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 張璟祎 薛源 官笑涵
攝影:通訊員 張祖國 郭林
心系婦兒健康、深情護佑七十載。今年,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迎來七十華誕。在這里,曾有一群特殊患者,與病魔有過激烈的搏斗,和醫護人員一同創造了生命奇跡。如今,很多人已重啟幸福生活,臉上洋溢著甜美的笑容。
武漢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周愛芬表示,七十年深情守護,兒醫人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奉獻的精神,書寫“一心赴救”、堅守初心的承諾。
七秩風華正青春,守正創新向未來。武漢兒童醫院院長陸小霞表示,兒醫人將繼續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高水平的醫療保健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1、湖北首飛:“空中120”轉運危重患兒
直升機轉運現場
小嘉豪參加圍棋比賽
■新聞回顧
2018年3月,恩施6歲男童嘉豪患重癥肺炎、呼吸衰竭等,治療非常棘手。當地醫院向湖北省兒科醫療聯盟牽頭單位——武漢兒童醫院求援。考慮到患兒病情危重、轉運風險巨大,武漢兒童醫院啟用直升機轉運,并于同年3月10日轉運至武漢,這也是湖北省首次通過“空中120”轉運危重患兒。
在武漢兒童醫院,嘉豪接受了緊急手術,并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呵護下逐漸恢復。出院前,醫護人員還在病區給嘉豪過了6歲生日。
小嘉豪長成“文藝少年”
從武漢兒童醫院康復回家后,嘉豪的身體逐漸恢復。這幾年,嘉豪到武漢兒童醫院復查過兩次,恢復情況也很好。
媽媽欣慰的是,嘉豪愛交朋友、愛好廣泛,平時喜歡去圖書館“打卡”閱讀,也喜歡下圍棋、打架子鼓,“這孩子做事特別專注,打架子鼓有模有樣,圍棋也是業余高手。”
“謝謝武漢兒童醫院醫護們的全力救治,才有嘉豪的今天。”媽媽說,她常和孩子聊起,感恩救命之恩,做個優秀的人,長大了回報社會!
2、接生大寶的醫生,12年后又救了二寶
■新聞回顧
2013年1月23日,23歲的黎女士(化姓)突然破水,緊急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待產。醫生發現,胎兒臍帶繞頸2周,且頭圍不小,可黎女士身形嬌小,體重不到50公斤,骨盆窄小,不利于順產。果然,寶寶一直順不下來,只能接受剖宮產。產科醫生劉久英陪在身邊鼓勵:“別著急!”
黎女士很快生下大胖小子,體重7斤多,整個過程很順利。回憶第一次的分娩經歷,黎女士對產科醫護的好感度“拉滿”,“劉醫生特別溫柔,聲音親切,讓人心安,我永遠都記得!”
聽出醫生聲音,生二寶時驚喜“相認”
生完大寶后,黎女士搬到重慶居住,一待就是11年。
劉久英看望黎女士
2024年7月,孕38周的黎女士回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檢,沒想到因臍帶扭成了“麻花”,胎兒心跳陡減,很可能宮內缺氧,需緊急手術。萬幸手術及時,產科醫生將寶寶從險境中解救出來,女寶體重4.4斤,呼吸、心跳均正常,評分9分。手術臺上,黎女士迫不及待和劉久英“相認”:“您還記得我嗎?12年前,我也是在您的守護下生下大寶的!”這個巧遇也讓劉久英非常感慨。
今年12月,黎女士發來二寶的照片,7個月大的寶貝體重快20斤,粉嫩可愛。她說,大寶如今上小學六年級,平時很有哥哥的模樣,幫著照顧妹妹,一家人很幸福。
3、西藏女孩生命告急,達芬奇機器人上陣手術
手術后的普德
■新聞回顧
11歲新疆女孩普德身患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當地無法手術。2020年10月,女孩第一次走出西藏。此時,她患有胰腺炎、膽管胰管擴張,合并胰膽管合流異常,再不治療有生命危險。
武漢兒童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醫師段栩飛啟用達芬奇機器人,在高清的裸眼“3D”視野下,切除病變組織,然后行肝總管空腸Rox-Y型吻合,幫助膽汁和胰液分流并排入腸道內。
姨父查色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內地,沒想到這個機器人手術這么神。”
