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興,教育興,比亞迪捐30億,讓中國汽車之魂,后繼有人。
12月3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舉行了30億教育慈善基金的啟動儀式,比亞迪將分2年捐資30億,用于支持高校獎學金和新能源技術的科普。
早在2017年,比亞迪就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經建立了深圳、重慶、西安等15所一流院校、35個一級學科的聯合培養格局,累計培養了1600名博士后,出站留存率高達100%。通過超前的人才培養和儲備,比亞迪穩坐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頭把交椅”。
為什么比亞迪要拿出超豪華陣容,支持教育?這得從比亞迪的掌門人王傳福說起。
一、王傳福:欲興國,必先興教。
在30億教育資金的啟動儀式上,王傳福回憶了自己有幸考入中南大學冶金學院,后來保送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所,是國家的教育改革,讓自己有機會用勤奮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后來的比亞迪輝煌,也是王傳福帶著自己的冶金班的同學,也一樣有著勤奮刻苦的工科生,一起在一張白紙上繪出來的。沒有技術儲備,沒有現成的管理模式,王傳福能成功,就靠王傳福自己的勤奮和對人才的汲汲渴求。
這是王傳福對教育的重視,也是比亞迪能開創屬于自己版圖的重要原因。王傳福本人,曾說過一句話:科教興國戰略是比亞迪取得今日成就的關鍵,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石。
為了踐行“科教興國”的初心,王傳福決定拿出30億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
二、王傳福的30億,給到哪里了?
此次教育基金的啟動,比亞迪共與全國35所高校達成合作,捐贈了獎學金。另外,還將向全國主要的科技館、博物館及部分學校捐贈新能源車技術科普展具,共計28所。
王傳福在演講中提到,目前比亞迪內部約80%的技術骨干,都來自于校招。每年新招的應屆生中,95%的人,都是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如今比亞迪已擁有超過5萬名應屆生,為比亞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除此之外,比亞迪從深圳、重慶、西安“三站四基地”,累計培養了1600多名博士后,出站留存率高達100%,用行業最頂級的人才,做比亞迪最前沿的科研,這也是比亞迪科技創新的底氣。
那么,比亞迪成立“30億慈善基金”,僅僅是為了“培養工程師”么?
當然,除了受益于比亞迪本身,“30億慈善基金”更是為中國產業興國,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
三、比亞迪:投入的,終將收獲。
教育,投資的是未來,而對未來的投資,投資多少都不算浪費。
在2021年的中國汽車論壇上,王傳福曾說,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占有率將達到70%。而中國想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地位,就必須不斷增加這個行業的基礎設施投入。
而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教育。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30億基金支持教育事業,不僅是讓比亞迪壯大自己的人才儲備,更是有志于助力中國從汽車大國變成汽車強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王傳福30億基金的落位,國內的高校將出現更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新專業、新學科。
進而讓更多中國的優秀人才,走上實業報國,產業報國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