馬上就2025年了,這幾年很多人的日子過得不好,各有各的原因,有些問題不好解決,但是有些問題確實可以解決。有能力的企業及時給供應商支付貨款,特別是年前這段時間。
君子周急不繼富,不要在經濟困難的時候去買什么理財,多支付一些貨款,獲得的福報比理財那兩三個點的利息好的多。也不用支付太多,只要把賬期縮短哪怕一個月,供應商都會記得一輩子。
本來想寫一點鼓勵的話,但是當我聽到兩個朋友和我說收不到款,不知道怎么過年的時候,我心里真的很惱火。
2024年,大家都不容易,2025年,要一起努力,改善環境,不要相互擠兌,不要惡性循環。
加油!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