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經典好劇就像一座大學,能培養出一系列人才,開枝散葉,各成名派。
作者|大師傅 出品|夾饃星球
前段時間,《我是刑警》熱播,很多觀眾說從中看到了20年前中國刑偵劇的影子,真實地呈現破案過程,不搞燒腦,不故弄懸疑,幾乎是白描手法,但看起來很過癮。
導演名叫惠楷棟,近年的代表作為《鬢邊不是海棠紅》《延禧攻略》,一個是民國梨園行故事,一個是清朝宮斗劇,看起來與硬核刑偵劇一點不沾邊,為什么能拍出這么正的味道?
一查資料,原來惠楷棟原名叫惠東,陜西西安人,曾經是《121槍殺大案》的攝影師。
《121槍殺大案》是國產刑偵劇黃金時代的巔峰之作,藝術集大成者,至今仍讓人回味,豆瓣評分高達9.2分。參與過這部劇的創作,自然掌握了刑偵劇的靈魂。
△《121槍殺大案》
該劇還有一名攝影張小波,也轉型做了導演,拍出了《三十而已》這樣的爆款劇。同時,他還是正熱播的懸疑劇《獵罪圖鑒》系列的監制。
《121槍殺大案》中有一個配角白熊,演員名叫簡川訸(he),陜西人,同樣在后來做了導演,代表作是爆款職場劇《歡樂頌》系列。
一部經典好劇就像一座大學,能培養出一系列人才,開枝散葉,各成名派。
《121槍殺大案》由西安電影制片廠出品,主創人員大都來自廠里,或與廠有關。這部劇之后,隨著影視產業化改革,大都去了北京發展。
他們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今已成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重要創作力量,可稱“陜西幫”。
劉惠寧 | 惠楷棟 |劉進
2024年是電影市場的寒冬,短視頻滿足了娛樂需求,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而這并非首次,上世紀九十年代,受電視、錄像和好萊塢大片的沖擊,國產電影同樣陷入了低谷。電影制片廠為了養活自己,開始轉型拍流行的電視劇。
資深導演不屑于干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年輕導演身上。在西影廠,24歲的劉惠寧和編劇孫毅安合作,拍攝了講述西安道北區二十年動蕩變遷的電視劇《道北人》,1995年播出,以人物的命運曲折和情感糾結賺足了眼淚,引起轟動。
△《道北人》中的張小童
廠里的年輕演員張小童在劇里演一個負心漢。他的舅舅在西影廠上班,他受其影響,走上演員之路,1987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后被分配到廠里。從這部劇開始,他出演了劉惠寧執導的近20部劇,實打實的御用男演員。
之后,劉惠寧繼續和孫毅安合作,拍攝了《老房子》,講述一個女人與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一個男人由陜西演員郭濤扮演,另一個便是張小童,但他取了個藝名張嘉譯,用了多年,直到2020年又改成張嘉益。
張嘉譯還是這部劇的副導演,幫助聯系了女主角的扮演者陳小藝。陳小藝是四川姑娘,和劉慧寧因戲結緣,后來結為夫妻。
△《老房子》海報
除了臺前演員,更重要的是這部劇的幕后主創,日后紛紛成為大佬導演。
其中之一就是攝影師惠東,自此成為劉惠寧的固定班底,一邊負責攝影,一邊跟著學習導演。
2009年播出的警匪劇《緝毒先鋒》是惠東的導演處女作,也是此時他把名字改成了惠楷棟。制片人郭現春,是公安部影視中心制片人,《我是刑警》也是他推動的項目,找了老熟人來導演。
做導演的同時,惠楷棟也繼續在做攝影師,繼續和劉惠寧合作。在2011年播出的劉惠寧執導的《你是我兄弟》中,他依然署名惠東。
△惠楷棟(右)和劉惠寧(中)
