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地來的“小土豆”,被銀裝素裹夾雜著煙火氣的縣城所吸引,曾經困于深巷的寶藏小鎮,也會因其遠超一二線的性價比,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熱愛。
“不是熱門旅游大都市去不起,而是縣城更有性價比。”
從去年的淄博燒烤,到今年的黑神話主題旅游,再到哈爾濱帶動的東北冰雪小鎮,我們或許可以注意到這樣一種消費現象——
隨著“網紅縣城”的異軍突起,不少年輕人周末逃離北上廣。曾經“五環外”的下沉市場,如今在互聯網平臺的作用下,也被鏈接到了線上旅游經濟的生態閉環中。
當南方來的小土豆,被銀裝素裹夾雜著煙火氣的縣城所吸引,曾經困于深巷的寶藏小鎮,也會因“小城貨幣體系”的性價比,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熱愛。
北上廣和縣城的“貨幣經濟學”
“所謂旅游,就是從一群人呆膩的地方,到另一群人呆膩的地方。”
如果你是一個尚未“充分旅游”的新晉旅行者,或許在前期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還會帶有個人志趣的判斷。但熱門景點全部“通殺”的資深愛好者,早已將目光從熱門5A和一二線網紅景點,轉移到一些尚未被開墾的“縣域處女地”。
而在過去一年,一些尚未進行文旅開發的縣城,成為意料之外的旅行目的地。
這些“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雖然并不能像“鶴崗躺平”的前輩那般在縣城長期“旅居”,但在事實上的消費力差異面前,也吃足了不同量級城市之間的“購買力紅利”。
95后李俊在杭州工作。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已經踏足40多座“3小時地理套利生活圈”縣域,甚至周邊不少縣城,他已經開始二刷或者三刷。
但跟一般旅行不同,坐擁成熟的基建,李俊的花費并不算貴:租一臺擁有免費充電權益的電車,搭配發達的充電系統,相當于出行只需花費過路費和租車費。
加上城區相對“親民”的消費,兩三百的酒店檔次已經非常不錯,當地土菜的花費,也在人均50左右。李俊自己也算過賬,人均500元玩2天三四個景點,已經完全夠用。
拿五星級酒店來說,一二線城市動輒近2000一晚的價格,在麗水等市縣,價格低至500左右;同樣的酒店,如果放在云南等邊境地區,環境和陳設不僅不打折,價位段甚至還能更低。
按照一二線城市8000-10000的平均收入水平,李俊們完全能負擔每月1-2次的縣域出行。
“奔縣游”的爆火,受益者并不止游客,一些縣城業態的經營者,同樣因此獲利頗豐。
在海拔4000米+的帕米爾高原,這里有被譽為“云端上的縣城”的塔什庫爾干。放在以前,這就是“人跡罕至”和“交通不便”的代名詞。但隨著“奔縣游”的爆火,全國游客奔向此處,也帶來新的業態,和“家門口的就業”。
相對于內地完善的互聯網基建,新疆地區的相關產業剛剛起步。但隨著數字經濟的下沉,“手機下單30分鐘送達”的即時零售業態,正在以比平常更快的速度搭建起來。
美團等平臺進駐塔縣,是8月的事情。56歲的超市老板王紅梅主動入駐,將超市里售賣的3000多重商品搬上美團外賣。提供“手機下單30分鐘送達”的便捷服務之后,不僅方便了本地居民的生活——借助全國人民都在用的外賣配送,面對潑天而來的外地流量,也能實實在在的接住。
與即時零售的業態相對應,穿黃衣的騎手也開始出現。
29歲的塔吉克女孩麗娜即是如此,11月,她剛剛成為美團的外賣騎手。截至目前,她是塔縣唯一一位女性騎手。
現在,她每天能送出二十多單外賣,涵蓋了包括日常餐食、百貨小商品在內的諸多生活用品,收入大約在5000元上下。旅游旺季一來,還會更多。
雖然就單量和收入而言,麗娜并不能和北上廣的“單王”們相比,但相對當地平均收入,這已經是非常體面的待遇。
潑天富貴之后,如何做到“細水長流”?
