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單身的人口數量,大概等于整個美國的人口之和,根據中國統計口和《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2023》的統計,截至2022年,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超過了2.4億,預計在2024年結束的時候,這個數字很可能會逼近3個億,也就是說此時此刻,全中國每4個人里面,就有一個屬于單身。
而且這還是統計了老人和小孩的數據,如果只看婚戀適齡群體,那數據就更加觸目驚心了。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27歲人群未婚的概率大概是52.4%,29歲人群未婚的概率是34%,也就是說大家畢業五年左右的時候,差不多有一半的人都沒有結婚,大家畢業七八年的時候,有超過1/3的人都沒有結婚。
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人就開始好奇了,尤其是很多年紀比較大的朋友,他們不理解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結婚?畢竟在他們那個年代,結婚幾乎是人生的必備項,25歲結婚都會被視為大齡晚婚,更別說現在這種30歲,甚至35歲都不結婚的情況了,這要放在二三十年前,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其實,要理解這個現象也很容易,我們只需要從三個角度就能看清楚這個問題。
首先第一個是結婚的成本。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民間結婚的標配是傳統的四大件:一臺收音機、一臺縫紉機、一塊手表、一輛自行車。
只要有了這些東西,一個全新的家庭就能組建。
這四大件在當時雖然也算比較稀罕的玩意,但一般家庭想想辦法,還是可以湊齊的。
可你知道現在中國的年輕人結婚成本有多高嗎?根據調查統計,2023年,中國年輕人的結婚平均成本高達33.04萬元,而且這還只計算了婚禮、酒席、婚紗照、訂親費用、各類紅包的開銷,還沒有計算彩禮、房子、車子這些硬性開支,如果全部加在一起,隨便算算都要百萬人民幣。
明白了這個,我們再來算算中國年輕人的平均工資,深圳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工資水平處于全國前列,絕對超過了全國平均線,可根據深圳人社局的統計,2024年深圳有一半左右的人工資低于6100。
假設年輕人都能辟谷修仙不食人間煙火,每個月6100純存下來,那他存夠33.04萬的結婚成本,大概需要4.5年,如果他還想給彩禮買房子,那這個時間大概需要13.5年,注意,是不吃不喝13.5年。
我知道有人會說,為什么一定要彩禮買房子?不給不行么,行啊,全中國不要彩禮,也不要求買房買車的女孩子,大家可以問問自己身邊人,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比例。
我知道還有人會說,你不是有父母嗎?叫父母幫襯一下不行么,首先第一個,100萬對于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很多人的父母一輩子都沒存到這么多錢,其次,憑什么你結婚就要榨干你父母的養老錢?是誰讓你覺得干這種事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大部分父母都會主動掏錢去幫兒子去結婚,但結完這個婚之后,他們還要努力打工去賺自己的養老錢,哪怕60多歲都不敢休息。
而且我這說的還只是結婚成本,以咱們國內的情況,一般結婚一兩年之后,立馬就是催生,生育成本和結婚成本是相關聯的,都需要你在短短幾年之內全部解決。
那中國養一個孩子需要花多少錢呢?
根據《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在中國,把一個孩子養到17歲,需要花費53.8萬元人民幣,如果孩子讀了大學,那這個費用還會提升到68萬元人民幣。
具體錢怎么花的,專家們已經分年齡段列出來了,每一條都有明細。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年輕人,你現在想要走進婚姻的殿堂,那最極端的情況,你需要準備100萬的結婚成本,再加68萬的養娃成本,差不多168萬元人民幣才敢放心大膽的結婚。
我知道有人會提出質疑,68萬的成本是分攤到20年的,又不是要你一下子就拿出來,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得認清現實,當一個年輕人結婚買了房之后,他在未來二三十年里大概率會一直有房貸的壓力,他的大部分開支都會用來償還貸款和日常生活開支,不一定有更多的錢拿出來養孩子,這是一個考慮。
第二,現在國內的就業環境大家也清楚,體制外,存在著非常明顯的35歲失業危機,如果一個年輕人30歲左右結婚,他真正能穩定賺錢的黃金時期,可能也就是大概5年左右的時間。
基于這兩個現實,現在的年輕人手上沒有一點存款,是真的不敢生孩子,所以我說結婚生育需要手里有168萬左右的現金才能放心,這并不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數字,畢竟結婚都得花近百萬,手里一點錢都沒有,你敢生孩子?
