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崔毅 周綺書
近年來,脊柱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然而,對于脊柱疾病的治療,不少市民因為不甚了解,時常出現延誤就醫或者治療走了彎路的情況。
武漢市武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傅蘭清從醫20余年,他接觸的腰椎間盤突出、脊柱損傷患者,不少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彎下腰俯下身去聆聽患者,不僅為患者精心手術,還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把醫者的溫度傳遞給患者。多年來,他在患者群中贏得好口碑。
俯下身耐心解答疑難,門診經常“拖堂”到中午
傅蘭清主任在為一位爹爹做檢查
2024年12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漢市武昌醫院門診樓4樓骨科門診,傅蘭清主任正在坐診,記者注意到,來就醫的大多是老年人,也有一些中青年患者。
“醫生,我經常走路就腿痛、走不了遠路,是怎么回事?”年近七旬的王爹爹(化姓)在診室里對傅主任詢問道。“爹爹,您躺在檢查床上,我給您檢查一下。”傅蘭清為爹爹細心檢查,在他的腰部、腿部按壓,又將爹爹的單只腿小心抬起舉高。因爹爹聽力不好,他一邊檢查,一邊俯下身詢問:“這樣疼不疼?這里麻不麻?”整個檢查過程持續了五六分鐘。檢查完后,傅蘭清將爹爹輕輕扶下病床。經初步診斷,他認為,爹爹應是患上了腰椎椎間管狹窄。他貼著爹爹的耳朵,為他講解完病情和治療方法,爹爹連連點頭,十幾分鐘后滿意離開,“謝謝傅主任,您講得很詳細,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下,再來住院手術。”
56歲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王女士(化姓)在丈夫的陪伴下前來復查,前不久,她因為頸椎間盤突出,找傅蘭清做了手術。“恢復得不錯!平時注意頸椎保暖,不要摔跤、磕碰,平時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傅蘭清為她詳細詢問和檢查后,欣慰地表示。“傅主任醫術很好,人也很有耐心。我做頸椎手術前,緊張得反復詢問,他認真為我調理病情,耐心解答我的疑問,最后成功為我做了手術。”王女士感激地說。
記者注意到,傅蘭清平均為每名患者檢查、診斷、講解時間達15分鐘以上,采訪中,多名患者均表示,傅主任對待患者十分耐心,不厭其煩地為患者解釋病因、治療要點,是個不折不扣的暖醫。
“傅主任總是站在患者角度考慮問題,他常跟科室成員說:‘如果患者是你們的父母、妻兒,你們會如何為他們治療,就怎么設計治療、手術方案’,這一點,也就是他在患者們當中享有好口碑的重要原因之一。”該科護士長熊芬介紹。她說,傅主任接診患者特別認真,一上午的門診,會對每名患者都詳細介紹病情和治療方案,因此時常“拖堂”到中午,簡單吃點盒飯,又要趕往接下來的手術中。
量身定制微創手術,助高齡腰椎病老人恢復行走
傅蘭清主任在坐診中
多年來,傅蘭清主任憑借扎實專業的技術,通過認真詳細的術前查體、檢查為患者明確病因,并為患者量身定制微創手術方案,助患者早日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81歲的錢爹爹(化姓)家住湖北某地級市,近幾年常出現腰痛,右腿痛,尤其在行走后疼痛劇烈,嚴重影響生活。在當地就醫后,醫生說是腰椎椎管的問題,建議手術治療。可因害怕開刀,他一直接受保守治療,但癥狀改善不明顯,如今竟完全不能行走了。在報紙上看到傅主任的相關報道,錢爹爹幾個月前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武漢市武昌醫院脊柱外科就醫。
在診室里,錢爹爹說起自己這幾年如何備受病痛折磨,眼里噙滿了淚花。傅蘭清主任經細致查體,完善相關檢查,診斷爹爹為腰椎椎管狹窄,該疾病的癥狀為長期反復的腰腿痛和間歇性跛行,需手術治療。“醫生,這個手術風險大嗎?我會不會下不了手術臺?”他忐忑地問道。“爹爹,您放心,我們為很多高齡老人做了骨科手術,為104歲的髖部骨折老人成功進行了股骨頭置換術,為97歲的腰椎椎管狹窄患者做了微創手術,術后隨訪情況良好。我們一起努力,克服難關,讓您享受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傅蘭清握著爹爹的手,誠懇地說道。被他的誠意打動,爹爹同意接受手術。
