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承載著發展希望的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推進至重慶市云陽縣魚泉鎮。然而,這本應造福一方的工程,卻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擾。
施工期間,中交二公局作為施工方未按規定將山上開挖的五六萬方土石方運至轉運場,而是隨意丟棄。由于未修建擋土墻,每逢降雨,這些土石便形成泥石流。泥石流不僅沖毀了當地居民的部分魚塘,還在周邊大量堆積,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面對這一困境,居民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相關部門在實地查看后,建議修建一道擋土墻以阻擋上方泥土。會議明確要求,擋土墻需經過地勘、設計,并由正規施工單位施工,確保工程質量合格。
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中交二公局并未遵循要求。未進行地勘和設計,也未聘請正規施工單位,而是簡單地用亂石堆砌擋土墻。擋土墻基礎建在軟基礎上,未挖到堅實處。建成后的擋土墻看似有五六米寬、五米多高,實際中間部分最窄處不足一米。而且,施工中使用干沙石混合少量水泥堆砌,結構松散,中途還出現了垮塌。
今年 4 月,多部門再次實地查看,認定該擋土墻屬于危險工程,要求中交二公局對擋土墻進行加固,或者將里面的土石方拉走減壓。然而,距離會議召開已過去七八個月,中交二公局至今仍未動工。
居民為解決這一問題,多次通過網絡平臺反映,并附上圖片、視頻作為證據。交通局卻稱居民要價過高,可雙方從未就價格問題進行協商。如今,高速公路已建成,項目部基本撤離,而這一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這一隱患究竟何時才能消除?相關部門將如何推動問題解決,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在追求發展的道路上,如何確保居民的合法權益不被忽視?后續進展,我們將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本稿件內容由當事人提供發布,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及媒體無關,如有侵權或不實信息可提供材料聯系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