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3》看完了,有點震驚。
我震驚的不是《誤殺》系列從翻拍《瞞天誤殺記》到《迫在眉梢》,這次竟然改成了原創劇本。
我震驚的也不是在“東南亞犯罪宇宙”已經拍了這么多部的今天,陳思誠還能玩出新花樣。
看完整部電影,我震驚的是——
陳思誠的師傅竟然是“尖沙咀段坤”馬浴柯?
別急,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如果你看完馬浴柯的兩部電影,再看這部《誤殺3》就會發現:
所謂不翻拍,就是都翻拍。
——《誤殺3》
《誤殺》第一部13.33億,第二部11.21億。
到這部《誤殺3》票房同樣兇猛。
不搞大規模點映直接上,截止到發稿前,《誤殺3》的票房是5476萬,媒體預測在7.9億左右。
雖然比不上前兩部,但在IP乏力,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能拿到7億已經是非常厲害的成績了,再拼一把很有可能擠進年度Top10。
這次導演換成了新人甘劍宇,陳思誠繼續主持大局做監制。
而這次劇本換成了全新原創,據說光是劇本就寫了2年時間,期間修改了十多稿。
實話說,《誤殺3》的劇本相當成熟,而且具有陳思誠鮮明的印記——
人設猛、犯罪狠、反轉多。
而故事還是那一套,一群華人在東南亞作奸犯科。
和以往陳思誠電影也差不多的是,這次《誤殺3》口碑仍然是兩極分化,喜歡的怒打五星好看100倍,不喜歡的直接一星,巴不得立刻上2024年度最爛。
這次看完這部“原創電影”,我的整體觀感也極為撕裂,一會兒好看,一會兒難看,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部電影。
雖然基本是原創的,但更像是一部揉雜了中日韓三國犯罪片的混合體,看后五味雜陳。
先說好的部分,一個字——
我之前不止一次說過,陳思誠非常懂現在的觀眾想要看什么。
你想要看犯罪。
ok,我一部電影出現十個案件。
你想要看反轉。
ok,結局一分鐘就給你五個反轉。
你想看節奏。
ok,開局我就給你炸到尾。
在短視頻媒體轟炸之下,觀眾越來越沒有耐心,而電影的節奏也在加快,如今通常犯罪電影都會控制在開場10-15分鐘左右就立刻上演重頭戲。
那這部《誤殺3》幾分鐘開始的?
5分鐘!
開局一場戲就簡單介紹了人物,肖央飾演的角色“鄭炳睿”是個富豪,他有一個女兒,而佟麗婭是女兒的老師。
你也別問鄭炳睿是干啥的,佟麗婭教幾年級,女兒和老爸關系如何。
下一場戲,女兒立馬失蹤被綁架,飾演警察的段奕宏出場,架好設備開始竊聽,另一邊出價1億贖金。
我一看表,嚯,剛5分鐘!
綁架都開始進入高潮了。
真應了《唐人街探案1900》預告里的那句話,節奏比短視頻還要快。
孩子失蹤,鄭炳睿原本有懷疑的人“魚哥”,這個人早上還來跟鄭炳睿要錢,而鄭炳睿談到與他的關系顯然有所隱瞞。
但緊接著鄭炳睿就發現不對。
綁匪不僅不著急拿到錢,還跟他玩起了猜謎游戲,接連詢問了他三個問題——
最大的貧民窟在哪?
拐賣孩子判多少年?
什么迷藥最有效?
這些問題具有強烈的指涉性,綁匪不僅不怕打草驚蛇,甚至將這場綁架全程直播。
巴不得沒人看到,影響力達到全國矚目。
綁匪到底想要干什么?
是想要錢,還是想報復鄭炳睿呢?
而在最后一個地點,鄭炳睿終于答對問題,找到了藏人地點,打開麻袋后才發現,里面不是女兒,反而是本市安全署長的親兒子。
劫匪說,你現在把安全署長的兒子帶來,就能換你女兒的命。
你該如何選?