2017年,惠楷棟和編劇于正的歡娛影視簽約,執導了清宮劇《延禧攻略》,靠著熱門題材和網絡營銷,一舉成名。此后的《鬢邊不是海棠紅》更是成為他的代表作。
今年,除了《我是刑警》外,惠楷棟還有一部劇《花開如夢》播出,由他和劉惠寧聯合執導。劉惠寧患有肌肉萎縮的病,近年來站立都難,現場擔大梁的應該是惠楷棟。
△惠楷棟(左)在《我是刑警》拍攝現場
《老房子》還有一位攝影師劉進,是西影廠子弟,父親劉昌煦是西影廠資深攝影師,曾經與吳天明合作過《沒有航標的河流》。劉進在制片廠長大,自然也愛上電影,并子承父業。
劉進并不是劉惠寧團隊的固定成員,在《老房子》之后他就獨立發展,朝導演轉型,2005年執導了電視劇處女作《呂梁英雄傳》。
但和劉惠寧一樣,劉進合作最多的男演員是張嘉譯。2012年,劉進執導、張嘉譯主演的諜戰劇《懸崖》播出,幾乎橫掃當年所有電視劇重要獎項,成為國產諜戰劇的里程碑之作。
△諜戰劇高光之作《懸崖》
2015年,劉進在張嘉譯的邀請下,接拍史詩巨制《白鹿原》。張嘉譯扮演主角白嘉軒,同時也擔任藝術總監。有意思的是,《白鹿原》的投資方陜西光中影視,也是《121槍殺大案》的投資方。
拍攝現場,張嘉譯常常和李進爭論,扮演鹿子霖的何冰提醒他,你跟導演說話客氣點嘛。張嘉譯說:“客氣什么?我倆打小就這么說話,從小吵到大。”
△導演劉進和張嘉譯在《白鹿原》片場
《老房子》是個神奇的劇組,就連美術指導程路,后來也做了導演。
程路是遼寧大連人,1988年考入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后到西影廠做美術設計,后來跟著劉惠寧拍電視劇。2002年,劉惠寧拍攝《探長歐光慈》,男一號是剛剛因《重案六組》成名的李成儒,主演里有張嘉譯、陳小藝等熟面孔,而程路做了執行導演。
△張嘉譯在《探長歐光慈》里
2004年,程路執導《巡城御史鬼難纏》,由老戲骨李保田主演,這是一部韻味十足的清朝官場劇,現在看也不過時,豆瓣8.7分。
2015年,程路拍攝《妻子不設防》,張嘉譯在里面客串了一個角色。可以說,陜西人做導演,沒有不和張嘉譯合作的,他是“陜西幫”的門面。
張曉波 | 簡川訸 | 李少飛
《老房子》之后,1999年,劉惠東拍攝《121槍殺大案》,攝影師除了惠東,又加入了張小波,后來用名張曉波。
張曉波17歲就進入西影廠工作,那是1987年,參加的第一個項目是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攝影指導是顧長衛,張曉波是攝影組的成員,“就是一個小工”。
到了1994年,西影廠和周星馳合作拍攝《大話西游》時,張曉波已成長為副攝影,至尊寶在室內的戲,就是他拍的。
△導演張曉波
2012年,他和孫皓(《慶余年》導演)聯合執導了《大男當婚》,正式走上導演崗位。之后,他加入檸檬影視,拍攝了大量都市情感劇,以筆法細膩著稱。
2020年的《三十而已》、2021年的《小舍得》連續成為爆款,讓張曉波成為懂年輕人、懂都市生活的知名導演。
2022年,同樣由檸檬影視出品,張曉波擔任總監制打造的懸疑劇《獵罪圖鑒》播出,以畫像師為主角,將破案與繪畫結合,劇情有創新,成為年度黑馬劇,也捧紅了年輕演員檀健次。
“我是電影廠的人,我原來拍電影的,所以我(拍劇)追求一種電影化。”張曉波曾對媒體說。
△張曉波(左二)在《三十而已》發布會
在《道北人》中扮演少年仁義,之后又出演了《老房子》《121槍殺大案》的演員李少飛,出生于寧夏,畢業于陜西省藝術學校,被劉惠寧發現進入影視圈,
李少飛長一張娃娃臉,隨著年紀增大,戲路有點窄,生計出現問題。劉惠寧便讓他跟著自己拍戲,從場記到副導演,再到執行導演,一路走過來,是親傳徒弟。
2020年,李少飛獨立執導了《裝臺》,正式出師。這部劇同樣由張嘉譯主演,他還擔任了藝術總監,因為他小時候的家和《裝臺》中的劇院就在一條街上,非常熟悉,很有感情。
△李少飛在《道北人》中飾演李仁義(左)
