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從淘股吧出來的選手都是精英! 給大家推薦一個大A做短線的朋友:
他最近的節奏真的是異常精準,從上周二到昨天,一共出手4次,收益讓人艷羨!
而且都是提前預判,對短線的把控相當極致。
絕對真實,都是馬前炮操作,如果你也是做短線的,不難發現最近的行情其實挺難操作的!
他專業做短線15年了,術業有專攻,大家可以學習一下他的操作模式,節奏非常好,大家可以放心關注!!
作者:余飛
01
地鐵大洗牌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2024年就成了過去式,又到了本號一年一度評點各城市地鐵排名的時候了。
2024年地鐵十強城市陣容沒有變化,但排名座次出現了大調整。
2022年末地鐵十強城市分別是: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重慶、武漢、南京、青島。
到2023年年末地鐵十強城市名單與排序變更為: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武漢、南京、鄭州。
2024年名單與排序又變成了:
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武漢、杭州、南京、鄭州。
過去三年,青島的地鐵排名被擠出了前十,被鄭州取代。去年鄭州繼續排名內地第十。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地鐵/軌道交通集團
過去一年,上海的運 營里程反超北京,逼近900公里。2024年,上海地鐵17號線西延伸段開通,市域機場聯絡線開通。北京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站至東壩北站)、北京地鐵12號線(四季青橋站至東壩北站)、北京地鐵昌平線南延一期剩余段開通。
成都地鐵里程突破了600公里,超越深圳成為地鐵第四城。2024年,成都地鐵S3號線(福田站-資陽北站)開通運營、地鐵8號線二期(龍港站—蓮花站、十里店站—桂龍路站)、成都地鐵27號線一期(石佛站—蜀鑫路站)開通運營。
武漢 超越杭州,并且里程突破了500公里。2024年,武漢地鐵7號線北延線(前川線)二期開通初期、地鐵11號線東段二期及三期武昌段首開段開通。
廣州排名雖沒有變化,但地鐵里程邁上新臺階,突破了700公里。2024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11號線,也是廣州首條環線地鐵開通。
深圳在2024年12月28日,五線齊發,地鐵3號線四期(雙龍站—坪地六聯站)、7號線二期(西麗湖站—深大麗湖站)、11號線二期(崗廈北站—華強南站)、12號線二期(海上田園東站—松崗站)、13號線南段(深圳灣口岸站—高新中站)開通。
南京、鄭州排名雖沒有變化,但過去一年均有里程增加。
南京地鐵5號線南段、地鐵7號線中段開通運營。
鄭州則繼2023年成為地鐵里程增量第一后,2024年的增量里程依舊位列第一。
2023年鄭州開通了地鐵3號線二期、10號線一期、12號線一期,增加了112公里 里程,取代了青島第十的席位。
2024年,鄭州又開通了7號線一期、地鐵8號線一期,里程增加了105公里。
杭州是地鐵十強城市中過去一年唯一沒有新增線路的城市,過去兩年杭州的地鐵里程都沒有變化。
02
地鐵進入存量時代
從全部地鐵城市來看,今年地鐵里程有增加的城市共21個城市。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地鐵/軌道交通集團
10 名開外的 地鐵城市中, 西安、青島、天津 、 長沙、 合肥、寧波 、 貴陽、長春 、濟南、哈爾濱、徐州 、紹興地鐵里程都有所增加。
其中西安地鐵10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東段、6號線一期南段、地鐵8號線開通,地鐵里程增加了93公里,排名超越青島位居全國第十一。
青島6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開通,里程增加34公里。
天津11號線西段開通,增加25公里。
蘇州地鐵6號線、7號線、8號線開通,里程增加了99公里,里程增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次于鄭州。
長沙地鐵1號線北延一期開通。合肥地鐵4號線南延線、8號線一期開通。寧波地鐵3號線二期開通。
貴陽2024年開通了S1號線,無錫也開通了S1號線,長春開通了地鐵6號線,濟南開通了地鐵3號線二期,哈爾濱地鐵3號線二期西北半環道里段開通,徐州地鐵3號線二期開通,紹興地鐵1號線支線首通段開通。
結合過去的數據還可以有以下發現:
第一,江蘇地鐵城市最多,其次是廣東、浙江。
江蘇目前坐擁6個地鐵城市,分別是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南通,是全國擁有地鐵城市數量最多的省。江蘇十三太保,近一半是地鐵城市。
其次才是 廣東,廣東有4個城市開通地鐵,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東莞。
浙江3座,分別是杭州、寧波、紹興,溫州開通的是市域快軌。
有兩個城市開通地鐵的省份包括福建(福州、廈門)、河南(鄭州、洛陽)、遼寧(沈陽、大連)、山東(青島、濟南)。其他擁有地鐵的省份只有1座地鐵城市,基本都是省會城市。
第二,地鐵進入了存量時代。
2023年,沒有新晉的地鐵城市。內地擁有地鐵的城市數量維持不變。2024年,數量同樣不變。
省會與首府城市中,尚未開通地鐵的城市包括銀川、拉薩、海口、西寧4個。
其實,從2024年的各種政策發布來看,不僅地鐵進入了存量時代,地鐵大擴張時代也結束了。
2024年8月26日,財政部、住建部、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水利部聯合發布了《市政基礎設施資產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在《辦法》的第13條,明確提出:
政府投資建設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產應當依法嚴格履行基本建設審批程序,落實資金來源,加強預算約束,防范政府債務風險。嚴禁為沒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產違法違規舉債,不得增加隱性債務。
