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果要給2024年一個關鍵詞,我的應該是“ 退后一步 ”。
從幕前到幕后, 從每天忙忙忙沖沖沖到減產減量休養生息,從高歌猛進回歸到平常的平靜的生活,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也像一個gap year。
要說最大的收獲嘛,可能是身上多的那15斤肉吧,畢竟都是自己實打實努力吃出來的,哈哈。開個小玩笑。
體重達到了最高峰,換了超短發,上次在上海見到很多一年沒見的朋友們,都說如果我不主動打招呼,根本認不出我。很多人說還是原來的發型適合快留回去吧,我倒覺得無所謂。
就像以前每天早晚要稱兩次體重,多兩三斤就很緊張,出差必須帶兩個大箱子,生怕落下什么東西要用的時候找不到,每一天都高度緊張嚴陣以待。
現在無論去哪都是一個登機箱還裝不滿,雖然在健身但主要是強身健體,不再糾結于多出來的幾斤重,因為什么都比不上身心健康重要。
各種變化,可以說是放松了,也可能是老了。但我還挺開心,感覺自己從未如此自由過。
退后一步,變成了旁觀者,對很多事情的標準發生了變化。 以前覺得很重要的事情變得不再重要,比如體重秤上的數字、新長的一根白發、以及網絡上某一條不合人意的評論;以前完全不在意的事變得重要了,早睡早起、一日三餐,有陽光時要待在戶外,重要的朋友要定期見面……換了一把尺子去衡量世界,獲得了很多不一樣的視角。
今天的總結,有些之前也分享過,有些是坐下來總結時想到的,一起整理出來:
1.找到想做并且愿意去做的事。
過往每次年度總結都會勸大家存點錢,給自己的生活筑一道防火墻,在經濟下行時期更是如此。此外,還要找到自己想做而且愿意做的事。前者是 生活必需品,后者是精神必需品。
最近聽了魯豫采訪《東京八平米》的作者吉井忍的那期播客,這本書是前年看過比較喜歡的一本,所以專門從頭到尾聽完。 ▼
印象比較深的是她們聊了安全感的問題,魯豫問她有沒有存點錢?她說存了一點,但不多。 魯豫說: 現代人的不安全感主要來自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吉井忍說: 但這種不確定性存款也解決不了,很多時候人生還是靠運氣。
她說自己的安全感的來源主要是自我認同,生活的決定權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被別人的標準左右。這一點我有共鳴。
找到能帶來自我認同、愿意投入去做的事,它會成為生活和精神的支點,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至于茫然無措。
2.學會跟自己相處。原來我以為很簡單,“閑”下來以后發現,這并不容易。
3.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這是住到遠郊小院后深刻體會到的!因為那里生活不便利,很多事需要自己動手,我被迫掌握一些廚藝(快手菜的簡單做法)和園藝技能,也重新自己開車,深感技多真的能傍身。
新的一年打算精進下廚藝,不能再滿足于當快手菜擺盤大師了,得學著做點真正的閩南菜,還打算在郊區小院種點菜。
無論如何,我們漫長(也短暫)的一生里都會有一些只能自己度過的時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學會怎么跟自己相處,有至少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以及有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四件事,非常重要。
4.過一種更平衡、更可持續的生活。之前我一直都過著“做加法”的人生,一直在折騰且樂此不疲。這兩年逐漸意識到,所有的透支、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是要還的。重要的不是做加法還是做減法,而是學會取舍,找到生活的平衡。包括:
*建立穩定的生活節律。固定時間睡覺、起床、每天走路半小時、每天練一套八段錦……不要小看這些瑣事,固定的生活節奏會讓生活更有秩序感,身心也沒那么亂了。
*持有物品維持在一定數量。那天我說斷舍離了三個包,決定把這些錢用來種樹,聽到的人都笑了,說經濟真的這么差了嗎你種樹還需要出包。并不是這個問題,而是當我生活里的事物優先排序已經發生變化,這個行為代表了一種取舍,不像以前那樣想要什么僅僅只是增加“持有”。
今年也在二手平臺上陸續斷舍離了一些閑置,所得的錢加自己出閑置的約9W元捐給了“單親母親安居房”公益項目,大概可以幫助5-6位農村貧困單親媽媽著手修繕/重建危房,解決她們的住房問題。 ▼
*一天只做一件重要的事。對人對事要簡化,幸福指數比較高。實踐了一年, 確實如此。
5.對所有進入自己生活里的事物進行更謹慎的篩選。物品、環境,都會影響我們,所以要選擇好的能量并與之連接,遠離那些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守護好自己的小宇宙。
6.朋友不需要多,但一定要有幾個能建立深度鏈接的人。
崔斯坦王大R莫妮卡力力阿花她們就不用多說了,創業十年,能一直一起工作且一直是好朋友,非常難得,我很幸運。