正是因為這個客觀現實,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對于婚姻是真的有點恐懼,這并不是他們不夠堅強,而是當一個事物遠遠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絕大多數人就會自動選擇回避,這是生物本能的天性。
除了婚育成本之外,還有第二個原因。
那就是中國男女資源分布的嚴重失衡。
很多人只聽說過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人,所以部分女性在相親的時候有恃無恐,覺得大把的男孩子等著給自己選,但在實際相親的過程中,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的,大城市的相親角,基本都是以女性為主,很少會有男性掛上去。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因為城市里面的女性就是比男性多,這一點是有數據證明的,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的時候,中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女性人數全都超過了男性,還有杭州、蘇州、成都、廈門這些二線城市,女性的人數也超過了男性。
從整體數據來看,中國在城鎮中的女性比例達到了73%,而男性這個數據則只有69%。
一方面是男性總人數比女性多出了3000多萬。
可另一方面又是女性在城市中的人數超過了男性。
這兩個客觀現實放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農村,男性多于女性,存在大量的男光棍,可在城市,單身女性的人數又超過了男性。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男女婚配這么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男女資源的分布嚴重失衡,農村存在大量的男光棍,但是沒有女性和他們結婚,城市倒是有大量的單身女性,但是她們又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所以兩頭一剩,就出現了3億人單身的情況。
至于為什么女性都喜歡去城市,這就要提到第三個原因。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反超了男性。
根據教育網查到的數據,2022年,全國本科招生總人數是468萬,其中女生295萬,男生則只有173萬,也就是說每100個大學本科生里面,63個是女生,只有37個是男生。
甚至很多大學已經出現了男女比例1:2的現象,很多學校你去逛一圈,放眼望去全是青春靚麗的美少女,而男生卻寥寥無幾。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在之前的作品中詳細分析過,是男女生理發育時間的差異,再加上中考分流制度等各種原因,才導致女性進入大學的人數反超了男性,這不是今天要講的重點,就直接帶過。
總之,大量的女性考上了大學,她們自然就會離開農村去城市里讀書,讀完書之后自然就留在了城市,這就是大城市女性人數越來越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女性之所以都會扎堆于城市,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的男孩繼承制,農村家里的房子一般都是屬于家里男孩的,女孩子沒有房子的繼承權,所以多孩家庭,家里的女孩只能跑去大城市打工,尋求新的出路,這也是大城市女性人數更多的另一個的原因。
通過這件事,我們就能進一步理解,為什么現在單身的人數會這么多?
一方面,女性讀大學的人數本就超過了男性,再加上女性擇偶也是喜歡向上求,一個大學畢業的女生,很難看上一個只有高中學歷的男生,這就導致大量的女性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對象。
另一方面,在這樣的情況下,網上某些自媒體還瘋狂的鼓吹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這樣的新聞,看多了就讓很多女性產生了幻覺,覺得大把的人等著自己,但她們不知道的是,多出來的那部分男性,大多都在農村里,屬于她們壓根就不會接觸的對象,既然她們都不會接觸,那就算多3個億,和她們又有什么關系?
而且現在的短視頻平臺還持續的給女性洗腦,各種捧殺的話術持續輸出,再加上短視頻平臺本就放大了貧富差距,看多了自然會提高女性擇偶的期望值。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出現了現在這種3億人單身的狀況。
你說這種狀況應該怪誰?怪男性不夠努力?還是怪女性要求太高?我看這都不是問題的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