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實習生 張樂昕
水靈靈的雙溝蘿卜六毛一斤,新鮮上市的沙糖桔不甜不要錢,紅似火的干辣椒牽動嗅覺和味蕾……近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湖北省襄陽市鑫月亮灣花鳥市場,趕一場城市里的大集,在升騰的煙火氣里品味別樣濃郁的“年味”。
集市小攤上的各類商品
上午10點,集市人氣正旺,賣女裝的潘大姐一連迎來了3位新顧客。由于臨近新年,衣服大多是紅色系,根據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潘大姐特意挑出一件紅得最正、最亮眼的棉服掛在攤位上引人矚目的位置。眼見客人多了,盡管店里只有她和丈夫兩個人,但忙起來也一點不慌張。
潘大姐和丈夫各自拿把軟尺,只用大致瞧一眼顧客的身高體重,就能在上百件衣服里挑出幾件合適的。拿不準尺碼時,軟尺一拉,報出肩寬、胸圍、腰圍、褲長給客人作參考,直觀又準確,賣貨效率也高起來。“這市場剛開我們就過來做生意了,沒多久就要過年,來買新衣服的人不少,生意好做忙點也高興。”潘大姐說。她的丈夫還在攤位上放了臺音響,歌曲一出喜氣洋洋。“老板,音樂越響生意越好啊。”一位路過攤前的先生笑著說道。
顧客正在挑選新鮮的胡蘿卜
走在集市中,耳邊充斥著來自四面八方抑揚頓挫的吆喝聲,其中夾雜著陣陣規律的“突突突”的聲音,正從某個方向連續不斷地傳來。極目新聞記者撥開人群,向前方探索,發現了一種十分經典的年貨——米花棒。老板方師傅將他開來的灰色小貨車的貨箱打造成自己的“工作臺”,擺放著打米花的機器,和成袋的五谷雜糧。“快過年了,我這小攤還挺受歡迎,不少人自己帶原料來加工,今天早上六點多出攤,一上午都在忙著。”機器轟隆作響,“嘩啦啦”倒入大米,再出鍋時就變成了白亮亮的米花棒,冒著新鮮的熱氣,空中都飄著淡淡的米香。
熱鬧的集市上,前來選購的人們穿梭于各個角落,用心挑選出一件件滿意的年貨帶回家,為迎接新年的到來做足準備。家住樊城的市民成女士是扎根在襄陽的東北人,始終沒忘記“家鄉味”,當天,成女士和妹妹一起從集市上買了30斤大白菜。“準備回去就腌上,過年過節能用它做好幾道硬菜,家里人都得搶著吃。”離開集市時,她們的電動車后座上馱著滿滿的蔬菜和水果。
鑫月亮灣花鳥市場位于襄陽市樊城區人民西路南側月亮灣公園主大門西側,于2023年開設,吸納了附近的游散攤點進入市場規范經營,目前每周一、三、五,5點-15點開放,市民可乘坐517路、3路、26路公交到達。年末歲首之際,在最有年味的地方趕一場大集,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