作為一個i人,我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特別熱情活潑,老覺得不需要頻繁聯系溝通很多,真朋友自然會有默契,現在這個想法有點變了。
過去一年從很多朋友身上得到了很大能量, 來自朋友的溫柔讓我意識到自己以前真的對朋友做的太少了!老覺得自己社煩其實是太忙了導致能量低,沒有余力去和別人做深度鏈接。
所以,越是在乎的朋友,越要多聯系、不用刻意經營但要深度鏈接,去溝通去表達去付出。真正的朋友,哪怕一年就見一次,從彼此身上得到的能量足夠也支撐我們渡過許多難的時刻。
7.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也接受別人的。對人對己都寬容一點,誰都不是萬能的,自己也是。
在人生這個階段大家多少都經歷了些生活的重錘,很多事能做成是幸運,做不到也沒什么;很多東西,能擁有很感恩,得不到也沒關系。以這樣的心態生活,會輕松很多。
8.少生氣,少憋氣(這兩點并不矛盾哦)。
9.找到一句自己的“咒語”,能有效寬慰身心。崔斯坦拍了個威海的家,那個可愛的屋主有一句口頭禪:穩穩神。無論什么事,她都會說一句“穩穩神”,再急的事,只要跟自己說穩穩神,自然也就沒那么急了。我跟著實踐了一下,真的有奇效。 每當緊張時就問自己一句“天會塌下來嗎”,不會,所以沒啥大不了;想替別人操心時則是“你開心就好啦”。
10.給自己的生活和內心留一點“舒展的余地”。太認真的人,精神和行動持續處在緊張和高壓中,給自己留一點余地,才能稍事休息得到放松。
當我退后一步時,才發現原來的自己和身邊的人大都處在一種很焦躁的狀態里且渾然不覺。
如果我們是把弓,也許我們已經不知不覺把自己拉得太滿太滿了。每天都在接受大量信息,每天都在數字和流量里打轉,身體、精神和大腦持續高速運轉一刻也沒有休息,最后就身體報警,心力交瘁。
只有擁有真正的休息,才能讓身體修復,理清頭腦里的混亂,也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創作。
11.喜歡就說喜歡,討厭就說討厭。
上次見面成都的醫生朋友說,現代人大部分都是身心分離狀態,如果不改變,再怎么養生也是徒勞。跟佟佟散步時講起,她發出跟我當時聽到時一樣的疑問:怎樣才能做到“身心合一”呢?
他的答案是:吃飯時只想吃飯的事,工作時只想工作的事。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覺。喜歡就說喜歡,討厭就說討厭。想做的事就去做、不想做的事就拒絕。
聽起來好簡單是不是?事實上這些看似簡單的小事我們也做不到。
喜歡就說喜歡,討厭就說討厭,其實是對自己誠實。上野千鶴子老師那句振聾發聵的話還記得嗎?
“不要連自己都騙了”。
一直勉強自己說違背本心的話做違背本心的事,能量也會持續流失。
12.已經發生過的事,不要去想。也不要為還沒發生的事擔驚害怕。
13.情緒來了,就來吧。接受它、穿過它、 直到暴風雨消失。
14.“面對人生至難之事,也要有盛裝赴宴的心情?!?/strong>
今年實現了年初心愿清單里重要的一項:去一趟完全沒有工作的長途旅行,帶爸媽去郵輪后又和崔斯坦去了伊斯坦布爾。二十多天全程都素顏裹著同一件羽絨服。
結果在船上和路上遇到很多穿得很美的女士們(包括我媽媽),導致我和崔斯坦每天都自慚形穢,每天互相打氣說:以后我們無論在哪里都要認真穿,不能自我放棄。
開頭就說了我很開心更自由的狀態。但認真穿,是一種心氣。畢竟我可是寫了一本書叫《今天也要認真穿》的人!那天看到一句話說“面對人生至難之事,也要有盛裝赴宴的心情。”深以為然。 只要還愛美就不會自我放棄,心氣不泄就可以好好生活。
人在心氣不足的時候會對很多事情感到害怕,而你害怕那些事兒會反過來欺負你, 所以越是心氣不足的時候,越不能越不能任由自己喪下去。人就活一口氣,只要這口氣不泄掉,你就會發現很多事兒沒有那么難,也沒有那么好怕。
聽朋友說這段話的那天,大家聊得都是一些比較喪的事兒,經濟又下行啊,工作呢又很卷呢,人到中年又有各種的困頓,說著說著越來越喪。突然聽到這句話,感覺被注入了一股真氣,突然之間整個人都有勁兒了。是呀,人活著就是一口氣,這口氣絕對不能泄。
15.把握每一個具體的快樂,不必追問太多意義。
每到年底我都會做年度總結,也為即將來臨的新年列下新一年的心愿清單。坐下來寫總結時突然意識,這是我創業第十年。風馳電掣高歌猛進的十年,盡力了,成績也還不錯。
這一年銜接了過去十年和接下來十年,那么接下來十年,我想做什么?想過什么樣的生活?以前我從來不想這么久遠的事也不做超過一年的計劃,這是第一次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最終發現也是徒勞。生活是計劃不來的。我們甚至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事。
其實生活的幸福感往往來自一些具體小事,就像昨天下課后改簽到早一班飛機,提前回到家,感覺自己運氣好極了!
還有在北京吹完冷風的夜里吃了一頓熱火鍋。
所以不用過多思考人生的意義,珍惜每一個快樂的瞬間就好啦朋友們。
祝大家新的一年更輕松、更自由。
晚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郵件聯系我們【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