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的女性企業家,將格力從一家空調企業變成世界500強的家電巨頭。同樣她也是華麗的從一個打工人變成了國企的董事長,中國智造有著她的努力。之后的互聯網轉型、經銷商渠道的變革,現在還無法評價成敗是非。但是其個性和特點,被人窺到頭腦中不為人知的想法。
先說起一件佚事,在董明珠與俞敏洪的一次訪談節目中,董明珠說有時候夜里3點醒了,就思考研究公司的事,想清楚了就會在夜里發通知。俞敏洪調侃說,員工心里肯定想,為什么董事長不睡覺?而董明珠則回應,假如員工都有他一樣的工作熱情,那什么事都能做好。
這三段話說的都沒問題,但是唯一錯的就是基本邏輯,董明珠認為是格力的主人,而員工則認為僅僅是格力的打工人,那么董明珠認為自己是什么身份呢?主人還是打工人?董事長確實可以夜里3點發通知,但是真的不要覺得下屬員工馬上回復才是正確的做法,更不要認為員工一定要擁有董事長的工作熱情才是對的。
如果這一點想不通,那么董事長在員工的眼里,將是一個苛刻的,無法共情的不講道理的領導。雖然每個企業都積極的引導,讓員工在工作中迸發更大的熱情,像高管一樣思考,像股東一樣維護公司。在經營管理中,從總經理到基層員工,大家都是公司簽合同雇傭的員工,只不過因為崗位不同,而需要做不同的工作決策,投入不同的工作精力,創造著不同的價值。
最近,很多民眾發現,格力的線下專賣店鋪換名字了,變成了“董明珠健康家”,引發很多爭議。官方解釋“格力從傳統家電制造商向健康智能家居服務商的轉型”,還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是格力的品牌度,與董明珠的品牌度,差別有多大?董明珠現在已經70多歲了,現在確實還是格力電氣的總裁和董事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不是最大的股東,他還是屬于職業經理人。
這次改動,那么董明珠要退休,格力有了新的掌門人,是不是未來永遠要改成新的名字?董明珠僅僅只擁有格力1.79%的股權,格力仍然是一家國企控股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不會讓一個前任的領導者繼續用自己的名字冠名品牌專賣店名稱嗎?
未來如果線下門店名稱改來改去,可能引發的品牌商譽的損失,以及來來回回換門頭引發的巨額成本,又應該誰來買單呢?將個人名字與公司強關聯,也是可以的,但是充要前提是個人必須是絕對的公司控股股東,否則這樣的關聯都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說是浪費成本的。
董明珠現在的做法其實是值得商榷的,在10多年前的時候,街上的硬廣告牌就是“格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此時還主要宣傳的是格力品牌,但是旁邊標配就是董明珠的大幅畫像。在之后格力做手機,開屏畫面又是董大姐,在恍惚之間,大家覺得那是格力手機嗎?
從董明珠出現在格力的大廣告牌上,從格力手機開屏畫面是董明珠的畫像,見到董明珠開始做真人秀節目,格力公司與董明珠之間的區別就逐漸模糊,兩者逐漸在重疊。董明珠董大姐在格力的崛起中擔負了重要的作用,同樣也是在中國制造中貢獻的價值,但是如果一直以此為傲而不持續進步,那有可能后續的評價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品牌如果想永續,公司如果想持續做大做強,需要一代一代的領導者付出和努力,但是在自己任期內,將公司、品牌與自己個人牢牢捆綁,似乎有點不專業,更加的不職業。就如同要求員工一樣,能夠完成自己的工作崗位職責,就是合格員工。假如完成的工作內容優秀,那么績效就應該加成獎勵。如果還存有其他想法,那就會適得其反,變成MBA教材的反面案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