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個多月,風雨中的德國即將迎來新一屆大選,各方力量也在蓄勢待發。
德國這幾年成了什么樣子,世人都看在眼里,尤其今年,經濟寒冬配上氣候寒冬,電費價格暴漲,物價水平不斷上升,民眾怨氣沖天,而作為舵手的聯邦政府卻常年四分五裂,解決不了任何內外問題。
這2年,是德國罕有的動蕩時期。
而德國選擇黨,這個被所有歐洲建制派、左派政黨仇視的所謂右翼政黨,在德國憑借超高的人氣,成為問鼎聯邦政府的主要政黨之一。
而其45歲的黨首魏德爾,也一躍成為德國的熱門總理候選人。
魏德爾,簡歷很不簡單,她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曾在高盛、安聯等跨國集團工作,還在東大工作了六年。
當然魏德爾的崛起,靠的可不僅僅是學歷和工作經驗,更靠她的演講水平。
畢竟,歐美的政客大都是靠演講、鼓吹吃飯的。
她的演講風格犀利直接,直言不諱地批評政府政策,這種敢于說真話的勇氣,讓她贏得了大量選民的支持。
雖然有人把她的演講形容成第三帝國的那種濾鏡,其實沒那么夸張,她講得大多都是實際的情況。
比如她批評政府拯救歐元的政策,主張德國應擺脫美國的控制,批評德國政府在俄烏戰爭中的政策。
她講得其實很現實啊,沒什么不對,只不過那些個歐洲政客不敢講而已。
不敢講是一方面,關鍵那幫子政客基本都是被老美控制的,他們還得幫著老大跳腳起來罵她是納粹。
她主張德國應向中國學習,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非常務實,這樣,德國才能繼續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
魏德爾在移民政策比較強硬,她反對大規模移民,主張關閉邊境,因為德國人許多還比較圣母情節,這個觀點引起很多人的反對。
在汽車恐襲之后,民調顯示,魏德爾的支持率已經飆升至24%,而現任總理朔爾茨的支持率僅為15%。
這巨大的差距,讓魏德爾成為了目前德國政壇上最耀眼的明星。
朔爾茨政府陷入困境,經濟衰退、能源危機,民眾的不滿情緒像火山一樣爆發,而魏德爾正是這股情緒的集中體現。
但魏德爾的路并不平坦,極右翼的標簽讓她飽受爭議,甚至有人稱她為“極端主義者”。
魏德爾的競選策略簡單直接,她主打“反歐盟”、“反移民”,這些口號吸引了大量選民的支持。
然而,這種策略也讓她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其他政客對她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貼上“極右翼”的標簽。
但魏德爾不在乎這些,她堅信自己的政策主張是正確的,哪怕只有少數人支持也要堅持到底。
“德國的未來不應被美國的利益綁架”,魏德爾的這句話說出了無數德國人的心聲,也讓她在民眾中的支持率節節攀升。
在能源問題上,魏德爾主張重啟核電站以降低能源價格,她認為核能是解決能源危機的關鍵。
而原來的核電站,最后的幾座。恰恰就是被綠黨關閉的。
她的支持者視她為英雄,將她視為改變德國未來的希望之光,
而反對者則稱她為“瘋子”,試圖用各種手段阻止她的崛起。
她已經改變了德國政壇的格局,讓傳統政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不是極右翼,這是務實。
而哪怕在2022年之前,德國的左翼政黨,諸如綠黨之流深受年輕人的追捧,似乎他們代表了政治的時尚和進步。
但是盲目追隨老美政策的德國政府,把自己深深綁上了俄烏戰車,經濟上又飽受老美盤剝,面對經濟惡化、治安惡化、生活成本增加,各種lgbt的文化泛濫,這些都讓德國人年輕人受不了了。
如今的綠黨在德國政壇已經逐漸邊緣化,年輕人們已經不愿再關心他們提出什么觀點,大家不在意了。
至于舒爾茨的社會民主黨的支持率,更是從2022年大選時候的25.7%,跌到了目前的17%,他們實在是讓很多老鐵粉們大失所望了。
德國是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