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撕下最后一頁,這一年,又走到了尾聲。
回望2024,麗江古城的點點滴滴,你還記得嗎?
這一年,我們在四時風景里美麗依舊。
這一年,守護和傳承的腳步沒有停下。
這一年,歌聲如故,古城的精彩回味悠長。
一月:
精彩跨年新歲始
跨過年的尾巴,在一場充滿儀式感的跨年大聯歡活動中,麗江古城新歲始。點燃篝火跳起來,民謠歌聲傳祝福,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與本地朋友歡聚一堂,載歌載舞迎來了新歲。
新歲至,絢爛的五彩煙花在天空綻放,大家在麗江名曲《納西三部曲》的歌聲中相互祝福。煙花照亮夜空,歌聲滿載希望,大家一起帶著希冀奔向新的開始。
二月:
文化古城年味濃
寫春聯、送春聯,展春花、掛燈籠,二月伊始,年味就成了麗江古城的關鍵詞。
春到萬家古城悅,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到來,古城的年味正式拉滿。春花燦爛古城美,數萬盆春花扮靚古城,送上春天的祝福;文化活動精彩多,二月的古城一系列文化活動“無縫銜接”、精彩上演,為游客市民獻上了一場又一場的文化盛宴。
從大年初一開始的“春到萬家”新春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到正月十五的古城元宵燈會,再到正月二十白沙古街的“當美空普”文化活動,不僅渲染了年味,也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感受了麗江古城濃濃的文化氛圍。
三月:
文化院落再“添丁”
文化是麗江古城的血脈和根基,文化院落是古城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繼一月呼兒喚酒文化館開館之后,三月,麗江古城又新添一座“有滋有味”的文化院落,麗江古城飲食文化傳習院正式開館。
麗江飲食文化獨具特色,麗江古城飲食文化傳習院的成立,旨在深入挖掘和傳承納西族飲食文化,不僅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了解和品嘗納西民族傳統飲食文化場所,也為麗江古城的文化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月:
“天雨流芳”潤古城
人間最美四“閱”天,又到春日“復書”季。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古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為進一步延續書香古城的文化和歷史,四月,麗江古城組織開展了以“書香浸潤古城,團結同心筑夢”為主題的讀書日活動。
四方街跳蚤書市、共讀《被遺忘的王國》活動、文化院落開展的文化講座……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吸引游客市民共同參與,一起在書香古城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和啟迪。
五月:
綠美古城惹人愛
五月的古城柳樹依依,流水潺潺;小橋流水,古韻悠長。五一小長假到來,古城又迎來了一波旅游熱潮,五湖四海的游客絡繹不絕,景區工作人員用心服務,景區一派景美人和的景象。麗江古城被推薦為云南省2023年度綠美景區標桿典型。
六月:
古鎮旅游TOP10
六月端午至,為期三天的“和美古城大研篇·濃情端午”文化系列活動在玉河廣場拉開帷幕,游客市民相聚古城,跟著活動探民俗,一起過濃情端午。
值得高興的是,因為長期在搜索熱度指數、旅游人氣指數、滿意度指數等方面表現突出,六月,麗江古城還獲得了“2024年古鎮旅游發展綜合指數TOP10”榮譽。6月21日,“有一種浪漫叫麗江古城”新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七月:
文化院落游受捧
七月從一個喜訊開始,麗江古城榮獲中國旅游景區協會智慧旅游創新發展案例獎。隨著暑期的到來,麗江古城也迎來了新一波游覽高峰。
為了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古城的美好,麗江古城推出9條citywalk主題線路,并開啟新一輪的文化院落打卡活動。游客在欣賞“小橋流水人家”人文美景的同時,在古城開啟了一段尋跡老院子的浪漫文化之旅。
納西火把節給七月畫上了句號,也將暑期的火熱氛圍拉滿。7月30日,麗江古城大研街道2024年“和美古城大研篇·花雨東林納西火把節”在文林村舉辦,游客居民相聚一堂同歡共樂,吃長街宴、插火把花、唱幸福曲,火舞狂歡共赴盛會,度過了快樂的時光。
八月:
浪漫相思古城夜
點點燈光映古城,盞盞河燈寄相思。八月恰逢中元節,麗江古城又現“繞城秋水河滿燈”的風景,讓游客體驗放河燈的傳統習俗。
8月17日(農歷七月十四)晚,2024年“和美古城大研篇·河燈遙寄相思”中元節文化系列活動之放河燈活動啟幕,由各社區居民、經營戶、游客朋友共同制作的2800余盞河燈在古城河道漂放,寄托著人們對祖先的思念及感恩,共同祈愿、祝福。
九月:
我在古城聽民謠
2024年的夏天,麗江民謠音樂季正式啟動,這座民謠小城唱響了那些藏在煙火里的旋律,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相關話題在快手平臺播放量超12億次,成為現象級傳播事件。9月7日晚,這場音樂盛宴在麗江古城迎來了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從路演階段脫穎而出的15名歌手、樂隊在這里展開對決,為麗江而歌、為古城而唱,為麗江民謠音樂季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和濤 攝
144小時免簽政策實施后,China Travel火了。九月,在2024入境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了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個景區度假區、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個名城古鎮、入境旅游新線路TOP5三個入境旅游優選項目,麗江古城上榜“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個名城古鎮”榜單。
