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市場上,2024年的版權收購浪潮此起彼伏,經典音樂IP曲庫依然創下收購天價。譬如,Pink Floyd錄音曲庫版權以4億美元賣給了索尼音樂,邁克爾·杰克遜向索尼音樂出售6億美元曲庫獲得法院正式批準,估值10億美元,索尼音樂擬收購皇后樂隊的曲庫,顯然, 國際市場上的曲庫版權收購活動呈現出持續活躍的態勢。(回顧:)
然而,在國內市場,版權市場陷入了集體焦慮的低谷期。一方面,相較于前幾年熱歌出圈的盛況,這兩年頭部熱歌的流量明顯下滑;另一方面,AI語音克隆、數據黑箱、洗歌泛濫、海量新歌同質化等問題頻發,嚴重制約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面對極其內卷的行業環境,從版權運營到市場推廣,如何打造音樂IP的壁壘,業內的解題思路是什么?(回顧:)
在2024年音樂財經十周年年會的論壇上,新加坡blackx音樂資產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Leap躍耳娛樂執行長吳佳倫、有此山文化&A26藝術空間創始人奚韜、鯨魚向海創始人/資深音樂監制/企劃人瀟喆(趙智遠),以及主持人音樂播客“壞蛋調頻”聯合主理人伍參伍伍,就“版權運營 VS 市場推廣:探尋音樂IP的增長之路”,就各自的一線從業經驗,展開了討論。
亞太區版權被低估,看好音樂IP的多元化變現
有著三十年從業經驗的吳佳倫,過去一直在環球音樂集團、Viacom集團MTV中文頻道以及EMI Music等國際公司擔任高管。2022年聯合創辦了 新加坡blackx音樂資產管理集團,隨后又成立了一家音樂公司Leap躍耳娛樂擔任執行長,運營音樂IP,版權開發、收購以及管理,同時也擔任Tanya蔡健雅經紀人。
從版權的角度來看,blackx的出現恰逢其時。這 是一支專注于投資亞洲音樂的基金,于2022年9月推出,首次募資額為1億美元。
2023年5月,blackx宣布收購知名詞曲創作人王中言逾230首歌詞創作版權。2023年7月,與Tanya蔡健雅簽署了一項多年全球獨家音樂版權合作,旨在管理她的整個音樂知識產權(IP),繼續推動和支持藝術愿景和新興內容,并激勵新銳創作人。2023年8月,blackx進入日本市場。
數據顯示,亞洲占全球互聯網用戶的一半,高達22億人次,是最大的潛力市場,也是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溫床,這將不斷改變音樂和娛樂的消費、變現方式。而除了中國等的國內市場外,韓國流行音樂 (K-pop) 等亞洲流行音樂也在加速發展。
吳佳倫表示,創立blackx Music的目的,是希望為音樂藝術作品提供一個有價值的歸宿,為創作者提供一個繁榮發展的基地,同時也讓投資者有理由支持音樂作為一種資產類別進行投資。最重要的是,這些曲庫在 blackx 的管理下,創作者和投資者都 將從此受益。
吳佳倫認為,不應忽視歐美市場的成熟經驗和生態鏈建設,資金引入和扶持機制健全,音樂人和原創音樂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和發展。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外市場在資本投入方面也達到了部分飽和的狀態,尤其是現在歐美版權收購市場在“跑馬圈地”之后愈加飽和,而亞太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從亞太市場的角度來看,在全球音樂市場前五中,亞洲就占據了兩席,分別是中國和日本,而具體到中國市場,則面臨著版權認知固執、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這些都 為Blackx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對于我們內部來講,亞太區的版權估值是被低估的,而C-POP版權估值則是一個被高估的狀態。”吳佳倫表示, 這兩年很多人都會先寫十個副歌,扔到抖音上跑一下,看哪個數據好,再把歌補齊發音樂平臺。“什么歌火大家就拿這個做模型,再按照這個模型去創作,這種現象可能會讓所有歌聽上去差不多。”
在海外,音樂資產類投資收益仍然專注在版稅收入,版稅收入占60%,主要是從流媒體播放產生,但在中國,版稅收入對音樂人來說十分有限。在亞太地區,互聯網科技迅猛發展,有的音樂人善用自媒體和社交網絡,逐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但這個市場生態跟歐美仍有非常大的差異。
換句話講,歐美音樂資產方向的投資人想要進亞太,也是一個望而卻步的狀態,因為他們不了解這個市場。
作為深耕亞太版權市場的從業者,吳佳倫在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團隊在地化做音樂資產管理的方法,因為 資本市場是理性的,但是音樂市場一定要“先感性再理性”。 在實際的版權合作中,在華語里面詞是非常的美,中文詞美,漢詞詞美,和歐美詞不一樣,這個是 感性的部分,最后還是要做收入,多元化變現。
