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葉二 編輯 | 魏曉
依舊很辛巴。
這位超頭主播,再一次的對行業內一些問題和亂象真性情發言。12月28日晚,辛巴首場超級年貨節直播專場中,在帶貨的同時,辛巴將矛頭直指那些打假網紅,稱這些人為了流量,禍害了多少企業。
過去兩年來,市場上涌現了這樣一批網紅博主,他們通過“釣魚式打假”和“咆哮式維權”等方式快速起量,吸粉立人設,然后成為網紅直播帶貨。一條競逐流量、圍獵企業的產業鏈就此形成。
但亂象頻頻。
市場上不時曝出這些網紅博主帶貨翻車,以及為博取流量不擇手段,比如此前的“鐵頭”,還有新近被警方通報的“影子不會說謊”。
同時市場秩序也被嚴重擾亂。
不少知名品牌企業都遭遇了被污名化、被不實信息中傷的困境,即便自證清白,但仍然不免成為這場流量狂歡中的犧牲品——品牌形象以及經營都出現了極大損失,消費者利益也連帶受損。
辛巴站了出來,向這些行業亂象“開炮”。
在這背后,市場已經形成了共識,當前興起的以牟利為目的的職業打假產業鏈中,受益的只有那些職業打假人,而代價是全體市場承擔。
流量陷阱
此次辛巴雖未指名道姓,但業內都知道,他這次開炮的正是一個名為“松哥打虎”的打假網紅。
在直播間中,辛巴力挺良品鋪子,稱這種追求產品高品質的企業,是必須要站的,不應該被一些莫須有的蹭流量行為,就被搞垮了。并直言,那些人為了流量不擇手段,把一個給社會做了快20 年貢獻的企業,當成上位的墊腳石。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一家成立了18年的休閑零食頭部品牌,良品鋪子正在遭遇以“松哥打虎”為代表的打假網紅流量“圍獵”。
據了解,就在兩個月前,“松哥打虎”及其團隊進入良品鋪子的總部,以拍攝維權打假類視頻,稱良品鋪子某款藕粉和酸辣粉產品配料表有問題。
彼時隨著“松哥打虎”將相關視頻在個人賬號上發布,基于市場對于食品安全的強關注,良品鋪子很快陷入到鋪天蓋地的爭議中,不少罵名與抵制,紛至沓來。
良品鋪子也在第一時間就作出了回應,同時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發布調查通報,稱經武漢、合肥、鄭州三地多批次、多機構嚴格抽檢,確認“松哥打虎”所舉報的良品鋪子的相關產品,成分與配料表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松哥打虎”團隊依舊不依不饒,持續對良品鋪子潑臟水、扣罵名。這一過程中,良品鋪子不斷地遭遇網暴,企業正常經營受到沖擊。
而硬幣的另一面,則是“松哥打虎”流量吃到飽,抖音上的粉絲十幾天時間漲粉破百萬,并轉身開啟了帶貨變現生意。
辛巴對這種為了蹭流量不擇手段的行為非常反感。
他直接怒懟:“公司公告跟官方都已經說清楚了,人家根本沒有配料表造假,怎么還在吵呢?是誰在受益?”“天天往網上發,你為了啥呀?不就是為了蹭流量嘛!”
一切為了流量,一切為了變現,而這正是“松哥打虎”們的發財之道。
就在粉絲大漲不久,“松哥打虎”就帶貨了一款白酒。這款白酒,按照“松哥打虎”的說法“比肩茅臺”,售價只有69.9元每瓶。據了解,該款酒出自于“貴州遵門酒業有限公司”,注冊于2014年,工商信息顯示,2023年員工人數只有一人。
同時也有網友進一步發現,“松哥打虎”在帶貨該產品時描述了一些他親身體驗的真實經歷,比如什么“破一瓶,廠商補發”等等,但實際上這些“真實經歷”只是廠商給帶貨博主的統一文案。有帶貨博主此前同樣推薦過相關產品,口徑跟“松哥打虎”一模一樣。
圖左為:松哥打虎
而這也表明,“松哥打虎”在利用流量進行變現的過程中,同樣存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的行為。這顯然與其自身標榜為打假人的人設,互相矛盾。
有聲音就直接指出,對于“松哥打虎”這些打假網紅而言,打假只是幌子,而背后則是生意,這正是他們的本來面目。
圍獵套路
再進一步復盤來看,“松哥打虎”對良品鋪子發起的打假,大概率也是一場有目的的圍獵。
正如辛巴在直播間所說,如果發現一家企業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第一時間先去找售后,找監管,而“松哥打虎”團隊則是帶著設備、舉著手機,在事先沒有任何說明的情況下,直奔良品鋪子公司總部。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咆哮式維權”的套路。
“松哥打虎”發布的大多數視頻,先是購買相關商品,然后去找機構去做鑒定,得到初步結論后,直接去往商家經營場所,進行正面對質。在對質過程中,通過大聲咆哮、質問、對抗,以及現場舉報等方式,激化矛盾,營造沖突。有時,商家要求其離場,拒不離開,甚至與商家拉扯。在這一過程中,隨著矛盾與沖突的激化,流量自然就隨之放大。
此外更關鍵的是,“松哥打虎”團隊提供的針對良品鋪子的檢測報告,本身缺乏CMA(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認證,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報告。
并且對此,“松哥打虎”也是知情的,該報告明確寫出:該檢測不在CMA/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范圍內,僅作科研/教學或委托單位內部使用。
但“松哥打虎”仍然以這份不具備法律效力的報告,向良品鋪子發起“打假”。
