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呂惠 宋蒙
近來,#這樣吃飯的人血管更容易硬化#登上微博熱搜,即平時吃飯基本清淡飲食,但也會偶爾和朋友聚一聚,來頓大魚大肉,放縱一下。不少網友崩潰了,表示自己就是這么吃飯的。
有網友表示,都說常年大魚大肉對血管是一種危害,那就平時清淡,定期“開葷”,這總沒問題吧!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專家說:“不可取”。研究證明,時不時地來一頓油膩大餐的人,血管更容易硬化。
這樣吃飯的人,血管更容易硬化
2024年9月,法國巴黎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和連續(xù)性高脂飲食相比,偶爾間歇性高脂飲食反而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發(fā)現:在間歇性高脂飲食中,細胞產生炎癥信號導致中性粒細胞水平升高,從而加劇動脈粥樣硬化。
研究人員把小鼠隨機分成兩組,喂食方式不同:
第一組,喂食間歇性高脂飲食;第二組,喂食連續(xù)性高脂飲食。
讓人意外的是:與連續(xù)性高脂飲食相比,間歇性高脂飲食加劇了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并誘發(fā)了更嚴重的斑塊。
就在同一天,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的另一項研究也顯示:年輕時的高血脂,尤其是血脂波動,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決定因素,比晚年的高血脂更危險。
因為,年輕時高膽固醇的人,斑塊往往最大,進一步證明了上述結果。
注意這幾點,血管更健康
有網友疑惑,總吃肉不行,偶爾吃肉也不行,吃口肉怎么就那么難?武漢亞洲心臟病醫(yī)院專家提醒:
1、適量吃肉,別吃太多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平均每天120—200克;
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500克,蛋類300—350克,畜禽肉300—500克;
少吃加工肉制品;優(yōu)先選擇魚肉,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2、搭配蔬菜一起吃
每種肉都有一個最佳搭配,在烹飪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搭配。
豬肉配白菜:白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豬肉中的膽固醇從體內排出,從而減少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傷害。
牛肉配番茄:牛肉中鐵含量尤其豐富,遇到富含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的番茄后,牛肉中的鐵能夠更好地被人體吸收。
羊肉配白蘿卜: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白蘿卜性寒涼,能潤燥清火,而羊肉比較溫熱,因此兩者在寒熱方面比較平衡。
雞肉配蘑菇:這是非常經典的一種搭配,美味不必多說。
魚肉配豆腐:豆腐含鈣多,而魚肉中豐富的維生素D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使其補鈣效果更佳。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