在版權收購方面,Blackx采取了一種更為靈活和合作的模式。以收購詞人為例,他們并沒有選擇完全收購其版權,而是采取了合資的方式。這種模式下,詞人仍保留50%的話語權,Blackx則負責幫助詞人增長收入。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能力幫助作詞人做增長,所以在收入面上保留他50%的話語權,也是希望和詞人一起成長,在成長的前提下,再考慮全部收購,而此時,詞人的版權價值已經提升。”
此外,版權的價值很難界定,因此與時俱進就十分重要。從版權交易市場來講,以過去三十年為基礎,不管是合規性還是價值變化,每十年都不一樣,這個跟收購的過程跟估值有很大的區別。
作為音樂資產管理方,吳佳倫不僅僅扮演一個伯樂的角色,在他看來,團隊的運營能力十分關鍵,究竟如何轉化音樂人的多元化變現能力,用好前沿科技、做好授權模式、曲庫的分級管理,放大音樂IP的價值比收購會更加重要。
海量新歌的普遍同質化,深挖放大優質音樂的“閃光點”
近兩年,版權歌市場陷入了疲軟狀態,歌曲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 權威平臺的音樂榜單上,不乏一些投機取巧之作,它們以“隔靴搔癢”的方式觸及大眾情緒,實則如同洗歌、盜歌一般,將這種所謂的“原創音樂”強行推向市場。
這種現象對音樂內容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因為“恰爛錢”的歌曲越多,就越難以辨識出真正具有穿透力的內容模型。
然而,盡管2024年對版權歌市場而言是一個低谷期,但業內不少公司已經開始轉型,希望打破眼前的困境,從用心打磨作品的角度出發投資版權與音樂人。雖然這條路看似很難,但卻更有長遠價值。
鯨魚向海成立于2018年6月,以版權運營為核心, 深耕市場化熱歌,每年制作和發行的歌曲逾千首,同步公司集結了業內資深音樂制作人、詞曲創作人,孵化了眾多子廠牌和音樂工作室,往藝人孵化和演藝經紀等多領域拓展。
在熱歌方面,鯨魚向海的代表作有阿yueyue《云與海》、大籽《白月光與朱砂痣》、陳文非《孤獨頌歌》、房東的貓《云煙成雨》《下一次》以及袁婭維《密語》等歌曲。
鯨魚向海每年要采買的詞曲數量特別多,收歌的標準一是評估詞曲的市場度,二是考量其是否能沉淀品牌價值和其他衍生價值。鯨魚向海的創始人瀟喆Sean分享道,相較于2018年和2019年,不考慮風格究竟是土還是流行?最起碼那個時候的詞曲創作是有原創性的,而這兩年大家面臨的 問題是,歌曲的同質化實在太嚴重了,很多歌聽起來基本上就像是同一首歌。
“我們這幾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把一首歌在市場上推廣開,如何去利用好短視頻及其他宣發渠道,讓不同類型的作品能夠在市場上得到認可”,瀟喆Sean表示,作為音樂廠牌、音樂公司或發行商,扮演著音樂人與平臺、市場之間的鏈接者角色,在當前的歌曲推廣中,行業出現了模板化的趨勢:線上推廣撒營銷號、找翻唱、推綜藝,這些手段雖然常見,但卻忽略了對優質作品和音樂人獨特閃光點的挖掘。
“我們有沒有真正認真傾聽音樂人的作品?我們能不能挖掘出他們作品中可以被放大的點?” 經過過去幾年的積累,瀟喆Sean發現公司需要突破,因此,他將以前熱歌、做市場爆款音樂的經驗和方法,用在賦能原創作品、扶持優質原創音樂人上,這也是2024年鯨魚向海的打法。
可以看到,2024年鯨魚向海專注于做的兩組藝人:銀河快遞和門尼,在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我們打通多個鏈路, 從對作品的包裝和企劃到線下的演出、綜藝運營,都下了非常大的工夫,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同時,也接受市場的檢驗。” (回顧:)
在瀟喆Sean看來, 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許多音樂人可能會感到迷茫,他們不知道自己寫的歌在市場上是什么樣的狀態,自己的詞曲到底值不值錢。有些作者可能賣了一首歌后,哪怕只是一千塊錢還是五百塊錢,也會覺得自己被認可了。
此外,音樂人不擅長運營短視頻、不愿意做自己自媒體賬號并沒有關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擅長的領域。音樂人不斷地尋找伯樂至關重要,這個伯樂可能是詞曲作者,也可能是音樂公司,還可能是行業經紀人。
瀟喆Sean總結道,“在這個過程中,音樂人一定要告訴自己,你的東西是獨一無二的,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擅長點發揮到最大,同時不斷地尋找自己的伯樂,他們會來協助你把你想做的事情做好。”
賺15分鐘的快錢,還是選擇扎根做15年?