“縣城游”的火熱,離不開社交媒體的算法推薦。
譬如游戲行業的“村里第一個大學生”,《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即讓游戲中“小西天”的取景地,山西隰縣成為了“奔縣游”的熱門目的地。
就此前的十一高峰期,游客超過隰縣全縣人口的盛況而言,用“潑天的流量富貴”形容,并不為過。
客觀來說,這股流量因算法推薦而來,也會因算法推薦去往另外一個地方,具備顯著的“一次性”特點,但游客們被吸引而來的根本,還是當地景點的承載力和服務力。所以,很多網紅縣迎接“潑天富貴”的第一步,就是“聽勸式”安排車輛、組織人手“列隊歡迎”。
不過,臨時政策在暴增的消費人口面前,只能應一時之急,根植于本地商業的數字基建,才是能讓這些流量“落地生根”,轉化為實在消費的長久之計。
更何況,在目前“奔縣游”的窗口期下,無論是縣城的商家還是送外賣的騎手,都迎來了難得的生意增長期。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與“縣城旅游”相關的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6倍,大眾點評評論及筆記條數同比翻倍上漲;全國縣域本地生活服務消費同比增長37%。
在貴州,端午假期縣域旅游訂單同比增長超十倍,在吉林,縣域旅游訂單同比增長7倍。這里不僅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本地居民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覷。僅就絕對收入而言,大量數字基建不完善,但具備旅游價值的縣城,已經賺到了流量經濟的“第一桶金”。
比如在國慶假期爆火的寶藏小縣城——浙江桐廬縣,作為杭州亞運會國際馬術比賽的舉辦場所,一節可以騎“汗血寶馬”的馬術基礎體驗課,只要百元級別,團購價格更低。
當然,單一的馬術訓練場并不能稱之為完整業態,如果將定位改至馬場周邊,可以看到大量以往不曾見到的鄉鎮小店,也接入了美團等平臺的外賣網絡。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以往只會出現在一二線城市鋼鐵森林的外賣小哥,也開始在鄉鎮的街道上穿梭。
無數個桐廬相疊加,合并起來就是縣域文旅數據的大量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國50個網紅縣的即時零售商家,同比銷售數據增長的均值為18%,相關單量增長的均值為22.59,以往線下為主的消費環境已經開始發生改變。
如果說,社交媒體算法推薦帶來了“破天流量”,那么本地消費和商業體系的完善,才是承接這波“消費留量”的關鍵。
如果在本地能使用同樣的平臺服務,這不僅是流量在區域之間的承接。對以往沒有這類基礎設施的縣城商家而言,更是一場倒逼式的商業形態升級。
當流量變成“留量”
不得不承認,這波“奔縣游”的熱潮跟以往很不一樣。
以往的“奔縣游”,正如開頭所言,發生在數字基建完善的東部地區,或人口稠密,或經濟發達,無論是基建還是服務,已經開始向一二線城市比肩或看齊。
需要指出,短視頻平臺的“流量灌注”,如果沒有對應的本地商戶撐起消費,縱然流量富貴潑天,但想要變成“留量”,仍然困難。
一方面,此前的電商消費,無論是前端交易還是后端履約,消費均發生在線上。這也意味著本地商家,很難享受到流量帶來的好處。當外地制造業發達而本地消費薄弱時,實際上是本地人花錢“補貼”更富有的外地。
但文旅消費則不一樣,一方面,外地游客前往本地消費,所有的“吃喝玩樂”均屬本地消費的范疇。借助互聯網平臺,本地商家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可以在線上階段走到外地“小土豆”的屏幕跟前。南方“小土豆”感慨東北貨幣值錢,因而在當地創造消費和就業,其實是一場新時代的“劫富濟貧”。
當外地游客來到本地消費,連帶的吃喝玩樂等消費足夠大,還會帶動本地就業,從無到有帶動新業態產生。例如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山區邊遠縣”,已經發展出了旅拍產業,或者更深層地發揮田園經濟、山海經濟的優勢,當寶藏資源浮于水面,外地也就成功“補貼”了本地。
根據《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研究報告2024》的數據,2023年,全國1866個縣域的旅游總收入約為8萬億元,接待游客總數約94億人次。
可以想見,這數萬億的文旅收入中,既有遠道而來的異地打卡,同樣也有本地消費的“近鄰”支撐,他們在線上體驗逐漸補完的過程中,都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
景點門票和網紅飯店的套餐團購也好,酒旅、民宿住宿、以及隨之而來的即時零售也罷,無論是交易還是最終履約,中間的所有環節均由本地商戶和騎手共同搭建的基礎設施來完成。
以縣城的熱門景點為支點,周圍3-5公里之內的本地消費勢能,正在通過互聯網平臺消化和配置。在此過程中,文旅設施為旅游的主體,附帶的本地生活消費,則是有效的潤滑。新的業態和就業,正在這場旅游熱潮中不斷興起。
而且在這波消費轉化中,縣域市場的本地消費正在成為一個重要支點。根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的分析,全國50個“網紅縣城”在2014年1-10月的日常消費中,超過17個縣城的本地消費訂單占比均在五成,不少以異地消費為主的文旅強縣,2024年以來的本地消費也在迅速崛起,形成第二增長極。
這意味著,外賣、即時零售等數字消費基建完善,有效轉化了異地文旅流量,也為本地消費擴容帶來了新機遇。線上零售與線下消費互為補充之后,不僅外來的消費通過數字平臺留在本地,維系業態的就業機會,同樣也留在了本地,以往被視作“五環外”的縣域經濟,或許將因此迎來再次發展的契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