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地鐵口一建一拆,誰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文|清哲木?
12月30日,有網友吐槽廣州花地灣地鐵站新裝修的進出站口外觀像棺材,引發關注。當日,廣州地鐵集團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尚未裝修完成,設計靈感來源于木棉花花瓣。
據廣東經視報道,目前引發爭議的地鐵口已經用防水布圍蔽了起來,因為有大量市民投訴,這個造型已經開始拆除。
被網友吐槽的地鐵站口造型(圖片來源:網絡)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如此奇葩造型真不知道怎么通過廣州地鐵集團審核?設計靈感可以接地氣,但不能接地府,外“棺”如此大氣,讓人瘆得慌,這和老百姓認識的棺材有什么兩樣?設計靈感來讓木棉花花瓣來背鍋有些牽強,設計可以有靈感,但公共設施不能建成靈堂的樣子,這讓老百姓心理無法接受,特別是這種設計竟然能通過廣州地鐵集團的審核,是誰同意通過這個設計方案,這種和公眾格格不入的審美觀,老百姓倒是想見識見識廣州地鐵集團的人才。????????????????????????????
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和圖片來看,地鐵進站口通體呈“上圓下方”的斜圓柱體外觀,上邊緣凸出一塊,顏色是朱紅色,怎么看都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棺材。廣州作為南方的商業重鎮,自古以來就有著講究“好意頭”的文化傳統,地鐵站又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樞紐,每天人來人往,其設計自然應該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心理需求。如果大家看了覺得不適和瘆得慌,那就說明這個設計不合適。好不容易設計了,施工了,引發不滿又要拆除,這種勞民傷財的浪費,到底誰買單?政府財政的資金就是這樣被糟蹋嗎?這逼真的棺材造型,居然采納了,還施工了,每個設計都有效果圖,相關部門審批就沒看出來,浪費納稅人的錢,要不要啟動追責機制?
雖然地鐵官方回應稱,該造型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木棉花花瓣。木棉花作為廣州市的市花,廣受市民認知和喜愛,用木棉花做設計靈感當然沒毛病。但是,就目前呈現的效果而言,橫看豎看,都難以將這個地鐵站這個造型與木棉花聯系起來。只能說,靈感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據公開信息披露,這次改造的花地灣地鐵站,是廣州最早投入使用的地鐵站之一,年歲已久,外觀難免顯得滄桑,對老舊地鐵口進行改造,本來是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不僅可以煥新城市面貌,還能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舒適的出行體驗。地鐵站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如果設計亮眼有創意,還可能成為城市中的新打卡點,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
但花地灣地鐵站的改造,沒能得到好評,而且在造型上引發了群眾不滿,設計者沒能站在普通市民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導致了“好事沒辦好”的現狀。這種明顯存在違背公序良俗的設計,純粹是糟蹋政府財政的資金,這種別有用心的人是在侮辱民眾的智商,應該徹查。??
外"棺"大氣的花地灣地鐵站,沒建好就要拆除,苦了納稅人的錢!錯就錯了,就別在抹黑木棉花了,木棉花很美,丑得是廣州地鐵集團決策者的眼光,老想著升“棺”發財的美夢,就沒有想想公序良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