同時,“松哥打虎”在打假過程中所涉及的產品送檢環節,亦是疑點重重。
根據其發布的相關視頻中,“松哥打虎”是在門店下單相關產品,經過公證后,直接郵寄給了檢測機構拱北海關技術檢測中心。
但事實上,網紅博主辛吉飛進一步扒出,“松哥打虎”視頻中顯示的樣本寄送地址根本不是其口中所稱的海關,而就是一個私人中介機構。辛吉飛也去了拱北海關去求證,后者明確回復,檢測報告不具備相應資質,僅供內部使用,并表示早已告知“松哥打虎”。
這些跡象都在表明,“松哥打虎”針對良品鋪子的打假,實際上從根本上就不成立,而是一場有預謀的“假打”。
不止如此。
在事后,武漢、合肥、鄭州等多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良品鋪子相關產品進行了多批次、多機構的嚴格抽檢,確認“松哥打虎”所舉報的良品鋪子的相關產品,成分與配料表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問題,并給出了具備對應資質的檢測報告時,“松哥打虎”仍然持續不斷在網上造勢、炒作話題,博取眼球。
這一過程中,針對良品鋪子的圍獵,也就此閉環。
在業內人士看來,“松哥打虎”們在明知結論站不住腳的情況下,以“咆哮式維權”的方式制造沖突,對企業發起莫須有的指控,利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切心理,讓企業被污名化。無論企業是否回應,是否自證,他們都能持續從中快速起量,立起人設。
此種類似自導自演,此種“假打”的情況,市場已有先例。
就在這兩天,警方通報,一個名為“影子不會說謊”的網紅團伙,通過非法安裝“偷拍攝像頭”、自導自演炒作偷拍現象“泛濫”、渲染制造恐慌情緒,最終達到吸粉引流、銷售偽劣“防偷拍檢測儀器”非法牟利。
而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松哥打虎”此前與“影子不會說謊”緊密合作,一起合拍過多期視頻,“松哥打虎”還為后者帶過貨,而產品正是此次被警方通報的偽劣“防偷拍檢測儀器”。
“影子不會說謊”與“松哥打虎”合拍視頻
事情曝出后,“松哥打虎”第一時間刪除了與“影子不會說謊”合拍的多個視頻,同時堅稱自己無責。但這一過程中,危害已經造成。有網友就直接評論,“你一句道歉,那些被你們拍假視頻弄垮的民宿、酒店找誰去?”
現在看來,“松哥打虎”們這些所謂的打假網紅,其動機、做法以及目的等等,根本都經不起絲毫推敲。
用辛巴的話來說,這些人就是將不少品牌企業,當成自己追逐流量上位的墊腳石。
急需規范
事實上此次被污名化的良品鋪子,一直是行業標準體系的倡導者與參與者。
比如在兒童零食方面,良品鋪子是《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的起草者之一。該標準填補了國內兒童零食標準的空白,為兒童零食在營養健康和安全性方面的規劃提供了依據,支撐零食行業的健康發展。
這背后正是良品鋪子對高品質零食的持續深耕與投入。比如針對供應商的引入和管理上,良品鋪子有一套嚴苛的供應商的引入、退出、賦能、驗收的機制,以300:1比例嚴選供應商,核心供應商從事食品加工平均年限超過20年,160余家供應商主營產品在其細分領域內排名前五。
而在生產環節,良品鋪子建立了高于國家和行業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制定了更高的產品理化和感官標準,并有嚴格的工藝標準作為支撐。例如國家標準要求每100g產品中的氯化鈉(以NaCl計)含量≤3.0g,而良品鋪子的標準是≤1.0g,良品鋪子在保證保質期的同時做到了控制少鹽少糖;制定了與殺菌、控菌、烘烤、冷凍、包裝等相關的加工工藝共計521項。
但在這場風波中,從品牌形象、到產品銷售,再到正常公司經營,良品鋪子都深受困擾。原本本分經營的公司,發展節奏就此被打亂。
也不只是良品鋪子,最近市場上,針對知名國貨品牌的惡意打假舉報頻發。
比如百雀羚被舉報涉嫌添加禁用原料,此事引發廣泛關注。經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后認定百雀羚不存在違規行為,實際上是職業打假人試圖通過打假獲益未果而進行的報復。
有機生鮮零售品牌彩虹星球,近一年被職業打假人王海多次打假。日前法院判決王海應向其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5萬元。據彩虹星球提供起訴材料,公司已舉報為王海出具假檢測報告的檢測機構,該機構已被監管部門處罰,另,王海曾使用自己檢測公司出具檢測報告,也同樣沒有資質。
等等此類,市場秩序被嚴重擾亂。業內也開始就這些職業打假、惡意舉報行為,發出警示。
此前長安街知事、人民日報評論等官方媒體針對潑污企業博取流量的社會現象,發表了評論性文章。其中,長安街知事表示,評價商家及企業是公眾的權利,但絕不能信口開河,更不能惡意中傷。一些知名企業和企業家自帶關注度,便有自媒體、MCN機構把其當作圍獵目標,以潑污圍攻博取關注和流量,以求漲粉、變現。
同時多地地方監管也明確表示,要依法規范市場監管領域投訴舉報行為,從嚴審查那些涉嫌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
這也意味著對打假網紅來說,他們的“緊箍咒”正在收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