術前,傅主任組織了麻醉科、老年病科、心血管內科等科室醫生進行多學科會診。考慮到患者已年過八旬,如果按照傳統手術方式,手術時間較長,患者長時間處于俯臥位可能難以堅持,會增加手術風險。傅蘭清和團隊為爹爹設計了單側入路雙側椎管神經減壓術的手術方式,這是一種微創手術,相較于傳統手術,內鏡下視野更清晰、操作更便捷,能極大地縮短手術時間。
術前,錢爹爹有些焦慮,傅主任一有時間就來看望安慰他、跟他聊天,并詳細跟錢爹爹和患者講解手術方案,安撫爹爹的情緒。手術十分成功,傅蘭清帶領團隊通過精準微創方式,徹底切除了爹爹增生的關節突與黃韌帶,并擴大神經根管,解除了神經壓迫。經護理團隊的貼心護理,術后1天,錢爹爹便可下床活動,下肢疼痛消失,3天后即康復出院,出院前,他豎起大拇指為傅蘭清主任和該科醫護點贊。
記者采訪了解到,多年來,傅蘭清主任率團隊不斷精進技藝,以更好地幫助患者。傅蘭清說,當前,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速發展,不少老人患有頸椎、胸椎、腰椎間退行性病變等脊柱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作為一名脊柱外科醫生,我們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首先需要不斷地學習最新最前沿的手術理念和手術方式。通過更小的創傷,讓患者獲得最大的受益。此外,因為老年患者還伴隨多種基礎疾病,常常需要先調理好血壓、血糖等,再做手術,這些,我們都要為患者考慮到,才能更好地守護患者的安全。”
據悉,多年來,該科已成功為數百名脊柱疾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其中七成以上采取微創手術。他們在該科經醫護人員精心治療和護理后,順利恢復行走功能、感覺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重新綻放生命之光。
對患者“身心同治”,盡可能為他們提供幫助
傅蘭清主任(左)在手術中
不少中老年人受腰椎痛、頸椎痛等煎熬多年,四處就醫,嘗試了多種保守治療手段,因病痛存在焦慮、抑郁情緒。并且,對于做手術,常常存在恐懼、擔心的心理。采訪中,傅蘭清表示,醫生除了精心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還要付出更多的耐心,注意為患者“身心同治”:輕言細語地為患者講治療方案,舉成功案例,為患者加油鼓勁,幫他們燃起治療的信心;并且,力所能及地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幫助,這樣,醫護、患者、家屬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戰勝疾病。
年過六旬的市民董女士是一名頸椎病患者,因為頸椎問題影響手臂、背部,痛得夜不能寐,保守治療均效果不佳。經人介紹,她于今年11月找到傅蘭清主任就醫時,已有輕度抑郁情緒。經詳細問診、查體和檢查,傅蘭清診斷她患上頸椎骨質增生,他耐心安撫董女士,并為她量身定制了微創手術方案,第一時間為她安排了手術。手術很成功,術后次日她就可下床,疼痛消失。“住院期間,傅主任便主動加了我的微信并告知電話。成功手術后,傅主任每天都會來給我換藥,早晚都會來查房,噓寒問暖,詢問我感覺如何、生活上是否有困難等,我有什么問題他都會耐心解答。我出院后一個月內,傅主任連續兩次打來電話,詢問我康復情況如何。我有什么康復上的困惑,也會通過電話和微信聯系傅主任,他每次都會熱心為我解答。他真的是一位好醫生!”
該科護士長熊芬也表示,一些家庭困難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存在吃飯不方便的情況,傅主任經常把自己的職工食堂飯卡借給他們用。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符合醫院補助條件的患者,傅蘭清主任也會為他們向醫院申請,對醫療費用給予適當補助。此外,對于有些偏遠地區的留守老人來接受手術的,患者康復后存在回家不方便的問題,傅主任還利用周末休息時間,開車把患者送到家中,讓這些老人們感動不已。
“醫生不僅要秉承醫者初心為患者看好病,還要有善心、耐心、同情心、同理心,有這‘五心’,才能當一名好醫生。”傅蘭清表示,醫生要彎下腰、俯下身聆聽患者訴求,讓患者感受到醫生對他們的關注和幫助,不僅治病,也把醫者的溫度傳遞給患者,“當看到患者們從備受病痛折磨,到經過治療能站起來、順利回歸生活,對醫生露出開心的笑容,沒有比這讓我感覺更幸福的事了。”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