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
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的相關要求,自2022年5月1日起,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獲批錫林郭勒盟內訴訟標的額5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管轄權。自獲管轄權以來,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全力提升知識產權審判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用實際行動擦亮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名片。截至2024年12月,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81件,結案75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64件,調撤率85%,判決結案10件,無一信訪、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其中,被告為錫林浩特市內當事人案件27件,盟內其他旗縣市當事人案件47件。
結合所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標的較小、侵權違法人知識保護意識不強等特點,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確定“以調為主、以判為輔、調判結合”的審判思路,既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化解了矛盾糾紛,為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提供更有利司法保障。
今年4月,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受理一批侵犯商標權案件,原告為江蘇某日化有限公司,被告為錫林郭勒盟內各旗縣市多家百貨門市,涉及日化產品商標權侵權。在訴狀送達過程中,立案庭法官即向被告詳細的講述了商標侵權的形式及違法后果,被告意識到自己的侵權行為,立即主動與原告聯系并賠償了損失,案件順利結案,此舉既提高了審判效率,也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該系列案中,針對商戶們提出的困惑,錫林浩特市法院立案庭庭長陳杰進行了一一解答,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商戶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經營中會提高防范意識,從正規渠道購進商品,進“好貨”、進“正貨”。
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的“催化劑”、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由于知識產權糾紛類型多樣化、網絡化、涉及領域廣等問題,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立案庭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機制,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特邀具備專業知識的調解員入駐調解平臺,完善訴調對接機制,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制機制。今年6月,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收到北京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起訴錫林浩特市11家企業侵犯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材料。這11家侵權企業分別在對外宣傳的公眾號上使用了未經原告授權的美術作品,甚至有些被告企業還并未意識到這是侵權行為。起訴階段,經雙方當事人同意訴前調解,錫林浩特市法院立案庭將該批案件委派給了錫林浩特市民商事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并為該調委會提供了已生效的同類案件的典型判例作為參考。該系列案的成功調解是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為全面深化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建設的一個縮影。截止2024年12月,共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委托錫林浩特市民商事調委會委派調解案件66件。
接下來,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將繼續推行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益,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全市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保護貢獻法院力量。
責任編輯:侯玉麗
一審:張曉宇
二審:陳杰
三審:金利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