鄭炳睿崩潰了。
崩潰背后不只是兩個孩子的電車難題,因為他知道,綁匪明顯是沖他來的——
他自己的事情被發現了。
通過以上劇情不難看出,《誤殺3》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綁架故事,故事背后藏著太多太多的反轉。
電影的節奏都不能說是快,簡直是快到飛起。
開場5分鐘就立馬綁架,接著主角鄭炳睿就踏上了尋女征途,與綁匪斗智斗勇,甚至完全可以當作是公路片來看。
而這只是電影的第一幕,后面還有第二幕鄭炳睿的身份反轉,第三幕真相大白所有人集體亮相....
109分鐘,從頭打到尾,1分鐘的尿點都沒有。
從商業片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絕對物有所值,量大管飽,各種奇觀鏡頭與BGM轟炸讓觀眾根本無法做到思維放空,跟隨著主角們被強制轟炸將近兩小時。
爽,絕對是爽了。
片中有很多視覺張力拉滿的奇觀鏡頭。
比如鄭炳睿到達游樂場后幾次翻開幕布的鏡頭。
詭異的布景與BGM轟炸,幾次跳嚇再加上最后的大場景,完全是按照恐怖片模式拍攝的。
而當鄭炳睿找到魚哥的妻子時,復仇父親怒殺人販的場景又有濃烈的韓國電影色彩,血腥程度爆表。
劇本的反轉多到數不過來,故事是完全用反轉銜接起來的,由一個陰謀導向另一個陰謀。
原來鄭炳睿并不是人們眼中的好爸爸。
他少年時期做過的惡超過所有人想象,這個綁匪便是受害者之一,而安全署長背后更是藏著驚天秘密。
這是一個不能劇透的電影。
只要提前知道結果,那就會喪失掉所有可看性,所以我就不再深入講了。
爽的確是爽,在前兩幕的過程中,我甚至不由得開始佩服陳思誠——
他真的把商業片玩明白了。
但一直到最后的第三幕,整部電影瞬間拉垮,好不容易堆起來的氛圍感頃刻決堤。
我的五星好評,也變成了三星觀望。
《誤殺3》前面好看,除了視聽在線,節奏飛起之外,當然最抓人的還是劇本反轉——
你猜不透答案是什么。
當你看到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節被合理化解釋時,這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才是爽點所在。
我承認我沒有猜到鄭炳睿的身份,所以看的很入戲,然而隨著第三幕開始,當其他角色紛紛開始亮相表明身份時,那種為了反轉而反轉,只有數量沒有質量的失望就又來了。
當然,我不會劇透,我舉個例子。
啥呢?
馬浴柯的電影《重生》和《怒潮》。
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大概都知道,這兩部電影不僅主演差不多,劇情幾乎一模一樣,全都是一群自幼就藏在各方勢力的孩子,組成了一場局,合力殺死了反派。
什么黑幫二把手,警察,殺手,醫生,工人.....
當所有陰謀與犯罪都結束后,這些當事人全都聚在了一起,然后噼里啪啦一頓閃回,最后告訴你——
整個事件都是俺們一塊密謀的。
而《誤殺3》的第三幕,不能說和馬浴柯的這兩部電影很像,簡直是一模一樣,我甚至懷疑第三段就是馬浴柯拍的。
完全沒有區別!
(再一次申明,我沒有劇透,我只是說《誤殺3》結局和《重生》《怒潮》一模一樣。)
電影的第三幕就像是憋了半部電影的勁兒,突然在結尾泄了氣,那些庸俗的反轉,乏味的情節一股腦都堆砌給了觀眾。
此時再回望前半段的精彩部分,也突然被祛魅。
《消失的她》《親切的金子》《老男孩》《黑暗騎士》等等等....
你能在片中找到很多電影的影子。
那,這部《誤殺3》到底是翻拍還是原創呢?
或許早就模糊了定義。
也難怪這部電影的評論區仍然有人在說,陳思誠還是那個電影裁縫。
最后
當然客觀來說,如果你沒有看過《重生》和《怒潮》,對其他犯罪電影也沒多少印象,那這部《誤殺3》還是一部非常成熟的商業犯罪片。
節奏夠快,反轉夠多,犯罪夠猛,就對了。
走出電影院,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部電影,比起藝術,它把商業性質拉到了最大,極具感官刺激之能事。
我只能說,陳思誠或許不是一個好的藝術導演。
但他依然是那個最成功的電影商人。
下一部《誤殺4》我會看嗎?
當然,至少能爽個痛快,也比那些故弄玄虛、無病呻吟的偽犯罪片強多了。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