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按照慣例,會在月底拉一拉指數沖KPI,明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按道理來一根驚天大陽線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年底最后幾天,還有機構的調倉動作,不過到了今天也該差不多了。
馬上進入一月,進入業績預披露階段,當然在這個個月的前幾天一般是好學生先交卷,市場溫度在接下來的一兩周里,應該不會太差。
到了下周的下半周差生就會陸續交卷,到時候,或許才是問題股的寒冷時刻。
為了維護指數的“體面”,后面銀行股大概率還是要繼續拉一拉。
這幾年銀行漲的兇,但現在翻開資料來看一大批大行還是破凈狀態,實實在在的慢牛。
如果對A股沒有什么遠大的志向,對收益的預期也不高,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可以考慮郵儲銀行,等。
尾盤,好幾個高位跳水的,直接導火索是小作文——
一傳GB200遭遇大幅砍單。
二是傳臺積電近期完成CPO與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整合,與博通共同開發合作的CPO關鍵技術微環形光調節器(MRM)已經成功在3nm制程試產,代表后續CPO將有機會與高性能計算(HPC)或ASIC等AI芯片整合。
意思就是“光進銅退”要提前了。
所以,跳水最猛的就是銅纜概念。在大A學習不到位,虧起來是真快。
這會兒,美股正在跳水。
今年以來,美股漲幅在全球排名第一,30%+。
消息面上, 美國芝加哥PMI意外下滑。美國信用卡違約率在2024年前九個月達到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這些不應該被過度解讀,過去一年美債收益率漲太多,就有經濟基本面上的壞消息傳出來,然后往回調一調。
然后,等美股調整一段時間后,又有好消息放出來,指數繼續上行,和國內的銀行股和債市一個調性。
當市場擔憂基本面的時候,資金又會重歸阿爾法,去拱科技藍籌,這樣如此往復,美利率維持相對高位,美股的估值也能保持較高的位置。
大概就是這個節奏。
策略上,等納指etf和納指科技ETF溢價率回調到3%以內后,又可以買納指了,邏輯比中債還硬。
今晚就說這么多。
晚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