能吃肉了,長高不少
“何醫生,武漢這邊下雪了嗎?”11月10日,普德的姨父查色拍攝了兩張家鄉的風景照片發給護士長何小瓊。4年來,這家人始終和武漢兒童醫院的醫護保持著聯系。
手術后的普德返回西藏,開啟了新生活。目前,16歲的普德上九年級,身體健康、面色紅潤,現在吃肉也沒問題,身高長到了160厘米,超過了姨父。在查色拍攝的照片里,普德靦腆地笑著比了個“耶”。
4、補心不留痕 男童裝上“全降解封堵器”
■新聞回顧
一出生就查出先心病——室間隔缺損,一年多后缺損增大至4.1厘米。隨著孩子體重的不斷增加,心臟的負荷越來越大。2022年8月4日,2歲的天天微創植入了封堵器。
特別的是,這次手術采用的封堵器是生物可降解材料,植入人體后,為缺損的自身修復搭建“臨時橋梁”,誘導心肌細胞“攀附”生長,等心肌細胞徹底覆蓋缺損后,封堵器開始逐步降解,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實現“補心”不留痕。
術后超聲顯示,孩子心臟的“缺口”被堵上,血液不再分流。術后次日,天天便下床走路,幾天后康復出院。
孩子心臟已修復,很愛運動
現在,天天已經4歲了。媽媽葉女士說:“孩子長得圓嘟嘟的,體重20公斤。手術后,天天的跑跳運動與正常孩子一樣,很淘氣,每天閑不住。”
今年7月,彩超復查顯示,封堵器已基本降解,體內沒有異物存留。
媽媽將天天的手術情況和每一次復查的結果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媒體,很多有相同遭遇的家長來“取經”,她也樂于分享,并推薦武漢兒童醫院。她說:“自己淋過雨,現在想為別人撐把傘。”
5、“早到天使”闖過呼吸衰竭生死關
■新聞回顧
1999年,胡女士懷上了期盼已久的小生命,但因前置性胎盤,她遭遇多次大出血。即使每天臥床,胡女士意外在孕32周時早產。
揪心的是,剛出生的寶寶發紺、呼吸困難、發出痛苦的呻吟聲,被緊急送往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
寶寶早產,肺部發育不全,肺泡逐漸萎陷、不張,被確診為“肺透明膜病”,隨時會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醫護不放棄,夜以繼日守護,帶著康康逃離“鬼門關”。
成為工程師,重回醫院服務
今年25歲的康康,身高1米85,在一家檢驗設備公司擔任工程師。巧合的是,他目前負責武漢兒童醫院的設備維護。
“我是幸運兒,也希望更多早到天使像我一樣健康長大。”在武漢兒童醫院,無數早產寶寶在醫護人員的守護下闖關重生、健康長大,組建自己的小家庭、孕育下一代,開啟幸福新生活。
6、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白血病患兒成為“準醫生”
博涵陪著患兒們玩游戲
■新聞回顧
2011年9月,12歲的博涵因膝蓋疼痛走路困難,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型(高危)”。有專家斷言“活不過半年”。此后,博涵勇敢地和病魔作斗爭。
治療的這三年,博涵與武漢兒童醫院血液內科醫護結下深厚情誼,他把醫院當作第二個家。
2012年9月,博涵狀態平穩、重返校園。2014年8月,博涵結束了所有化療,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病愈后,他努力拓展生命寬度
2019年,博涵考上國內一所知名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專業。在領取通知書時,他報名去部隊鍛煉。直到2021年9月退役復學,他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
2024年1月,博涵到武漢兒童醫院見習,跟隨曾經治療過他的醫生學習,為小患兒檢查。
“我曾經也是患兒,希望能用自己的經歷和所學,多給患兒們一些鼓勵,幫助他們堅持下去。”博涵說。
7、9歲時生病住院 他種下學醫的“火種”
戚暢逗孩子開心
■新聞回顧
30多年前,9歲男孩戚暢一直肚子疼、腿疼,后來腿上長出不少皮疹,最終在武漢兒童醫院確診為過敏性紫癜。期間,看著忙碌穿梭在病房中、讓疼痛神奇消失的“白大褂”,戚暢默默在心里想,醫生這個職業還挺“高大上”的。就此,一顆學醫的種子在他年幼的心中悄悄種下。
從醫15年,他收獲如潮好評
2009年,戚暢畢業后,入職武漢兒童醫院。如今,戚暢已從醫15年,從患者到醫生,他直言很自豪:“以前是別人幫助我,現在是我幫助別人!”
