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年,富商申士章外出游玩,走到一座廟宇旁,剛想進門討口水喝。不料,一女子直沖過來,撲到他懷里。不曾想,這一撲居然誕生了一個運氣好到爆棚的人。
原來,女子看到蛇受到驚嚇,慌忙跑時,沒注意到眼前有人,不小心撞了上去。
女子連聲道歉,可紅撲撲的小臉蛋,明亮的眸子,一下就撞到了富商的心里。
一見鐘情的兩人,隨后就深入淺出地交流了一番。
富商走后,女子竟發現自己懷孕了!
女子慌亂不知該如何處理,可肚子不等人,很快生了個男孩。
可是,這個孩子卻不能跟父親姓申,因為申士章家里已有妻子。
按理說,以申士章的家產,三妻四妾也養得起,大不了納妾給個名分。
但女子的身份卻有問題,因為她是一個尼姑。
所以,萬般無奈之下,這個私生子被送人了。
按理說,爹娘都沒見過就被送人的小孩,一般過得挺慘的,我們這位卻是個例外。
因為領養人是蘇州知府徐尚珍。
小孩原本應該是富二代的,搖身一變成了官二代。
徐知府給他取名徐時行,并悉心教導。
徐時行天資聰穎,二十八歲就高中狀元,人生順利得不見一點坎坷。
徐時行衣錦還鄉后,徐知府卻不給他入徐家族譜,反而讓他去申家認祖歸宗。
可見在徐知府心中,只有付出,從不奢望回報,人品是相當厚道。
無奈之下,徐時行只好回到申家。
而此時,申士章早已去世多年,可這天上掉狀元的事情,可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申家人毫不猶豫地大開中門,敲鑼打鼓地把他迎了進來,從此改名申時行。
受養父徐尚珍的影響,申時行是一個表面處事圓滑,但內心很厚道的人。
申時行入朝為官后,那幾年朝廷很難混。
徐階斗嚴嵩、高拱斗徐階、張居正斗高拱……
總之,你方唱罷我登場,斗得是一塌糊涂。
而申時行此時,卻非常沉穩,從不聚會,每天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就只埋頭讀書。
講學時,教過一個叫朱翊鈞的學生,就是后來的萬歷皇帝。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那些沖在前面的朝臣,基本上都廢了。
這時,張居正來到了申時行面前,跟他說:你以后跟著我。
這次申時行沒有拒絕,很爽快地接受了。
1578年,張居正老爹去世,需要回家辦喪事。
張居正為了保證大權不旁落,就舉薦了申時行進入內閣,任大學士。
此時的申時行深刻認識到,張居正這么強勢的人,只需要聽話的仆人,他還是個小字輩。
所以這些年是兢兢業業、謹小慎微,從不多話。
直到張居正死后,隱忍多年的張四維接班,重新洗牌,他都沒有說話。
不說話不等于不管事。
張四維他們抄家抄出人命后,申時行不動聲色地到處找人做工作,及時制止了情況的惡化。
在言官們一系列倒張活動中,走的走,死的死,最后,申時行終于熬成了內閣首輔大臣。
讓人沒想到的是,申時行上任后第一件事,居然是廢除張居正的考成法。
因為當時的考成法已經造成了很多流民,這些人經常搶劫偷盜。
申時行廢除考成法,并開辟了大量田地,安置流民耕種,與民休息。
1590年,副總兵李聯芳在邊界巡視時,遭遇蒙古韃靼部落的扯力克襲擊,全軍覆滅。
朝堂上,皇帝和一些大臣認為:堂堂大明朝,不能被人打了不還手,打!
大家群情激奮,慷慨激昂,仿佛戰事一觸即發。
申時行卻皺了皺眉頭。
夜深人靜時,申時行秘密遞了一份奏疏。
萬歷一看,分析地頭頭是道,便認可了申時行的意見,暫不動兵,并命申時行全權處理。
第二天,大臣都問申時行:皇上咋改主意不打了?
申時行一臉無辜:我也不知道啊,皇帝不同意打,但這事肯定沒完。
隨即,申時行下令兵部尚書在邊界集結重兵,卻不進攻,只蹲守,只要看到扯力克的運輸車隊,就立刻下手,搶了就跑。
這種打法,成本低,但收益卻極高,明軍樂此不疲,扯力克卻叫苦不迭,只好率部遷移,躲得遠遠的。
就這樣,不用大動干戈,不費一兵一卒,申時行輕而易舉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恢復了邊界和平。
萬歷的皇后無嫡子,皇長子是一個宮女所出,萬歷不喜。
皇三子是萬歷喜愛的鄭貴妃所出,萬歷一直想立他為太子,但長幼有序,此事一直遭到大臣反對。
申時行雖也認為應該立長,但是他很圓滑,一直忙著調和皇帝和大臣的矛盾。
不料一封奏疏呈上,居然署名是三個人,申時行、許國、王家屏。
萬歷心里很不爽,便叫了申時行來。
一問才知,原來名字是別人代簽的。
但申時行回去后寫了封密信給萬歷,大意就是這事不要急,自己拿主意就行。
結果萬歷不小心將這封密信,夾到了批好的文書里頭,轉交內閣。
好巧不巧信落到了禮部羅大纮手里。
羅大纮急眼了,痛罵申時行兩面派。言官們也跟著大罵申時行老滑頭。
眼看此事無法收場,申時行于1591年九月正式辭職,回鄉隱退。
23年后,神宗譴使問候。同年,申時行壽終正寢。
縱觀明朝,龍爭虎斗,各種人才粉墨登場,而申時行,怕是唯一一個自然死亡,也沒經歷什么大的挫折的人,可以說,運氣是相當地好。
若說出無法選擇,后面審時度勢,懂得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智慧?
機會未來時,勤勤奮奮讀書,增長知識。
機會來到時,兢兢業業做事,與民休息。
機會已逝時,瀟瀟灑灑離開,不戀權位。
懂得審時度勢,看清別人,也認清自己,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智慧呢?
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明朝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