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累了一周的人們總愛燉點肉,或者燒烤火鍋一下犒勞自己。
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各種肉類,牛肉,羊肉,豬肉,不管什么肉,感覺隨便做做都好吃。
但很多人潛意識里總是覺得,肥肉不健康,又是大油又是膽固醇的,自己這小身體可受不了,還是吃素更健康。
但是,權威機構表示,吃肥肉比吃瘦肉的健康15倍。
那么肥肉到底健康不健康,吃素是不是真的能減少很多疾病呢?
一、肥肉,健康食物?
每次看吃播,就喜歡看吃大魚大肉的,看著主播直接抱著肘子啃,咱們不敢或者不能吃肥肉的心也得到了釋放。
咱們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吃播,從小苗條變成小胖子,哪怕注重運動,其實也會有胖的痕跡。
比如韓國不少吃播,如果今天要拍吃播的話,可能就吃一頓,還會運動四五個小時,還是胖了。
這也給我們植入一種意識:吃肉就會胖,肥肉更胖,想瘦要不吃素,要不吃肥肉。
但是,我們胖真的是因為肥肉嗎?
其實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因、環境、生活習慣等。
飲食方面,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攝入過多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平常咱們也不會每天胡吃海塞,吃很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但是高糖分確實是很多人無意識的在攝入。
就比如咱們常吃的碳水,尤其是經過加工處理的精碳水,比如白面包、白米飯、糖果等。
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但營養價值相對較低,長期大量攝入精碳水會導致能量過剩,進而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從而導致肥胖。
精碳水還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利用,進一步促進脂肪的合成和儲存。你的小肚子就更減不下來了。
平常咱們喝個小奶茶,吃個小甜品,以為沒多少熱量,其實熱量可能比肥肉還要多的多。
相比之下,肥肉倒是健康食物了。
說肥肉是健康食物,也有科學佐證,英國的BBC曾發過一篇報道,說肥肉是十大健康食物。
不過這里要說明的是,他認為肥肉健康是因為其中的各種維生素含量高,與其他食物搭配更健康,不是說光吃肥肉健康。
如果不看肥肉的高熱量,其中的營養成分倒是很全面,含有脂肪、維生素、蛋白質等等。
肥肉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其中大部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這些脂肪酸會減少患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肥肉中還含有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和K等。
這些維生素對于身體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肥肉里還有不少礦物質,比如鐵和鋅,這些都對人體健康有好處。
當然啦,拋開劑量說毒性都是耍流氓,肥肉有好處不假,但是架不住多吃。
肥肉中的脂肪還有一種是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會增加人們得高血壓的風險。
如果肥肉和蔬菜一起吃,就是健康食物,相反,要是你頓頓大肉,那脂肪肝可就慢慢找上門來了。
既然吃肉多不好,那我全吃素,吃素是不是更健康呢?
二、偏激的全素主義
吃肉不健康,吃素是不是就非常好了?
之前吃素可能是有什么宗教上的意義,比如佛教或者是印度教里用吃素進行修行,但是現在,吃素的意義似乎越來越偏激了。
之前就有一個六歲的孩子發育的異常緩慢,本身各項激素水平都不對勁;
一問才知道,這個孩子竟然一直吃素!甚至連媽媽懷孕的時候,也是吃的素。
等孩子出生之后,也不喂奶,而是喂的米粥,這才導致孩子發育這么異常,醫生聽到之后都無語了,不知道說啥好。
隨著國外政治正確的大旗飛揚,國外也有不少網紅是以素食主義者的身份出現的;
他們吸引了不少流量,但是真的完全吃素的寥寥無幾,只是一種噱頭罷了。
也真的有網紅完全吃素,但是已經不時有新聞爆出,他們已經相繼離世,因為營養不良。
吃素當然有吃素的好處,素食對心血管健康大有好處,這一點在醫學權威期刊《Stroke》上得到了科學驗證。
在過往的研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
曾有一項始于1993 年,直至 1997 年的大型實驗研究吃素問題,此研究的對象涵蓋了超過 5.5 萬名年齡處于 50 至 64 歲之間的成年人。
研究團隊憑借精心策劃的問卷調查,對參與者的日常飲食習慣展開了詳盡的了解。
