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幾萬元的案子,你們能這么重視。”近日,岑溪市人民法院為一名申請執行人收回了拖欠4年多的執行款,申請執行人向法院執行法官連連道謝。
“小標的”關系“大民生”,這是該院為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確保判決執行到位,創新小標的案件專項執行模式的一個縮影。
自 2024年5月30日該院執行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以來,組建了4個“小標的額”案件團隊,采取“現場送達、分類執行、鄉鎮聯動、即時結案”的快速執行模式,借助與各鄉鎮建立的執行聯絡群、鄉村調解組織等方式開展全方位調解執行,進一步提升執行工作效率,實現簡案快執、繁案攻堅,全面提升執行質效。
1
成立辦案團隊亮劍小標的案件
“要把老百姓的難事當成自己的家事來辦,以‘如我在訴’的要求做好司法審判工作,真正做到‘只見公仆不見官’,持續踐行‘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的理念,著力提升案件辦理的精度、速度與溫度,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每一起關乎民心的‘小案’,力求讓司法的溫度可觸可感、直抵民心。”執行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當天,岑溪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譚巧華寄語4個執行團隊。
據了解,岑溪市法院執行局成立了執行罰金案件團隊、執行小標的額案件團隊、執行普通案件團隊、執行金融案件團隊,通過對歷年的執行收案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執行局的人員配置與機構設置,將小標的額案件交由“小標的額”案件團隊進行辦理。
今年8月初,在一起追償權糾紛案件的執行過程中,執行干警通過多種方式也未能聯系到被執行人。最終,在相關人員線索指引下,執行干警多次前往被執行人經常居住地和戶籍住址地找尋,找到了被執行人。
“我家里很窮,飯都快吃不起了,沒錢給。”被執行人對于履行義務的態度較為消極,表示由于家庭條件因素難以清償。
“標的不大,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執行干警對被執行人及其家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被執行人逐漸認識到自身的錯誤,雙方達成和解,被執行人多方籌款一次性履行完畢剩余款項。
“針對被執行人失聯的情況,我們入戶走訪,向被執行人家屬釋法明理,督促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同時也通過現場做家屬工作,爭取其代為履行,從而讓雙方達成和解,促進社會穩定。此外,對拒不履行的失信被執行人,法院根據案件不同情況,用活用好用足失信曝光、拘傳、拘留等執行強制措施來提高小標的案件執結率。”執行法官介紹。
2
巧用限制措施,努力提升執行質效
“只有小標的,沒有小案件。有些案件標的雖小,卻關乎著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對當事人的工作、生活造成困難,從而影響社會穩定。”岑溪市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黃友表示,要做深做實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黃友介紹,執行案件立案后,該院“小標的額”辦案團隊隨即展開工作,第一時間電話聯系申請執行人及被執行人了解情況,同時著手查詢被執行人名下存款、車輛、房產等信息,并且靈活采用限制高消費這一執行舉措。
今年10月初,岑溪市法院一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張某因事外出需要購買高鐵票,卻因被限制高消費而不能購買成功。為了今后方便出行和恢復信用,張某主動到法院履行義務。結案后執行干警隨即為其解除高消費的限制,張某恢復了“自由身”,該案也得以順利執結。
3
“三到位”+拉網搜尋,形成高壓態勢
為了切實提升執行效果,執行干警對被執行人采用“三到位”措施,即電話通知到位、網絡查控系統查控到位、限制高消費到位,使其主動還債。
今年9月,在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中,被執行人陳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岑溪市法院利用網絡查控系統,查控被執行人名下財產,并多次實地找尋被執行人,向被執行人言明利害關系,并明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被執行人依然拒不履行義務,據此,岑溪市法院對陳某作出罰款3000元、拘留15日的處罰決定。
“為更加高效保障當事人的勝訴權益,法院會持續加大對小標的案件的處理力度,提升執行到位率。”譚巧華表示,今后將緊盯辦案期限、辦案實效,繼續充實執行團隊力量,推動執行模式創新,精準采取執行舉措,加強流程監督管理,全力破解小標的執行案件難題,讓執行利劍持續保持“出鞘”狀態。
來源:岑溪法院
文字:覃顯蕓 吳雨凡 王玉通
編輯:范麗媚
校對:韋釗麗
審核:李暉萍 桂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