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威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一起關于肉毒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是由肉毒桿菌神經毒素(BoNT)引起的。肉毒桿菌(C.botulinum)是厭氧菌,呈革蘭氏陽性,是一種能夠產生BoNT的病原體。根據抗原特性,BoNTs可分為7種血清型(A至G)。其中,BoNT/A是最常見的血清型之一。
(患者癥狀發作、流行病學調查和病原體鑒定的時間線)
2024年7月15日,兩名疑似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的患者到中國山東省威海市醫院急診科就診。患者出現足/腕下垂、呼吸困難、復視和上瞼下垂等癥狀。兩名患者都食用了自制的腌蛋,環翠區疾控中心和威海疾控中心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肉毒桿菌毒素檢測、菌株和分子鑒定。根據調查和檢測結果,該事件被確定為因食用受肉毒桿菌污染的自制腌蛋而引起的食源性中毒事件。
(患者的基本信息、飲食和臨床情況)
7月16日至17日,醫院又收治了3名具有相同食物暴露史和相似癥狀的患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B于2024年6月下旬使用自家飼養的雞蛋制作腌蛋。雞蛋由村里的母雞產下,經過清洗、煮沸、冷卻,并在室溫下用食用鹽腌制約兩周。7月12日至14日,患者B將部分腌蛋送給她的兒子和兒媳,然后他們與同事分享。共8人食用了沒有加熱的腌蛋,隨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相似癥狀。根據癥狀和檢測結果,醫院進行了肉毒桿菌抗毒素治療。截至7月18日,已有3名患者在威海市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其他2例患者癥狀輕微,沒有發生死亡。
(本事件中肉毒桿菌菌株的基因組特征)
對患者糞便樣本和腌雞蛋進行的BoNT/AC.肉毒桿菌qPCR檢測均產生了陽性結果。從腌制的雞蛋、患者的直腸拭子和糞便以及環境標本中分離出了12株肉毒桿菌菌株。系統發育分析證實它們屬于同一來源。全基因組測序(WGS)顯示所有菌株都屬于BoNT/A3亞型。綜合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可認定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一例由自制腌蛋受污染肉毒桿菌產生BoNT/A3引起的食源性中毒。
7月19日,威海市疾控中心在網上發布了《夏日警鐘:肉毒桿菌毒素引發的食源性疾病危機》,對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癥狀、高風險食物來源和預防措施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建議避免食用自制發酵和腌制食品。
C.botulinum肉毒桿菌是一種嚴格厭氧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其孢子在土壤和牲畜糞便中無處不在。當水果、蔬菜、肉類和谷物等食物被肉毒桿菌孢子污染時,細菌可以在厭氧條件下迅速增殖并產生毒素。1897年,Van Ermengem首次從腌制火腿中分離出一種肉毒桿菌菌株,該菌株與比利時的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爆發有關。截至2020年,中國共有22個PLAD報告了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病例。肉毒桿菌中毒最常見的污染來源是自制的腌制食品,例如臭豆腐和牛肉干。
在這項研究中,受污染的食物來源是腌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些雞蛋來自村內散養的母雞。它們的表面可能已被土壤或牲畜糞便中的肉毒桿菌污染。清潔不充分和腌制過程中的厭氧條件可能導致肉毒桿菌毒素的滋生。肉毒桿菌毒素不耐熱,可在80°C下加熱30分鐘或100°C加熱10至20分鐘以完全破壞。在本事件中,患者在沒有加熱的情況下食用了腌制的雞蛋。推測這是這次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爆發的主要原因。我們建議在食用腌制食物前徹底加熱,以消除肉毒桿菌毒素避免類似事件。
這次食物中毒事件表明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在中國仍然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我們需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讓人們了解食用自制傳統腌制食品可能帶來的肉毒桿菌中毒風險。并加強徹底加熱和煮沸自制食物以消滅毒素,從而防止食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的意識。
主編微信
注:添加微信請備注昵稱+單位+研究
生命科學綜合交流QQ群:6813418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