來源:財政部官網
意思很明確,以后地方政府不能違規舉債來建設沒有收益或者收益不足的基礎設施。
在當下的大環境下,地方政府化債是第一要務,其他一切都要為化債讓路,要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
從行動上看,官方駁回了多個城市的地鐵規劃訴求。比如青海省會西寧,山東濟寧,江西贛州等。
西寧官方在回復市民的提問中明確,“2023年底國家對重點省份分類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嚴控新建政府投資項目,重點省份原則上不得新建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濟寧官方在回復市民提問中,同樣明確“國家暫不受理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
贛州官方在回復市民提問中表示,我市軌道交通第一輪建設規劃暫不滿足上報審批條件……“十四五”時期不受理不具備條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
從以上三個城市的回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很明確的消息:
當下沒有開建地鐵的城市,短中期內,基本不會獲批。也即地鐵城市進入了存量時代。
除了不批復新的地鐵城市外,已經開通地鐵的中心城市,新的地鐵規劃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2024年年初,哈爾濱的地鐵二期規劃,就因為債務指標不合格,被退回。
青島的14號線,也被喊停了。
所以說,目前尚未修建地鐵的城市,基本不再有希望獲批。地鐵城市再申報,也會有客流量限制而被壓縮線路。
地鐵大擴招時代結束背后的本質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地方債務已經成為了當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困擾之一;另一方面,地鐵本身的建設和運營,需要高昂的成本,需要合理建設才行。
本號之前根據界面新聞梳理目前已經公布數據的29個城市(上海、合肥、杭州、廈門等城市未公布)來說,如扣除政府補貼,除了福州有微薄利潤外,其余都在虧損。
就連曾經的利潤王深圳地鐵,也陷入了虧損。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地鐵公司
虧損并不可怕,畢竟地鐵和城市是一體的,大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也即,地鐵本身不賺錢,但它帶來了民生便利,提升了流動效率,這其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可以填補地鐵本身的虧損。
換句話說,只要地鐵產生的經濟效益能彌補地鐵本身的虧損,對于能夠負擔得起的大城市來說,多多益善。
但是,最近這些年,宏觀大環境改變,地方債問題突出,讓很多城市的財政捉襟見肘。
這是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文件,提出“嚴禁為沒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礎設施資產違法違規舉債,不得增加隱性債務”的大背景。
03
城際鐵路地鐵化運營,部分城市可以曲線實現地鐵夢
在地鐵大收縮的背景下,萬億城市泉州和煙臺直接修建地鐵的夢,基本泡湯了。
那么,未來還會不會有新的地鐵城市誕生?
當然會有,不過很好。
一部分城市,可以通過中心城市的地鐵延伸,成為地鐵城市。
典型如湖北的鄂州,2021年武漢地鐵11號線延伸至鄂州,讓其擁有了地鐵。
北京地鐵22號線在2025年開通將聯通廊坊,屆時廊坊也將加入地鐵大家庭。
深圳地鐵14號線早就提出要延伸到惠州,但今年深圳官方兩次回復,表示惠州不具備修建地鐵的條件,意味著延伸夢仍將擱淺。
不過,今年廣東開啟的城際鐵路地鐵化運營,讓惠州實現了曲線地鐵夢。
今年5月廣佛南環城際(佛山西站—番禺站)、佛莞城際(番禺站—東莞西站)正式開通運營,惠州曲線實現了“地鐵”夢。
這兩條線路開通,將與佛肇城際(佛山西站-肇慶站)、莞惠城際(東莞西站-小金口站),相連形成一條全長258公里,呈東西走向的交通大動脈。
隨著這兩條線路開通,一條橫跨肇慶、廣州、佛山、東莞、惠州五座城市的超長“地鐵”誕生了。
這是全國目前開通的最長“地鐵”。
央視新聞給出的標題便是,“全國最長跨市'地鐵'來了”。
肇慶、惠州借此晉級,加入了“地鐵”大家族。當然,這里的地鐵,要打雙引號,因為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鐵。城際鐵路與地鐵存在諸多差別,車型標準不同、運行速度不同、技術標準不同。
但是廣東省這條串起五座城市的城際鐵路已經地鐵化了,因為它改變了城際鐵路的運行法則。
廣州地鐵集團當時宣布,這四條對接的城際鐵路,全面啟用“站站停+大站快車”公交化運營模式,乘客無須提前購票,使用地方交通卡刷卡或掃碼便可乘車,免去了城際鐵路體系的提前檢票、購票環節,和坐地鐵沒差。
而且,站臺、標志、報站,都與地鐵相差無幾,站站停。
所以說,這條四線貫通串起5個城市的城際鐵路,名義上是城際鐵路,實際上已經是地鐵了。
也正因此,本號才敢于說肇慶、惠州這兩座沒有地鐵的城市,加入了地鐵大家族。
泉州也有曲線實現的可能。
2024年10月8日,福建省發改委發布了《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工可審查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可研報告即將進入審查和批復階段。
這一條城際鐵路,全長175.13公里,途經泉州段71.5公里、廈門段53.4公里和漳州段50.2公里。該項目總投資額約為727億元,計劃新建30座車站(其中高架站14座、地下站16座),并預留4座車站以備未來擴展。
關鍵看廈漳泉城際鐵路R1線會否采取地鐵化運營模式。
如果采取,不僅泉州實現了“地鐵”夢,漳州也將實現。
而且,一旦福建效仿大灣區,將城際鐵路的運營模式“地鐵化”,那未來能夠曲線加入地鐵家族的成員,會越來越多。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