究竟是要迎合市場,賺15分鐘的快錢,還是要在這個行業做15年?這是一道選擇題。
對職業音樂人來說,選擇后者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觀眾。 從安迪·沃霍爾的“15分鐘定律”出發,有此山文化創始人奚韜認為,音樂人的目光要長遠,不能只看到眼前“15分鐘的流量”就忽略了音樂內容本身。
有此山的每一位音樂人和作品都作為“品牌”來運營,好妹妹、陳粒、焦邁奇、陳婧霏、王加一等,他們都是各自有代表作品、獨特審美風格以及音樂性很強的音樂人。 在奚韜看來,不追求“15分鐘的流量”的流量并不是放棄推廣和宣傳,反而是希望能夠讓作品的原創性和音樂人的個性更加融合,合二為一的推廣歌曲和音樂人。
因此,宣傳工作不應該是一種包裝,而應該是一種基于“人”的魅力發散,輸出一個真實的人的樣貌,將興趣愛好發展成一種向外的探索。奚韜分享了有此山的工作方法:“比如說我們會為音樂人出攝影集、出書、辦展、做節目等,這些內容都是基于音樂人本身的興趣出發,來展現他們除了音樂之外的其他面,讓大家看到一個完整真實的人。”
有此山現在的辦公地點在751園區,一座二層帶院子的小樓,A26空間也就應運而生,成為在場所里創造新內容的藝術空間品牌。
院子里有一個小花園, 花園里有三顆海棠樹,去年在海棠花開的時候,奚韜做了一場快閃音樂節。得益于活動在新世相公眾號和小紅書上迅速發酵,當時12點發的通知,下午2點的演出,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來了三五百人,給所有來到現場的觀眾都創造了一個很美好的相遇瞬間。
在2024年五一期間舉辦的北京超級草莓音樂節上,有此山舞臺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了藝術的跨界融合。他們打造了一座移動美術館《萬物II:遙遠的相似性》,邀請了8組音樂人和8位當代藝術家以一對一的方式, 將音樂作品、美術作品和空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為觀眾呈現了8種日常熟知的自然意象——沙漠、島嶼、森林、三巒、大海、微風、星辰與光芒。
有此山萬物移動美術館,草莓音樂節現場
從定位來看,A26是一個實驗性空間,以年輕人流行的餐飲消費為基礎,展現當代藝術和小眾音樂演出的空間, 可以給更多沒有發過唱片和單曲的獨立音樂人,提供更多演出的舞臺。
奚韜總結表示:“我們希望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鏈條,能夠為這個行業輸出更多真正想要做音樂的原創音樂人。”
小結:“別著急,這才哪到哪兒”
主持人伍參伍伍做音樂播客已經十幾年了。如今,他在摩登天空也主理一個廠牌digi,簽約了一批潮流音樂人,如高嘉豐Jiafeng、GG龍蝦、華裔美國熊、褪色女皇和Jellyeeee等。
2024年,digi廠牌為簽約音樂人相繼出版發行了《54088 DEJA VU》、《早期科技 Early Technologies》、《Wah!!!》、《豬籠入水》、《FLOURISH》等五張唱片,充分展現了新世代音樂人獨特、前衛的音樂審美。
盡管前衛新世代在版權市場的競爭中不占流量優勢,但,這是未來的可能性。在論壇的最后,伍參伍伍用一句話總結道:“別著急,這才哪到哪兒。”
的確,音樂IP,在我們看來,是指具有持久影響力和變現能力的音樂作品或音樂品牌形象。
我們注意到,盡管這些年熱門爆款歌曲眾多,但真正能留下來的作品卻很少,絕大多數熱歌雖一時占據了流量優勢,賺到了一筆快錢,但歌手未能隨之崛起,歌曲也迅速被人遺忘。而20年前的經典歌曲,至今仍耳熟能詳,版權價值不斷攀升,這是音樂IP的獨特壁壘。
在音樂人郭頂的案例中,我們同樣可以見窺見堅守作品帶來的長期價值。音樂人最終還是要讓作品說話,而音樂人堅持自我,必有人能洞悉內容的價值。
也正如奚韜所言, 作為音樂人,是應追求那短暫的15分鐘輝煌,還是應在行業中深耕細作15年?這關乎于個人選擇,而一旦 選擇后者,就需要投入時間與耐心,堅 守初心,不隨波逐流。
排版:河清 / 審核:容容
閱讀往期熱文
【音樂版權】 ; ; ; ; ; ; ;
【音樂平臺】 ; ; ; ; ;
【現場音樂】 ; ; ; ; ; ;
【音樂營銷】 ; ; ; ; ;
【音樂科技】 ;
【音樂財經】 入駐第三方平臺
騰訊新聞丨網易財經|36Kr|新浪財經
今日頭條 |百度百家| 搜狐
知乎 | 虎嗅網 | 文旅中國|界面
《音樂周報》-《音樂財經》專版
微博(4.7萬訂閱) | 抖音(18萬訂閱)|小紅書(2000訂閱)
官網網站:www.livemusichin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