在《121槍殺大案》中飾演配角白熊的演員簡川訸,1990年畢業于西安市藝術學校(校友還有郭濤),被分配到西安兒童藝術劇院,從事舞臺劇表演。
1998年,簡川訸放棄原單位工作,進入影視圈,因而參演了《121槍殺大案》。但他的目標并不是要做一名明星,而是做幕后創作者,從場記干起,輾轉于各個劇組。
2006年,簡川訸以副導演的身份加入《闖關東》劇組,負責選角工作,自此搭上了電視圈的另一支創作力量——“山東幫”,即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的團隊,大都是山東人。
《闖關東》的導演是山影的王牌孔笙,因為這次合作,簡川訸得以結識這位大師。2010年,孔笙拍攝《鋼鐵時代》時,簡川訸做了B組導演。
《鋼鐵年代》的主演陳寶國也很欣賞簡川訸的工作,之后他主演《智者無敵》時,便“欽點”簡川訸做導演,于是簡川訸有了電視劇導演處女作,當時他40歲。
△導演簡川訸
起步之后,簡川訸執導了由陜西文投出品的懸疑抗戰戲《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主演是陜西籍女演員的代表——閆妮。
在這期間,孔笙和攝影師李雪等人創立了正午陽光影視公司。2015年,因為捧出了《瑯琊榜》和《偽裝者》兩部爆款,正午陽光成為國產電視劇的金字招牌。
2015年,簡川訸正式加入正午陽光,和孔笙聯合執導《歡樂頌》,掀起女性職場劇熱潮。之后的幾部續集,簡川訸任總導演,但口碑褒貶不一。
2018年,簡川訸獨立執導《都挺好》,成為他的導演代表作,這部劇塑造了一個“國產劇第一爹”——倪大紅扮演的蘇大強。
△簡川訸(左二)和《都挺好》的演員
紅火期的正午陽光曾做過藝人經紀業務,旗下明星除了山東男演員的門面靳東外,還有前西影廠演員、陜西人劉奕君。劉奕君和張嘉譯一樣,從陜西考到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后分回西影廠。
但他不像張嘉譯,與陜西導演合作不多,而是被正午陽光捧紅的,在《瑯琊榜》中的侯爺形象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丁黑 | 智磊 |曹盾
《老房子》播出的同年,另一位西影廠導演丁黑,也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大人物李德林》。這是一部基層官場劇,演員陣容很強大,有劉蓓、宋春麗、傅彪,都是當時的大明星。
丁黑是西影廠子弟,1987年從西北大學文學系畢業后也到廠里工作,曾跟著吳天明、顏學恕等導演學習拍電影。但等他成長起來后,制片廠開始走下坡路,他一度去了音樂行業拍MV。
△丁黑導演處女作《大人物李德林》
《大人物李德林》這個項目,他本來是制作人,因為約好的導演沒來,他不得已自己上陣,沒想到“得心應手”,又回到了導演崗位。
這部劇的投資方是編劇海巖的海潤影視,之后丁黑也加入海潤。2003年,他執導了“海巖劇”《玉觀音》,捧紅了初出茅廬的演員孫儷。劇里探討的話題和尺度,現在是拍不出來的。
2013年,丁黑受邀執導《大秦帝國之縱橫》和《大秦帝國之崛起》,秦國故事由陜西導演來拍當然合適,但當時遇到一個問題:孫皓暉的原著是以蘇秦和張儀這兩個縱橫家的故事為軸來構建的,但根據最新出土文獻,蘇秦的活動是在張儀去世之后,兩人并不是同一時代人。
△丁黑(中)拍攝《大秦帝國之縱橫》
到底是尊重原著,還是尊重歷史?丁黑選擇了尊重歷史,重新梳理劇本,以張儀相秦為主線來講述故事。《大秦帝國之縱橫》獲得了電視劇金鷹獎和飛天獎,成為歷史正劇的代表。
2017年,丁黑執導《那年花開月正圓》,講述陜西女商人周瑩的故事,時隔14年再次和孫儷合作,并幫助孫儷獲得飛天獎最佳女主角。孫儷曾評價丁黑:臉大、眼小、有才。
△丁黑和孫儷在拍戲現場
