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石濤 山水小景四幀
石濤(1641-約1707),俗姓朱,名若極,明王孫,清代畫家。
與四王純粹師古為法的正統畫派相異,石濤其畫在于“搜盡奇峰打草稿”,師古但為我法所用。構圖新奇,筆墨淋漓,面目獨具。
清梵空朦里,人行亂石中。
此小景杰品雖無年款,但根據其一落款“小乘客”可推測是其中早時期作品。
石濤早年在松江時,拜一代名僧旅庵本月為師,后避難旅居于宣城,此時石濤沉心于佛門下,佛法嘗曰:大乘渡人,小乘渡己。想是引此意,故有“小乘客”此號。
何處山翁結茅屋,悠然澹跡水之涯。
晚來落日波中見,風細紋輕錦爛沙。
全觀此四幀山水,構圖以“截取法”特寫其景,傳達深邃之境。正如石濤所認為“不可拘泥于三疊兩段”。
每開主景枯木茅屋,坡岸重苔均細致描繪,反觀遠山則墨筆更為氤氳,用以強調虛實意境。
此冊從畫風來看,石濤已受到一定梅清的影響,除其善用的濕筆墨法外,皴法參以解鎖。枯濕濃淡兼施,水墨滲化筆墨融和,體現山川小景的深厚。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長桿一寸鉤。
一曲一歌一缸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石濤一生云游多處,師法造化,詩書畫自成一家,具有鮮明的個性與時代氣息。其重要作品也多以小景冊頁呈現。石濤曾題畫詩云:“小水小山千點墨,一丘一壑一江煙”,此山水四幀也正呼應了石濤的筆墨情懷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