戚暢對待患兒暖心有愛,引來如潮好評。有網友評價他曾經的一次跪地救援:“這一跪,跪出的是滿滿的感動,為這樣的好醫生點贊。”
8、“腦癱男孩”成為全國游泳冠軍
■新聞回顧
經過艱難的48小時,1993年1月,馬瑞在武漢一家醫院出生。但因為難產,他的大腦神經受損,半歲時無法抬頭,1歲時不能直立行走,武漢兒童醫院專家確診其為腦癱。
此后,馬瑞開始了漫長的康復之路。成為武漢兒童醫院第一批高壓氧艙治療的患兒,并在神經內科接受藥物治療,后又在新成立的康復醫學科訓練。無論刮風下雨,12年來,馬瑞堅持來醫院治療。
馬瑞獲得游泳冠軍
兒女雙全,開啟幸福生活
2005年,12歲的馬瑞開始學游泳,并成為一名專業的殘疾人游泳運動員;2008年,馬瑞成為武漢市年齡最小的奧運火炬手。
“這么多人關心、鼓勵我,我也一定要更加努力!”16年間,馬瑞不斷努力,多次獲得全國、省市賽事的游泳冠軍,還參加了幾屆“漢馬”、橫渡長江,成績都很不錯。
2015年6月,22歲的馬瑞邂逅了妻子蒙蒙,兩人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2016年、2019年,大女兒涵涵、小兒子橙橙先后出生。目前,涵涵上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不錯;橙橙正在上幼兒園大班,喜歡打籃球和畫畫,業余時間跟著姐姐一起學游泳。
馬瑞說,在武漢兒童醫院醫護的守護下,他“逆天改命”,從兩人相伴到四人同行,幸福在人生的旅途中翻倍,每一步都灑滿歡聲笑語。
9、國家救助兜底,黃岡女孩挺直脊梁
睿睿出發到武漢治療
■新聞回顧
2018年5月,5歲半的睿睿脊柱彎成C字型,后背右側高高隆起,走路經常失衡摔跤。揪心的是,扭曲的脊柱擠壓胸腔、肺部,肺功能受影響,睿睿一感冒就患肺炎。
經測量,睿睿脊柱的側彎角度達67°,如不及早治療,將影響心肺發育。但睿睿很幸運,當年武漢兒童醫院成為國家兒童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的定點醫院,72類結構畸形的患兒可接受部分手術費用補貼,脊柱側彎是其中一種。
2018年6月7日,骨科主任醫師沈先濤團隊完成首期手術,術后她“長高”了3厘米,回到黃岡英山老家。
12歲的睿睿身高“達標”
“從2018年到2024年,睿睿陸續完成了5—6次手術,脊柱恢復得不錯。”主管醫生、武漢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伍興介紹,睿睿接受的是脊柱生長棒技術治療,隨著孩子自身的成長、發育,生長棒可以通過調節來延長,既可以矯正畸形的脊柱,還可以讓脊柱保持生長的潛能,直至生長發育停止。
首期手術完成后,睿睿定期復查,現在她的駝背、高低肩等問題已經解決,體重、身高也在逐年遞增,脊柱生長情況不錯。最近一次復查,12歲的睿睿身高160厘米,體重35公斤,與同齡的孩子相差無幾。
10、千里奔赴,新疆寶寶矯正“粗細腿”
■新聞回顧
2013年9月,熱合曼在新疆出生。1歲時,他的左腿鼓起大包,比右腿粗了一大圈,爬行、走路受影響。絕望時,一家人奔赴武漢兒童醫院,被確診為淋巴管畸形,手術干預是有效的治療方式。2015年1月,整形頜面外科專家團隊手術,為寶寶切除左側大腿淋巴管瘤,解決了“粗細腿”的問題。
10年前的合影
熱合曼和專家團隊的最新合影
一家人已定居湖北
熱合曼今年11歲,上小學四年級,漢語說得有模有樣。目前,他們一家五口定居湖北仙桃。
9年來,整形頜面外科團隊和熱合曼一家保持著聯系。因為疾病特殊,熱合曼陸續來院接受過幾次治療,恢復得不錯。
2024年10月,熱合曼回武漢兒童醫院復查。熱各曼的父親感慨:“這么多年,我們已經處成了朋友。醫生護士知道我們家漢語說得不太好,一跟我們說話,總是放慢語速,我們心里十分感激。”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