研究成果表明,那些長期遵循植物性飲食原則的人,他們罹患腦中風的風險以及總體的死亡風險,都明顯呈現出下降的態勢。
然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長期堅持素食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擁有更長的壽命。
在 2015 年,英國有一項涉及六萬人的研究顯示,雖然減少肉類的食用與某些疾病風險的降低存在聯系,但是長期的素食行為并不一定會帶來長壽的結果。
緊接著,2017 年澳大利亞的一項針對 24 萬人的研究也指出,素食者和非素食者在死亡風險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差別。
而在 2018 年,一項跨國研究在 11 個國家展開,該研究揭示了蛋白質攝入與老年人壽命之間存在著積極的關聯。
此研究細致地挑選了 2281 位心力衰竭患者,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為 68 歲,隨后研究人員將他們合理地劃分為四個不同的群組,以便進行更為深入的觀察與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在那些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未及40克的中老年患者中,其不幸離世的比例竟高達31%。
相反,對于那些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成功超越70克的患者而言,其死亡率顯著降低,僅為18%。
所以說對于中老年人而言,適量增加肉類攝入,確保蛋白質充足,反而可能有助于延長壽命。
從營養的角度來看,全素食主義者面臨著較為普遍的營養不足問題。
植物性食物雖然能夠提供大部分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但在某些關鍵營養素上仍存在明顯短板。
例如,維生素B12幾乎僅存在于動物源性食品中,缺乏這種維生素可以導致貧血和神經系統問題。
此外,鐵、鈣、鋅等礦物質在植物性食品中的吸收率通常低于動物性食品,這也可能導致相應的缺乏癥狀。
要是真的想完全素食,需要特別注意這些關鍵營養素的補充,比如通過富含維生素B12的強化食品或補充劑來滿足需求。
吃素固然有好處,但是現在似乎有偏激的趨勢,不僅自己不吃,還不讓別人吃。
佛教哪怕自己吃素講究不殺生,也不強迫他人甚至自己的信眾都吃素啊,信仰和要求是對自己而不是強迫別人,那才是真包容。
世人似乎總是喜歡二元論,沒有第三種解決方式,吃肉不健康,那我就全素;全素營養不良?那我就庫庫吃肉。
三、到底吃什么能長壽
其實要想長壽,還是需要營養搭配,也就是葷素結合。
對于老年人來說,只要適量,不用太擔心膽固醇的問題。
肉類是咱們身體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對于構建和修復身體組織、維持肌肉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肉類中的血紅蛋白更容易被人類吸收,缺鐵的人一定要常吃紅肉;
肉還有很多其他的維生素,比如B族之類的,還含有對人類好的礦物質,能有效的提高免疫力,促進代謝。
光吃肉會便秘,這個時候就需要蔬菜登場了,蔬菜里面的膳食纖維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還能降低膽固醇。
眾多植物性食材蘊含豐富的抗氧化成分,諸如維生素C、E、β-胡蘿卜素及多酚類化合物等。
這些天然衛士在人體內積極行動,有效中和有害的自由基,顯著降低細胞受到的損害,從而助力身體減緩歲月的痕跡,促進健康長壽。
所以說,不管是肉還是菜,都要營養均衡,攝入的比例合理,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身體健康。
就倆字——適量,適量攝入肉類和素食是實現健康長壽重要一環。過量攝入任何類型的食物都可能導致營養過剩或營養失衡,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當然啦,咱們也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基因背景都是獨一無二的。
選擇飲食模式時,我們需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個體差異和健康狀況。
有些人可能更適合高蛋白質、高能量的肉類飲食,以支持其高強度的運動或工作需求;
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更適合低脂肪、高纖維的素食飲食,以控制體重、預防慢性病。
結語
大家都知道吃肉太多不好,容易高血壓,高血糖什么的,但是適量吃點肥肉還是好處更多。
不少素食主義者總是覺得自己沒勁,干什么都提不起勁,其實就是蛋白質攝入過少,吃點肉就好了。
不管是吃肉還是吃素,都要營養均衡,這樣才能更好的創造未來。
你喜歡吃肥肉嗎?你平常怎么均衡飲食呢?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