《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攝影師智磊,也是西影廠子弟,父親是演員智一桐。1978年,智磊考上北電攝影系,和張藝謀同班,畢業后他幸運地回到了西影廠,沒人脈的張藝謀去了廣西。
進廠后,智磊與導演滕文驥合作,擔任《海灘》《黃河謠》等片的攝影,畫面是典型的第五代電影人的風格。2010年,他轉型做電視劇導演,執導了諜戰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雖比不上《懸崖》,反響還不錯。
但近年來,智磊相繼拍攝了《漂亮書生》《嘉南傳》《新白娘子傳奇》等古偶劇,演員是曾舜晞、鞠婧祎這樣的流量明星。從文藝片攝影大師到古裝偶像劇導演,跨度實在太大,作品評價普遍不高。
△《新白娘子傳奇》劇組為鞠婧祎過生日,右二為智磊
滕文驥是八十年代西影廠輝煌期的代表導演,但他不是陜西人,而是北京人,兒子滕華濤在北京上學,放假了才到西安和父親相聚。1991年,滕華濤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隔壁攝影系有一位來自西安的同學,叫曹盾。他的父親曹景陽是西安話劇院演員,也出演過不少西影廠的片子,其中就包括滕文驥執導的《黃河謠》。
因為父輩的緣分,兩人成為朋友,常在一起拍短片。畢業后,滕華濤做了導演,曹盾成為他的御用攝影師,兩人合作拍攝了《蝸居》《雙面膠》《王貴與安娜》等熱門電視劇。張嘉譯在全國觀眾面前的成名作,就是憑借《蝸居》。
2010年拍《裸婚時代》時,曹盾開始和滕華濤一起導演。該劇主演是西安人文章,要不是后來出了丑聞,他會是陜西演員的又一個門面。
△滕華濤和陜西演員文章
后來滕華濤要去拍電影,曹盾便做了獨立導演。2012年,他執導了“滕家班”擅長的都市職場劇《小兒難養》,豆瓣7.1分,算是小試牛刀。
2019年,曹盾執導的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播出,根據馬伯庸小說改編,還原了故鄉長安的盛世景象,豆瓣評分高達8.1分。
同年,滕華濤導演的電影《上海堡壘》上映,豆瓣2.9分,被稱為“四大爛片”之一。此后,滕華濤重回電視劇領域,但執導的劇再也沒有當年的盛況。人呀,還是不要輕易跳出舒適區。
△《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
曹盾近年來也有多部劇播出,但聲量沒有一部達到《長安十二時辰》。2025年將有他和馬伯庸再次合作的《長安的荔枝》播出,大家拭目以待。
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西影廠憑借《紅高粱》《老井》《孩子王》《盜馬賊》《黑炮事件》《野山》等一系列獲獎影片,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矚目的藝術中心,被稱為“太陽從西邊升起”。
九十年代之后,雖然電影陷入低谷,但年輕的創作者轉戰電視劇領域,去往更大的城市和平臺,依然獲得了卓越的成就。那些被人反復觀看和回味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
陜西人大都比較低調,只知道踏實干活,不太注重自我宣傳,上述導演的名字,如果不去詳細搜索,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經歷。
在藝術創作中,人永遠是核心,如果陜西的文化部門和投資方能和這些藝術家多合作,利用好人才優勢,不斷推出影響全國的作品,陜西影視再創輝煌,不是沒有機會。
—END—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和短視頻搬運剪輯,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