十月:
金秋十月“玩場”多
小橋流水美如畫,古巷人家韻味長,璀璨的文化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作為傳統旅行目的地,十一假期,麗江古城依舊人氣滿滿。10月1日至7日,麗江古城景區接待游客愈150萬人次(含常住人口),同比增加6.1%。
游客在麗江古城賞秋色美景、體驗民族文化,歡度國慶假期。“美景+人文+活動”的打開方式備受游客青睞的同時,也受到各級媒體的高頻關注,中央、省、市媒體紛紛對麗江古城國慶旅游情況進行了聚焦報道。
為進一步加強特色文化院落的規范管理和宣傳推廣,十月,麗江古城開展了首批31個麗江古城特色文化院落申報審批工作并完成社會公示,發布了麗江古城特色文化院落名單。
十一月:
消防經驗向全國
十一月,由國家消防救援局、國家文物局聯合舉辦的全國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培訓在天津訓練總隊召開。麗江古城受邀參加并就麗江古城消防安全工作經驗做法向全國消防救援部門、文物系統、文物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專題授課。
授課以《文物建筑火災風險辨識管控與隱患排查》為題,生動、全面、準確地匯報了麗江古城消防安全工作中的七個做法,向全國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了麗江經驗、麗江智慧、麗江方案。
十二月:
遺產保護進行時
十二月,遺產季到來。麗江古城舉辦了“世界遺產城市可持續發展”系列活動。
活動由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舉辦。全國各地的遺產專家和學者齊聚古城,開展了考察調研、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等一系列活動,麗江古城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正式啟用。
活動圍繞“世界遺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題,進一步總結遺產保護經驗,提升遺產保護理念,探討“人居型世界遺產”麗江古城的科學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世界遺產保護、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這一年,
我們在美麗、在守護、在傳承,
我們有精彩、有相遇、有獲得……
在美麗
春天的玉蘭、報春花,初夏的薔薇和紫藤,秋日的槐花與金桂,冬日的瓦花和滇樸……2024的麗江古城,風光如舊,每一天都在不重樣地美麗著,讓每一個到來的人都遇見了心動的旅行,讓每一個抵達的時刻都成了最美的瞬間。
在守護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守護和保護是永遠的主旋律。2024年,那些守護者依然每天默默耕耘在這條走了27年的遺產保護之路上,用心守護著古城的一磚一瓦、一房一所,讓這座人居型的世界遺產保存了它的原真,留住了鄉愁。共話遺產保護,我們持續開展“對話古城”活動;我們舉行遺產日活動,探討古城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加強遺產保護的國際國內交流,分享經驗、學習新法,只為守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在傳承
這一年,麗江古城開展了一系列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讓民族文化之花在古城盡情綻放,讓每一個到來的人都感受到了民族文化魅力。一張古色古香的東巴紙、一個充滿靈性的木雕作品、幾個神秘的納西象形文字、一場洗滌靈魂的傳統歌舞、一曲穿越古今的納西古樂……在文化院落和空間場所,那些文化的傳承者,依然在續寫著傳承的故事。
有獲得
這一年,我們也獲得了很多的贊譽。“5A級景區品牌傳播力100強”“中國古鎮旅游發展綜合指數TOP10”“入境游客喜愛的十個名城古鎮”“中國景區旅游協會智慧旅游創新發展案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數據要素X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2024年中國群眾文化品牌典型案例”……當然,最重要的贊譽,就是你的喜歡。
有相遇
2024,你來麗江古城了嗎?謝謝相遇在古城的每一個你。因為有你,古城時光才更繾綣溫柔;因為有你,古城的風景更加完滿。謝謝你,如此喜歡著麗江古城;謝謝你,把古城的美好分享……2025,我們還會相遇嗎?在我們都深愛的麗江古城。
2025年,我們將全新開啟麗江古城“文化遺產保護提升年”。為更好地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產,讓這座“人居型世界遺產”繼續綻放它的活態魅力,我們還會做得更多......我們將不斷完善規劃制度體系、加大力度保護文化遺產要素、強化遺產宣傳教育、拓展對外宣傳合作、守好遺產安全發展底線,不斷增加文化遺產辨識度,依法保護,優化古維費核驗征收,持續構建文化遺產大保護格局。在新的一年,我們也將推出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傳承展示活動,拓展非遺展示體驗空間,以文化活動的熱度增加麗江古城的溫度。
再會,2024!
你好,2025!
新歲即將啟封,
愿麗江古城的美好,
在世界文化遺產的語境中得到最美詮釋;
愿我們,都在新的風和日麗中,遇見最好的自己。
來源:“麗江古城游”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